浅谈《三国演义》批判

2016-04-27 02:55王晓笛
青年文学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权术权谋批判

王晓笛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展示的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展现了人性最黑暗的战场,集结了人心变质变态,是一种伪形。就书中内容而言,《三国演义》集结了权谋、心术、权术、心计,里面的人物除少数人外,均戴着面具。本文就《三国演义》中的权谋、权术与人性进行批判性的讨论。

关键词:《三国演义》;权谋;权术;人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1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少年人血气方刚,容易以武犯禁,而老年人圆滑世故,容易放不下心机,当然这种说法不是绝对的,而是对人的善意劝诫。

1、三国演义中的权谋

在《荀子·君道》中,权谋的说法是“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在《汉书·艺文志》中,“兵家”有“兵权谋十三家”,认为:“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在今天,所谓的权谋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计谋手腕。有人评价《三国演义》是中国权谋的大全,在三国演义中,每个角色都会伪装,善于耍弄阴谋诡计,就算是刘备也使用了权谋之术[1]。

在《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表明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关羽、张飞喝酒抒发志向,十分投机,隔日,三人在张飞庄后的桃源,结为兄弟。这种“结义”是用感情色彩掩盖政治目的,进而巩固结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权谋的体现。此外,刘备三让徐州城,说明了他对当时情势的认识,体现出博取仁义忠厚之名、收买民心的用心。

周瑜作为《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也将权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用苦肉计让曹操相信黄盖,最后火烧连营,取得胜利;使用反间计让曹操错杀蔡瑁和张允,虽然使用的“美人计”让自己得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名声,但在权谋的使用上,周瑜还是具有一定优势。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如今耳熟能详的计谋疑兵之计、空城计等均出自诸葛亮[2]。

三分天下的《三国演义》中,每个人都运用自己的权谋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铲除阻碍自己成就霸业的因素。

2、三国演义中的权术

所谓权术,是一种政治手段,但有所差别,一种是必要的、负责的,另一种是诡诈的、奇谲的,而诡诈的,奇谲的就是权术的体现。在《尹文子·大道下》中,认为:“奇者,权术是也;以权术用兵,万物所不能敌。”这说明了诡诈。在宋 叶适的《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中,认为“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这是将权术与至诚相对立[3]。《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则正好符合权术的说法,如刘备伪装术,利用圣人的旗号,打造出自己的“任君”形象,以仁义之名谋取霸业,这便是权术的运用,也是“无诚”的体现。曹操的法术也可以说是一种权术,与刘备的伪装术不同,曹操没有使用“仁”的面具,杀人就制造个合法的名堂,使自己杀人的行为公开化,明杀,但也让其他人无话可说。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所写的曹操借王垕的人头就是曹操权术运用的体现,面对军心浮动的情况,曹操施小计,让王垕执行,然后以执行不力为证据,施大计砍掉王垕的人头平军愤,定军心。这个过程曹操表现的极为冷静,没有任何犹豫,揭露出权术中,生命没有价值,为了达到既定的权利目的,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同样,司马懿作为三国之争的最后胜利者,使用的是阴阳术,但这种阴阳术是我国古代阴阳文化的伪形,是指在政治斗争中的阴阳脸,现代人也称这种情况为两面派。司马懿有坐江山的野心,但他善于伪装,虽然书中暗示司马懿的智谋不如诸葛亮,但在政治上,司马懿显得极端奸诈。在《三国演义》的第一百零六回中,司马懿诈病赚曹爽显示出司马懿的奸诈。

3、三国演义中的人性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一定社会制度下形成的本性,是人具有的正常感性和理性。恶是人的本能和欲望没有节制的扩张。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公认的奸雄,他的处世中体现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也是这么做的,吕伯奢、杨修、祢衡、吉平、华佗等人均被他所杀。曹操的行为揭露了人性的诡诈、残暴和利己的思想。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以宽厚仁慈体现,但在他身上也存在恶的一面。如在曹操杀吕布的事情上,卢布于刘备有辕门射戟的庇护,在吕布被捉住后,答应为吕布求情,但当曹操有不杀之心时又劝曹操杀掉吕布。在称帝的问题上,虽然刘备推辞,但他的两个儿子名字体现出他的野心,刘封和刘禅,正是天子祭天之礼“封禅”。

正是因为人有私心,有贪欲,因此在《三国演义》演义中体现出人性的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等特点。当然,相对于恶,人性也表现出善良的一面,董卓在十常侍专权时提出了“现正均为,然后图贼,忠于帝君,合乎民意。”曹操兴兵取袁术时提出了“大小将校,凡过麦田,有作践者,斩首”,均表现出民本的思想。而在陈宫、关羽等事情上,曹操表现出爱才、仁慈、宽宏大量、讲义气的特点。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权谋、权术与人性发挥到了极致,人性的本能和欲望冲破了节制,无限的扩张表现出了巨大的毁坏性作用,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印证了《三国演义》开头和结尾的两句,“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参考文献:

[1]刘再复.《三国演义》批判——权谋、权术与人性[J].书屋,2010,(6):4-13.

[2]童娣.权谋文化与新世纪网络类型小说[J].扬子江评论,2015,1(4):79-84.

[3]王彬彬.当代中国的诡谋文艺[J].文艺研究,2012,1(8):32-39.

猜你喜欢
权术权谋批判
《影》
试论对《君主论》与法家申不害“权术”思想的比较
刍议《笑傲江湖》中权、术、谋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政治需要权术吗?
“权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