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厚明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比最大,耗时最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依然存在。乡镇初中由于受师资水平、学生素养、硬件设施等因素制约,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特别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乡镇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更是面临新的挑战。
作为扎根乡镇初中的语文人,笔者对乡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症结有着较为清晰而真切的认知与理解。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步总结提炼出“三有阅读”教学这一主张。该主张致力于解决乡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力求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维度切入,通过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品质,改变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式,以及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提供抓手等路径,助推阅读教学向有效、有度、有为的“三有阅读”理想境界进阶,切实改善乡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态,提高乡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益。
实施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是关键。然而,纵观当今乡镇初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课堂,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程式僵化,不管什么类型、什么文体的课文,用统一的模式去教学,以一驭万,导致语文课“食而无味”;课型混淆,不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一讲到底,眼中只有教案而无学生,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难以落实;照本宣科,部分教师疏于钻研文本,懒于教学设计,照搬教参。
如何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打造“有效”的课内阅读教学?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的话可资参考:“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活动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组成部分。从细部审视,一堂优质的阅读教学课,本质上由一个个微型“言语活动”组成。“言语活动”设计得是否精妙,施行得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是否灵动而有效。
近几年来,笔者从大量名家经典课例中提炼、梳理出构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流程的常见“言语活动”类型(比如感知文本、概括内容、揣摩结构、赏析精段、理解词句、分析手法、品味语言、探究主旨等),总结、归纳出各类“言语活动”实操的模式要领(包括基本模式要领、变式模式要领以及创意模式要领等),以“言语活动”为基本单位,强化设计,科学整合,打造“有效”语文阅读课,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比如,工作室成员朱融荣老师在执教《雨的四季》这一课时,精心设计“学习主编给课文添加各类旁批”这一创意言语活动,巧妙地将揣摩课文结构之美、概括四季雨的特征以及品味文章的诗化语言等子学习任务统整于其中,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一界定揭示了“阅读”行为的学习特质。而“随文学习”是“阅读”行为中绝佳的学习方式。早在1948年,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随文学习”的思想。“随文学习”这一名词也被写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启示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实施“有度”融通阅读学习,注意融通的温度(有情趣)、广度(多维化)和精度(准确性),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写作、语法、修辞等知识,从而为阅读学习赋能扩容。
融通阅读的随文学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读写融通,随文写作。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创造。教师宜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在日常单元阅读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课文中值得借鉴的写作元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学习写作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而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共生,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
比如,工作室成员朱融荣执教《雨的四季》,在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结构美后,及时跟进明示:“‘开篇点题,领起下文;结尾总结,升华主题’是很常见的写法,我们在平时写作中可以借鉴学习!”此处就彰显出“读写融通,随文写作”的理念。对新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而言,学习此类有关文章结构方面的写作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个维度是读知融通,聚焦“补白”。这里的“补白”指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相关课文后的各类语文知识。“补白”板块是语文教材“助学系统”之一。温儒敏先生在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创新点时提出:“初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两块‘补白’,努力联系课文和教学实际,用比较浅易和生动的语言介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中的文本为依托,将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入课文阅读学习情境之中,追求“读”“知”融通。
比如,工作室成员林生云老师在执教《带上她的眼睛》这一课时,就非常注重“读知融通”。她尊重统编教材编者意图,立足七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的特点,有意引导学生学习“短语”知识。值得肯定的是,这种语法知识的学习并非刻意、生硬的,而是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随文渗透、无痕达成的,实现了文本解读与“补白”板块知识点的交融。
随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已成必然趋势。然而,乡镇初中学生的实际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首先,由于“功利性阅读”盛行,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伪阅读、浅阅读、死阅读、窄阅读等现象;其次,少数乡镇初中语文教师虽然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但到了具体实施时会有意无意地抵触、淡化甚至忽略课外阅读,将其作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最后,在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督查方面,因为缺少有效的“抓手”,达成率也因人而异,参差不齐。
因此,乡镇初中在推进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尤应对学生施以阅读关怀,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给予阅读指导方法,使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从而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核心素养。要想让课外阅读指导“有为”,教师需要寻找一个抓手(支架)。笔者认为,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学生通过坚持写读书笔记,不仅能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而且能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策略,获得个性化阅读体验。另外,学生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2008年以来,笔者就在自己的单位——东台市安丰镇中学推行使用语文读书笔记本,边实践边研究,坚持以“小本子”撬动“大阅读”,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创制能够彰显核心素养导向、契合初中生学情的语文读书笔记载体,几易其稿,推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语文读书笔记本,并以此为抓手,重点研究如何促进乡镇初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如何在整本书阅读方面让学生的读和教师的导“看得见”。笔者依托读书笔记推进课外阅读的经验做法及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内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生态。基于读书笔记的“有为”课外阅读指导,使语文教师能够真正“有所作为”,有效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实践证明,积极实施“三有阅读”教学,能够切实改善乡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发展,使乡镇初中成为语文教学质量高地,为提升区域语文教学质量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