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3-09-15 04:16林生云
初中生世界 2023年16期
关键词:原著小姑娘语句

■林生云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习课文想象奇特、构思巧妙的写法。

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3.感受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体会人性的光辉和魅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玩味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眼睛还能被带走?

生:“她”是谁?为什么要带走她的眼睛?

……

二、浏览课文,感知内容

师:这是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一单元的阅读要求是“学习浏览”。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这篇小说讲了“我”带上一副传感眼镜去旅行,让被困在封闭的控制舱中的领航员感受到了地面上事物的美好,从而自己的精神也受到她的影响的故事。

师:这篇课文结构很特别,全文被空行分成了四个部分。你能试着给每个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吗?

生:度假、草原、落日六号、透明地球。

三、聚焦批注,归类探究

1.尝试旁批分类

师:编者为这篇自读课文做了7 条批注,下面我们来探究其中的5条。请大家试着把这5条批注分类,并说出理由。

生:①④为一类,都涉及情节的设置;②③⑤为一类,都指向人物形象分析。

……

2.探究情节设置

师:我们先来探究情节的设置。请大家在文中各圈画出一处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的语句。

生:“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头就制造悬念——为什么能带“眼睛”去度假?她是谁呢?

生:前文设下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后文与之照应——“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师:类似的例子很多。作者通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3.分析人物形象

师:我们再来看批注2、3和5。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回答批注2这一问题。

生:小姑娘的表现不奇怪。

师:为什么呢?请圈画出这一部分中有关她的语言描写的语句,探究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生:从“这里真好!”这句话,可以看出她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生:从“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她非常惊喜。

生:从“热,热得像……地狱”这句话,可以看出她所处环境的恶劣。

师:我们来看“热得像地狱”这个短语,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短语?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后“补白”板块知识,学习短语常识。

(生自学。)

师:小姑娘奇怪的表现反映出她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渴望。然而,这一切她已不再拥有。她将在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度过自己的余生。她留给我们最后的声音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45 段,回答批注5的问题。

生:可以看出小姑娘的敬业、坚强、勇敢、乐观、善良以及对地球的无限热爱。

师:我们不由得对她心生敬意。其实她带给我们的震撼远不止这些,请看——

(屏显课文第39段文字,略。)

师:我们再来看与第39 段有关的原著节选文字——

(屏显有关原著节选文字,略。)

师:课文第39段与原著节选文字,你更喜欢哪一个?如何看待地质工程师的自杀和指令长的牺牲?

生:我更喜欢课文第39 段。地质工程师的自杀行为可以理解,但不可取。

生:我更喜欢原著节选文字。英雄也有脆弱的一面,这样写才会使小说更真实,更具有人情味。指令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写日记,他的精神令人景仰;而小姑娘独自一人坚守在岗位上,更让人钦佩。

师:是的,正如茨威格在《伟大的悲剧》中所说:“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师:小姑娘对文中的“我”有怎样的影响呢?请自学课文第25 段,回答批注3 的问题。可以圈点关键的短语来帮助思考。

生:我圈画了“灰色的生活”这个短语。

师:这是什么类型的短语?

生:偏正短语。

师:我们可以通过聚焦此类偏正短语来解答批注问题。该段中类似的短语还有不少,其他同学找到了吗?

生:我找到了“忙碌的工作”“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淡淡的诗意”“小小的种子”……

(屏显多个短语,略。)

师:请大家朗读这些偏正短语,并说说“我”的精神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朗读。)

生:“我”的精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生活的色彩从灰色到嫩绿,生活由忙碌变得有诗意。

师:这一切的变化源自哪里?请看原著中的一段话——

屏显:

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一天一夜里,她教会了我某种东西,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像月夜中草原上的光影一样朦胧。

师:请联系课文第9 至24 段中小姑娘的语言,分析这种“说不清的东西”是什么。

生:对万物的珍惜,对世界的热爱。

师:小姑娘深深地影响了“我”。文中的“我”是个线索人物,对小姑娘的形象起着衬托作用。小说中起到对比衬托作用的不仅有人物,还有虚拟的环境,请看——

(屏显文中三处环境描写的文字,分别请两位学生朗读。)

师:第一处的环境描写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生:欣慰、欢乐。

师:第二处的环境描写是作者基于科学常识做出的非常想象,这是科幻文学的特点。从中我们读到了什么,该怎么读?

生:我读出了逼仄、痛苦的感觉,应该用缓慢深沉的语气读。

师:对比这两处环境描写,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两处环境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处环境是“我”所处的世界,好似天堂;第二处环境是小姑娘所处的世界,犹如地狱。

四、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师:如今,她一个人被封闭在地心世界中,再也无法看到这些美好。而她选择在地心世界中孤独终老,正是为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刘慈欣。

(屏显刘慈欣介绍,略。)

师:课后大家可以选读他的有关作品,进一步领略科幻小说的魅力。

师:课文结尾,作者借助“我”表达了对被封闭在地心的“她”的挂念、亲近和敬意,这也是我们的心声。让我们齐读下面两句话,向她致敬——

屏显:

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们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教学反思】

《带上她的眼睛》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自读学习这篇科幻小说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巧用旁批,架构课堂。这篇自读课文,编者共提供了七个旁批。笔者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巧用旁批来架构并施行课堂教学。笔者将其中涉及情节和人物的五个旁批筛选罗列出来,引导学生尝试分类。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围绕两类旁批中的思考题,有条不紊地对小说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形象进行探究分析。依托旁批这一有效的学习支架,学生展开自读、自悟、自得的言语活动。

勾连原著,体会情怀。“感悟英雄主义情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落实这一重点时,笔者采用了摘引原著中的相关语句,并与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比对的方式。比如,关于失事后的“落日六号”中三位工作人员的境况,课文仅用一句话作了高度概括,而原著中是较长的一段话,而且涉及地质工程师的崩溃自杀等“负面”情况。将如此内容与课文语句勾连,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小姑娘的形象,还能加深学生对“英雄主义”的理性认识。

随文学习,渗透融合。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尝试开展短语知识的随文融合教学。在探究“如何理解‘我’精神上的变化?”这一旁批时,笔者有意引导学生聚焦一些偏正短语,感受“我”的精神变化;在探究“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这一旁批时,引导学生关注“热得像地狱”这一短语,既使学生感受到小姑娘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渴望,又随文学习了“补充短语”这一新知。

猜你喜欢
原著小姑娘语句
采茶小姑娘
春天的小姑娘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重点:语句衔接
拔牙
采蘑菇的小姑娘
水家乡
采蘑菇的小姑娘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