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及思考

2023-09-14 02:28古丽娜阿扎提刘媛媛
科学咨询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史学史史学学时

古丽娜·阿扎提,刘媛媛

(伊犁师范大学:1.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2.伊犁文旅融合研究中心,新疆伊宁 835000)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针对课程思政工作,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的重要作用[2-3]。在新时代大学生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相互促进、紧密融合的大学生培养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4]。

一、中国史学史课程特点及思政目标

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本科生课程教学体系中重要的必修课程,讲授对象主要是大二学生。课程共54学时,11个模块。其中,先秦时期史学模块规划8学时,秦汉时期史学模块规划8学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模块规划2学时,隋唐时期史学模块规划4学时,五代两宋时期史学模块规划6学时,辽夏金三朝和元时期史学模块规划4学时,明至清中期史学模块规划6学时,晚清时期史学模块规划4学时,民国时期史学模块规划4学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与发展模块规划4学时,新中国时期史学的变革、成就和当前发展趋势模块规划4学时。

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短期目标是在中国史学史课程资源中发现、挖掘、使用思政素材,重视素材的价值引领和优秀史学传统的传承,从而使学生自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具体包括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史学发展的内容与特点,掌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史籍、史事、史学人物及史学发展规律,以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国史学史和史学文化,形成对中华优秀史学传统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学传承者和发展者的信念和担当,最终实现课程知识与价值引领的自然统一。(2)中期目标是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与历史学专业思政课程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为整个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3)长期目标是成为“大思政”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一体系中发挥自身功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总合力,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目标。

二、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实践

在实现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过程中,笔者进行了混合模式教学设计、针对性设计重点和史学知识经世致用三个方向的教学实践。

(一)混合模式教学设计

混合模式教学设计在本文语境下是同时包含教学媒体、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多种教学要素的混合方式[5]。笔者在这里更加关注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学习环境和学生体验。

中国史学史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历史中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史籍和史事及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从而丰富、完善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史学知识储备和思想体系,进而建立起学生的唯物史观。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式教学和多维度评价方法来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6]。

在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PPT课件展示史学人物成长背景、历史事件背景、社会发展趋势等多维度、全方位的史学史知识,并加以讲解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例如,讲述司马光的史学思想时,笔者整理、分析了前期所搜集的真实的、丰富多彩的史料,并做成既精美又富有史学营养的PPT,使学生在接触司马光史学思想时不觉得枯燥、乏味。学生的情绪变得比较兴奋和愉快,课堂也变得生机勃勃。学生对司马光的成长背景和史学思想的认识不断深化、明朗。又如,讲述李大钊史学思想时,教师团队继续采用PPT,发挥其优势,不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李大钊的史学贡献,而且通过讲述,使学生明白了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爱国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这个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李大钊的史学贡献;第二部分讲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通过这两部分内容,学生既了解了李大钊的生平和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阐发他的史学思想的史学名著《史学要论》,又明白了在新时代,我们也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不断对其进行创新、发展。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课程思政点的回忆率和对课堂效果的评价,再对该部分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迭代优化和重组。通过混合模式教学设计实践,课程思政效果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兴趣两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

(二)针对性设计重点

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在每一次课程思政内容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通过进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致力于让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践行服务社会的实践价值;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为了实现每次课程的思政重点,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将课程讲授内容细分为史学成就、史学思想、史料分析等。例如,在中国史学史的史学成就部分,教师突出讲授中国史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对社会、史学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深植家国情怀;在中国史学史的史学思想部分,教师侧重分析中国史学在几千年历史中的发展背景与过程,从历史发展角度培养学生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中国史学史的史料分析部分,教师重点介绍史家对中国史学的探索与创新过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

同时,教师需要基于史学文献比较、史学人物比较、史学思想分析等比较研究方法,梳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正确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史学发展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了解其区别产生的由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中国史学文化传统的正确认识和历史自信。

(三)经世致用讲实效

历史学的一个特点是鉴古知今、彰往察来。在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引入国家时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形势等内容,更好地让中国史学思想经世致用,增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将历史与现实融合,通过优秀史学思想的讲解、分析、举例,增进学生对当代历史大势的了解和思考。例如,在讲授家国情怀时,授课教师将著名的爱国史家魏源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通过《海国图志》以多角度、多层面讲授的方式体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又如,教师可通过讲授孔子、司马迁、王夫之等史学家经世致用的历史思想,使学生明白这些史学家在理想抱负的驱动下如何坚守和延续经世致用这个中国史学最悠久的传统信念。

教师在讲授新中国时期史学的变革、成就和当前发展趋势部分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四史”学习教育结合,逐步让学生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践行使命担当。例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学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讲授中国史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探索与创新,从而将学习专业知识与学习“四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史观,为新征程凝聚磅礴力量。

三、对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实践的思考

(一)开拓思路,深入挖掘中国史学蕴含的思政元素

多角度挖掘中国史学史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史籍、史事、史学人物的思想渊源、人文价值等思政元素。史家记史求真的素养,即做到“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被学者章学诚称之为“史德”。写出真实的历史是史德的根本,是史家史德的标尺。教师要通过讲授史家的精神追求,向学生传递求真务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敢于担当的时代要求。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同时,教师需与同行交流,向大思政各学科学习,汲取有益经验和成果,将中国史学史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找到结合点,润物细无声地在学生心中树立历史自信和唯物史观。

(二)建立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

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考核,把平时的学习过程纳入综合成绩,具体包括课程小论文、读书笔记、课堂讨论的表现等。小论文在内容上应从心怀家国的史学大义、求真致用的史学担当、史不可断的史学自觉等方面进行多角度讨论、评价,兼顾题目、逻辑性、史论结合、规范性等论文写作规范。读书笔记需为体现一定的家国情怀的内容和体会。课堂讨论要体现史籍、史事中的思政元素。这些考核方式既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又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能通过不断积累和磨炼,达到培育学生师德的目标,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通过历史学科研促进教学

本科课程教学目标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对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培养和引领,即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问、探索真理、创新等。教师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有自己的科研活动作支撑。“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这是我国著名学者钱伟长的观点。教师通过学术科研活动,能搭建起教材与史学研究之间的桥梁,并通过科研活动中的严谨态度和钻研精神来体现,为学生树立身体力行的榜样,还能体现出教师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职业素养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担当。

四、结束语

中国史学史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内涵。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史学资源,针对性地设计重点,以经世致用为原则,继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进而增强学生对中国史学思想的自信、认同和归属感,融入时代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实现历史学专业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史学史史学学时
这个结论应可商榷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论白寿彝先生对范晔和《后汉书》的研究
史学漫画馆
方志学与史学史(上)
史学漫画馆
当代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