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艇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日趋激烈,新冠疫情继续肆虐,局部战争不断,全球局势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同时,美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媒体等加紧在我国年轻一代特别是高校学子中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3]。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对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科学导论”是全国大部分高校地理类、环境类、规划类等专业都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或选修课程。环境科学导论兼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的特点与性质,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固废、噪声与辐射等污染基本理论与原理,区域和全球污染现状及污染治理策略与技术,还包括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等内容。该门课程旨在使大学生对大气、水、土壤、固废、土壤等环境污染现状有深刻的认识,理解造成污染的原因与机制,了解相关的污染防治技术;培养学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关注环境、爱护环境,形成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进而领悟可持续发展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因此,从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课程内容来看,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程可以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丰富、多样。主要可以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自然观的培养;通过国内相关环保政策以及目前我国在恢复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通过学习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使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形成全球观;通过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爱钻研、爱探索的科学价值观与科研精神;通过对学校以及学校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调研活动,提高关注自己家乡、关注自己周边事务、爱护周边环境的责任意识;通过课程实践,提高学生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通过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政策方针理论融入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还可以通过具体环境保护事件里面中国和其他国家扮演的角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在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程中,课程思政内容的渗透主要采用“显性+隐性渗透”教学方法,即,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分成显性渗透教学点和隐性渗透教学点,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中。
显性渗透是在环境科学导论中融入课程思政重要的教学设计手段,主要是在课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从正面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引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随机地、隐蔽地、潜移默化的隐性方式,联系当前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政策方针理论融入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融入式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政治站位。如在大气污染这一章节,教师引入我国科学家在北方冬季雾霾污染变化最新的研究进展[4]。虽然我国大气PM2.5污染在2013年达到了峰值,但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冬季面临的雾霾污染异常严重,其中部分年份的某些时段空气质量指数一度达到了5级以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重要影响。之后,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导下,中国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十条”等法令,通过法律手段的强制要求,并通过相关技术指导等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鼓励进行产业升级,使用新能源,并利用去污染技术进行生产。
“环境科学导论”在知识内容上较容易结合热点问题进行讲授。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中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思政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以达到思政目的。
在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西方的生态环境理论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类比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如在讲授水体环境及污染章节,先介绍20世纪有关水污染的典型公害事件日本痛痛病事件和水俣病事件,进而引出西方的生态环境理论。该理论重视环境治理,但是轻预防。同时,教师指出发达国家坚持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污染转移策略,如将污染较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这些行为具有环境非正义性,由于资本逻辑而不断在全球各个地区重演着“公地悲剧”和重蹈“先污染后治理”模式之覆辙。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强化全球意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生态环境理论道路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生态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牢牢把握生态环境问题“公共性”的本质特征;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公正性原则,注重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型;最终着眼于全面彻底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退化三大生态环境问题[5-6]。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灌输知识点为主,学生难以及时将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社会实践的模式进行德育教育,将课堂内的理论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课内,授课教师挖掘环境科学导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齐头并进;在课外,则举办一些带有思政教育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思政教育的领悟。同时,教师可根据章节内容结合思政元素,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预留教学反馈的时间,针对课程涉及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实践调研不仅可以让学生牢牢掌握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技术手段,而且提高了学生发现环境问题、并开展调研的能力,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了身边的环境问题,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
在讲授大气、水、固废等国家环境标准时,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引入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如首先介绍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将承担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弄虚作假行为纳入刑法定罪量刑,紧接着引入相关人员遭到刑事逮捕的湖南湘大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在湖南长沙2022年“4·29”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出具虚假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案例,2019年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背后多家环评机构弄虚作假的案件,2015年天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背后环评及安评机构在审批、评估、验收过程中违规违法,多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典型案件。通过这些警示案例,学生领悟到准确的、科学的、负责任的环境评价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到了遵守职业道德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明白了走上跟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后如果不遵守职业道德,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出具虚假报告的相关人员也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利用网络视频教学,能让较为抽象的思政理论形象生动起来。如教师可在讲授全球变化章节之前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后天》。该片讲述的是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将会引发气候灾难。教师根据该片内容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让学生领悟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实践创新,以进一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又如,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章节之前,教师可播放201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院士接受《面对面》节目采访的一段视频,在该视频中,院士与主持人围绕“什么是公平的碳减排方案”进行辩论式采访。教师可通过该视频,引导学生戳穿美西方政客及代理人在碳排放问题上有意混淆视听的谎言:针对中国碳排放量,他们只看总量而不看人均排放量,只谈现在排放量避而不谈历史积累排放量,本质上仍然是美西方等势力企图利用碳减排问题阻止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站位,帮助学生甄别美西方政客言论的真伪善恶。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可以融入可持续发展章节中,如战国时期孟子所主张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则出自西汉初年刘安所著《淮南子·主术训》;明朝朱熹也主张“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教师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引经据典法,以历史名人名言为载体,使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通过全程贯彻实施课程思政,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的认同度大幅度提高,课堂氛围更有温度,学生更愿意与授课教师讨论与环境相关的政策,也更关心全球时政热点,同时更加警惕一些美西方造谣生非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及自媒体别有用心的言论及宣传。配以多样的知识案例、视频及文献资料后,枯燥乏味的思政元素经与专业课结合后变得形象生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辨别能力。全程贯彻实施课程思政还丰富了教学内容,使“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内容更有深度。传统的“环境科学导论”拘泥于大气环境、水环境、固废处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专业知识与时政热点缺乏联系。而在“环境科学导论”中全程贯彻课程思政,将环境类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发出来,将价值导向潜隐在知识的传授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更有深度,最终回归到“育人”的本真目的。
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有温度。在“环境科学导论”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不仅促进了专业课教师夯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挖掘专业知识背后蕴藏的思政元素,落实课程育人的任务,而且促进了专业课教师运用合适的方法将环境类专业知识与价值观教育内容联系起来,在传授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以人格魅力与渊博知识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行为体验与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环境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加强在环境治理技术方面的学习,从而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进而更深入地引导学生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师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立足“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战略,采用“显性+隐性渗透”的教学方法,使用“类比法”“实践教学法”“案例警示法”“网络视频教学法”及“引经据典法”等教学手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培养课程体系,并贯穿专业课程的教学,实现教育教学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最终培养出生态、环境相关专业又“红”又“专”的高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