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
近年来,随着相关文件的出台,劳动教育逐渐摆脱学校课程的边缘地位,被淡化、弱化的问题逐渐得到改善,课程活动不断增加,教学场地有所延伸,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团结意识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近期,本刊举办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为‘双减赋能”的话题进行交流研讨,分享他们对于劳动教育的真知灼见,希望更多人能够从中受益。
我院肩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技能、生产技能和职业素养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我院采取“理论学习+劳动技能”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劳动教育。一年级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二年级以“生产劳动”为主;三年级以“服务性劳动”为主。
设立劳动教育校级工作室。校级工作室可实现规范课程教學、开发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展劳动教育师资培训、定期研讨交流、优秀成果展示等功能,形成可持续、可延伸的劳动教育工作支持系统。
培育劳动教育导师团。培育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班主任和工匠劳模三支队伍,组建劳动教育导师团,将劳动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三支队伍同频共振,打造劳动教育引领者。
定期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开学第一课”“美化校园小达人”“技能服务进社区”等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开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充分用好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如竞赛基地、实训基地、校中企、校中厂等。开发劳动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用社会资源赋能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融合。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专业开展劳动教育”与“在专业教学中挖掘劳动教育元素、渗透劳动价值观”双管齐下。
此外,我院还通过布置劳动实践作业,举办劳动技能大赛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其劳动能力。
我校制定了《康庄学校劳动教育学期课程纲要》,将劳动教育系统分成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和创意课程四个板块。根据学生年龄、习惯、动手能力以及季节特点等因素,设置出不同层次的劳动课程学习项目,各年级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内容。
学校课程。学校的“种植基地”里,每个班都有一块自己的“乐园”,自己起名自己管理,师生一起经历播种、施肥、除草、浇水等一系列的“大工程”,这些“大工程”便是劳动教育的“滋味”。
家庭课程。在家庭中一、二年级学习叠衣服,三、四年级学做一道菜,五、六年级学习缝扣子,以此为学生的劳动学习助力,为劳动光荣的意识添色,从而让孩子形成“有用”的能力。
社区课程。培养孩子的“志愿者精神”,从小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由小我走向大我。社区课程每个月都有相应的内容,组织学生在所在社区进行拾捡垃圾、清除广告、助残敬老等活动。
创意课程。每年5月份,全校各班级会进行田间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田园。在身边的“百果园”里,村民会为孩子们一一介绍农田里瓜果蔬菜的名称以及种植管理方法,热情地摘下地里小小嫩嫩的黄瓜、酸酸甜甜的西红柿,让孩子们品尝。10月份的创意课程则是“分享美食”,同学们将家中做的“一招鲜”带到班级,观其色品其味,既分享美味又分享技艺。
劳动教育不单单是体力劳动,而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势必要肩负起教育的功能。这样的教育功能在于唤起自知、形成自觉、感受自乐,从而最终提高生活中的各项技能,为今后的生活提质奠基,这也引导学校要将教育放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
我校牵头多所学校合作探究,构建“数智劳动教育实践共同体”。协调区域各中小学,按照“共研、共建、共享、共生”原则,以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形成“数字+劳育”“智慧+科研”深度融合的新样态,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劳育工作提供新方案。
技术赋能,打造劳育新场景。挖掘区域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高新企业等数字资源与劳育资源集聚优势,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在劳动教育中,打造“一生一空间、一师一课程、一校一特色”的智慧校园平台。
首先,通过建立打通数据壁垒的数字基座和一体化平台,形成共享、共生的劳动智慧治理体系;其次,通过共同体各校的数据挖掘和利用教学智慧,实现家校劳育数据互联互通、学生成长可视可见;最后,通过Classin、编程远程种植等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省内外在线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生态化、智慧化。
课程共建,创新劳育新样态。共同体各学校以项目式课程为任务驱动,开发和应用六大劳动课程,如精神文化课程、居家劳动课程、职业体验课程等。通过课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的。
数据共享,构建评价新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据时而行,随机而唤”,结合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通过自行开发的评价智慧平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进行评价。
数智治理,彰显劳动新成效。我校数智劳动教育共同体云端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劳动教育成效不断彰显,数智治理体系内涵不断提升,劳动教育从重技能到重素养,学生评价从单一到综合,智慧平台从数据孤岛到共通共融。
我校从“幸福+”教育理念出发,以校本课程为依托,立足区域社会特点,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打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围墙,分年级、分层次打造“劳动教育‘1+6”新样态。
树德。解放传统课桌椅分布下的空间对学生身体的束缚,引领教师以劳动实践代替道德说教,构建场景式教学。学校依托特有的校园布局,开辟出“七彩实光”思政大课堂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萌宠动物乐园”“中草药种植园”等立体劳动教育场域,以此发掘、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
增智。强调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重视劳动体验。这种体验既是过程性的劳动感知、劳动体悟与劳动理解,也是结果性劳动经验的整合与認知重组。我校的“魔法厨房”课程在引领学生探究饮食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眼、耳、手、脑之间的协同作用,促成劳动直接经验与学生已有间接经验的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育心。劳动教育不应只局限在校园,而应该延展到家庭、社会的每个角落。我校开设的家育课程,从“日常技能、整理系列、工具使用、厨艺系列”四大课程中引导学生获得基本劳动技能。另外,学校以“构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真实场域,充分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为理念,融合“服务紫”党建品牌,形成劳动教育“三色”课程,体验劳动的“底色”;家庭亲子,体验劳动的“彩色”;校外志愿服务,体验劳动的“紫色”。三者互为联结,不断引导学生提升劳动认识,培养劳动精神,激发学校劳动教育活力。
自建校以来,我校一直践行“全课程”理念,坚持人人都是课程开发者,用课程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基于学校的课程体系架构,我们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打造了以菌蕈坊为龙头的劳动实践基地,以食用菌培养为主题的“劳动+”课程群,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劳动课程体系。
聚焦素养,架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劳动必修课程,通过整理课程、校园服务性劳动和家庭劳动,锻炼学生日常生活劳动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学科融合课程,积极挖掘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融合;实践体验课程,参与社会劳动实践和社区服务,锻炼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感,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科融合,打造“劳动+”课程群。引进四川省自然科学研究院食用菌专家资源和双流区菌类培植基地资源,融合生物、地理、美术、科创等各学科课程要求,打造基于食用菌的“劳动+”课程群。
课程重塑,让劳动教育多维度发生。“劳动+”的特色课程体系分为:劳动+艺术课程群,包括菌蕈坊的空间设计和美化课程、食用菌模型制作课程等;劳动+科技课程群,包括食用菌育种课程、食用菌培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食用菌的3D模型创作课程;劳动+财商课程群,包括食用菌培育成本核算课程、食用菌市场研究课程等。
资源重组,建立多元协同共育机制。学校通过资源重组,建立多元协同共育机制来解决问题。组建了由校级领导和中层骨干组成的管理团队以及以生物、地理、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教师为主的教师团队。各学科教师在教学、教研、培训等方面深度融合,共同推进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当前,多数学校缺乏劳动课程专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劳动教师专业精神。第一,切实加强劳动教师的思想教育。第二,加强劳动教师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培养。同时,学校邀请劳动模范、劳动工匠为劳动教师现身说法,树立榜样,激发劳动教师终身从事劳动教育的热情,培养劳动教师的专业精神。
加强理论学习,丰富劳动教师专业知识。组织劳动教师学习劳动教育经典著作和劳动专业知识,通过教学大赛理论测试的方式促使劳动教师加强学习,努力提升专业知识。
加强队伍建设和校本研修,提高劳动教师专业能力。学校重视师资配备,形成了“专职+兼职+家长导师+特聘大师”的劳动教师结构;建立强大的劳动学科组,校长亲自抓劳动教育,骨干教师担任学科组长,优秀学科教师为兼职劳动教师;大力开展校本研修,开展理论和业务学习,加强劳动课例的储备和研讨;以课题为抓手,促劳动教师成长;以项目实施促劳动教师成长。
加强劳动素养训练,提升劳动教师专业技能。学校对劳动教师进行劳动技能的全员培训;对劳动教师进行劳动素养指导能力培训;劳动教师通过主动投入劳动,对各种劳动进行学习和体验,进而提高劳动素养和劳动专业技能。
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劳动教师自我更新。我校从三个方面开展劳动教师评价:一是对劳动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二是对劳动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进行评价,从劳动技能、指导能力、反思能力、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管理与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开展优秀劳动教师评比,每学年评选“优秀劳动教师”,培养劳动教师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