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路径研究

2023-09-14 15:53范晓英
今日财富 2023年2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范晓英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提高组织财务效益和运营效率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对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提升财务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路径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全面预算管理概念、内涵以及实施环节进行简短叙述;其次,对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再次,阐明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最后,提出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路径。旨在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事业单位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何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了事业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旨在整合、协调和控制组织的各项资源,从而提高组织的财务效益和运营效率。因此,深入研究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概述,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应用现状以及应用路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提高组织财务效益和运营效率为目标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组织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协调和控制,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将预算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提升财务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了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包括对组织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收入、支出、投资和融资等方面进行预测和规划。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组织的战略目标、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资源约束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将预算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要求组织按照预算要求开展业务活动,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关注预算与实际业务的对接,及时调整预算内容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预算监控:预算监控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预算监控有助于提高预算执行效果,防范财务风险。

预算评估:预算评估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闭环环节,对预算执行过程及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为组织未来预算管理提供改进方向。预算评估应建立在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上,关注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资源利用效率以及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

部分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缺乏对组织战略目标的深入理解,导致预算方案与战略目标脱节。例如,某科研机构在编制预算时,忽视了其长远的研发战略目标,因而编制出的预算无法支持其战略实施。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不足,未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政策变化等因素。例如,某医疗机构未考虑到政策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未能预测到由政策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预算执行缺乏弹性

在预算执行上,部分事业单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过分强调预算计划的严格执行,忽略了预算执行的弹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例如,某公立医院过度重视预算的严格执行,忽视了随着业务发展需要对预算的适时调整,导致资源无法有效配置。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对预算偏差的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预算管理效果。例如,某文化机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偏差发现不及时,导致预算超支。

(三)预算监控不够严密

部分事業单位在预算监控上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预算监控过程中可能存在疏漏。例如,某社区服务中心在预算监控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预算执行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其次,在预算监控过程中,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不足,可能埋下财务风险隐患。例如,某运动中心在预算监控中,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不足,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

(四)预算评估体系不完善

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评估体系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尚未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导致预算评估过程中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例如,某大学在预算评估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导致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估预算执行效果。其次,预算评估过程中,缺乏对绩效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影响预算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某科研机构在预算评估过程中,由于对绩效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理解不足,导致预算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整合、协调和控制组织内的资源,有助于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对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评估等各环节的优化,降低事业单位的管理成本,从而实现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优化预算执行过程,提高事业单位对财务资源的调配能力。再次,加强预算监控,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稳健性。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编制可引导事业单位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预算分配和控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事业单位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以此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一,引入现代审计模型。例如COSO内部控制模型,这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内部审计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通信以及监控等五个主要元素。通过实践这种模型,事业单位可以更系统和全面地进行内部审计,提高审计的有效性。

第二,制定全面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计划,包括审计的目的、原则、范围、程序以及职责等内容。同时,应根据审计制度,制定详细的年度和长期内部审计计划。

第三,建立专业的内部审计队伍。事业单位应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审计技能和素质。选拔审计人员时,应注重其职业道德和能力,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第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审计效率。例如,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审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同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复杂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审计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第五,实施全面和深入的审计,对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评估等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计。同时,审计部门应积极发现并处理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如预算执行不当、费用浪费、资金滥用等,见下图。

(二)强化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

全面预算管理应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以便全方位地考察预算管理的效果和成效,见评价指标说明表。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不仅能帮助事业单位发现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势和不足,更能为改进不足提供有力依据。以下是对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过程的一些优化建议:

第一,设立多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应构建一套包含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等,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第二,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外,还可以运用一些定量方法,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更精确地评估预算管理的效果。第三,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流程,确保绩效评价过程公正、公开、透明,以避免评价结果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此外,绩效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反馈,为预算管理的改进提供即时参考。第四,建立绩效评价的持续改进机制。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定期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审查和改进,以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同时,应确立一种反馈循环工作模式,以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第五,建立专门的绩效评价部门或组织,负责组织、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该部门或组织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高水平的评价能力和专业素质。

在强化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注意的是,绩效评价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只有将绩效评价真正融入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提升预算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评价指标说明表

绩效指标 定义 计算方法

预算执行率 预算实际执行金额与预算计划金额的比率 (实际执行金额/预算计划金额)× 100%

预算控制效果 衡量预算执行过程中对成本、收入等各项预算目标的控制情况 以成本控制为例:(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100%

预算调整频率 衡量预算计划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反映预算管理的灵活性 每年预算调整次数

预算偏差率 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计划的偏差情况,反映预算管理的准确性 (实际结果-预算计划)/预算计划 × 100%

预算编制与执行时间比率 衡量预算编制和执行所需时间的比率,反映预算管理的效率 (预算编制所需时间/预算执行所需时间)× 100%

(三)创新预算管理与预测手段

事业单位应创新预算管理和预测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从而提升预算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第一,利用先进技术,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引入像区块链等新型技术,以保证预算管理过程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同时,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升预算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第二,借助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预算预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测,提升预测的精度和实时性。例如,可以运用深度学习、支持向量机等先进算法对预算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第三,引入新的预算管理方法。如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等,以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的個性化需求。第四,增强对内外部环境的预测分析能力。通过深入分析政策法规、市场环境、行业趋势等因素,更好地掌握未来发展方向,从而给预算编制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五,全面应用信息化手段。利用财务管理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等信息化手段,以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的效率,同时还能通过数据整合和共享,增进预算管理工作的协同和透明。

创新预算管理和预测手段需要事业单位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同时也要关注新技术的风险,做到既能把握先机,又能控制风险,从而在创新中提升预算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四)建立科学的预算评估体系

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系统和动态的预算评估体系,以全面、精确地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第一,建立多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财务和非财务、过程和结果等多个维度的指标,从而能全面反映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应注重指标的动态调整,以适应组织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除了传统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外,还可以引入新的评估方法,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从而提升评估的精度和效率。第三,设立专门的预算评估机构,负责组织开展预算评估工作。评估机构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度。第四,建立科学的评估流程,设计出一套明确、科学的评估流程,确保评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同时,应设立反馈机制,及时对评估结果进行处理和反馈,以促进预算管理的持续改进。第五,搭建先进的评估数据系统。事业单位应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立起一套先进的评估数据系统。这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还能提升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建立科学的预算评估体系,需要事业单位在理论上有深入的理解,同时在实践中有精细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精确地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从而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业务绩效、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财务管理尚存在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执行缺乏弹性、预算监控不够严密、预算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强化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创新预算管理与预测手段、建立科学的预算评估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望解决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