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森
近日,在家中看书,我被北宋皇帝宋徽宗的作品《竹禽图》所吸引,画面简洁,用淡墨画的石头旁,长出了两根细小的竹子,坚韧不拔,并有两只鸟儿在上面顾盼相对。
这一静一动,使画面增添了几分趣味。鸟儿的羽毛细软,竹叶干枯有致,线条流畅,描绘得极细腻,栩栩如生。无论是从用笔用墨的角度观察,还是构图方面,都令人极为敬佩。望着这幅画,我仿佛置身其中,与那宋代的画家对话。此时此刻,我多想让古人穿越时代,把这些精品带来,并且慢慢诉说那个年代的故事。
我又想起老家屋后那片竹林,记忆中的那一帧帧往事拉开了序幕。幼时,家里经济拮据,每逢我放学或周末,便随母亲到竹林里寻找竹笋。屋后的竹林虽不大,但每次都能收获满满。春雨过后,春笋破土而出,先是冒出了头,好奇地“看看”外面的世界,日后逐渐长高,长成了竹笋。春笋裹着一层层坚实的外衣,别看它长在土里,实则精致着。这时候,我总和弟弟拿着蛇皮袋争先恐后跑去寻笋。
回到家,我们便帮竹笋脱去它那重重的“外套”,一层层剥开后,露出洁白诱人的“身子”,这是可食用的部分。洗净、切成一片片,待赶集之日拿到集市售卖,从而补贴家用。虽是挖的笋,但我们自己常常舍不得吃,因此常常惦记着竹笋的味道。
浓密的竹林成了我们孩童的玩耍“圣地”,烈日高照,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竹叶,摇曳出“手掌”似的竹影,星星点点,斑驳地照耀下来。这时我会问母亲:为何竹子会长这么高,而且是一节一节生长的?母亲说:“这是竹子的生长特征,它象征着谦虚、有气节、正直,生而有节,因此象征高风亮节。”原来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竹子是有原因的,竹子的寓意竟如此深刻。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世俗不可医”。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我们耳熟能详,不仅如此,还有眾多的诗句在吟咏竹子的精神,“梅、兰、竹、菊”在我国被誉为“四君子”。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画家,不惜笔墨重重描绘它,可见竹子在他们心中是多么的高尚。
然而,植物界有一种效应叫“毛竹效应”: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长高了3厘米,甚至不如身旁的小草。而从第5年开始,竹子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长,几周过后,竹子便长到了15米。其实,在竹子生长的前4年,竹子的根逐渐遍布地底,第5年最终换来了厚积薄发,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生亦如此,需要我们前期做好储备。毛竹正是由于4年时光扎根于泥土,默默无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煎熬,才能立稳根基,在第5年用铁骨铮铮赢得挺拔参天,成就坚韧不拔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