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婷玉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陶行知先生也反复强调集体生活对于道德教育的意义。他认为,集体生活是全部教育的基础,好的集体生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集体生活为儿童提供了道德规范学习的场所,能培养儿童的集体精神,引导儿童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班主任应该看到班级生活和学生群体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在班级生活场域中互动、对话,用集体影响个体,让个体在集体的影响下健康发展。
班级生活是极为丰富的。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班级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鲁洁教授说:“当代道德教育的发展已开始走向理解人这样的教育的根本,比如社会认知模式就是设置某种冲突的情境,引导儿童通过讨论而理解他人,并找出正确的行为标准,在这基础上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对于学生的道德困惑,我通过组织公共讨论,引导学生在与同伴的思想碰撞中明辨是非。本文以我组织的一次“诚信”主题的公共讨论为例,阐述班主任如何利用班集体的力量提升学生的公共道德品质。
公共讨论源于学生真实的道德困惑。一次“诚信”主题的班会结束后,有学生提问:“老师,我知道要做个诚信的人,但不说实话一定是错的吗?说实话一定是对的吗?”对于学生的这个困惑,我马上在班里做了一次统计,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存在类似的困惑。学生知道且想要做个诚信的人,他们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说实话,也知道信守诺言的重要性。他们的真实困惑在于: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有时说实话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有时候不说实话却能助人,不该诚信的时候机械地选择诚信,善意的谎言却带来纠结,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基于调查了解,我开始思考学生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首先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诚实是有适用场域的。诚实作为道德品质具有绝对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当它演化为道德规范,如说不说谎话,就会受到情境的制约,需要学生根据情境作出道德判断和选择。其次,学生不知道道德行为的判断依据应该基于“善意”。不说实话作为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表现,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学生因不知道情境的判断依据是比规则更为上位的“善意”,所以无法在不同情境中做出合乎道德的选择。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班主任的价值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建构,即学生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下的体验感悟与内化提升。学生群体的困惑贴近他们真实的生活,来自真实生活的道德认知冲突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有巨大的价值,这样的困惑有公共讨论的价值,学生也愿意在公开交流中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在公共讨论时,班主任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道德冲突情景。只有学生熟悉的,或者是真正体验过的生活情景,他们才有真话可说、有真体验可交流,从而获得真实的成长。因此,讨论时我选择了下面的模拟情景。
小李参与学校艺术节表演,为了舞台效果,小李化了很浓的妆。小王坐在台下观看时,周围同学轻声议论:“小李的妆容可真丑。”小李结束表演后正好坐在小王身边,她问小王:“我刚看到同学们在你身边议论,他们是不是议论我今天的妆很丑啊?”看着小李,小王不知道怎么回答。小李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真话啊,你可是我们班的‘诚信标兵’,不能说谎哦。”
同学们,如果你是小王,你会说实话吗?为什么?
这个模拟情景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对于诚信与不诚信行为选择的冲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选择背后的原因。另外,情景叠加了小王“诚信标兵”的条件,增加了道德选择的难度。事实上,学生交流中就“坚持说实话和避免伤害不说实话”发生争议,他们都认为对方说得有理,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充分暴露出学生内心的矛盾。不过从统计数据看,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不说实话”,因为大家都觉得不能对别人造成伤害,这恰恰说明了学生有基本的道德判断。班主任只有不矫枉过正,真诚地接受学生的“真实”,才能引出学生的真实感受,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面对复杂的道德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道德认知和判断。班主任不用担心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更不要硬把学生往“一致”上靠拢。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方法值得借鉴,他要求尊重儿童的主体性,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让儿童积极参与,面对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与不同意见的人展开自由讨论。这次讨论中,学生的不同观点如下。
学生A:我会说实话,因为我是“诚信标兵”,不能说谎。
学生B:我也会说实话,我不会说谎,因为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学生C:我不会如实告诉她,万一周围同学知道我传话就不好了,我不想惹麻烦。
学生D:我不会如实告诉她。我担心说实话会伤害她,她下次上台就会有顾虑了。
在两方阐释观点和原因后,班主任组织学生重新反思自己的观点,再次做出选择并阐述理由。这时,高层次道德发展阶段的学生会影响低层次道德发展阶段的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位学生开始选择的是“说实话”,理由是“我是‘诚信标兵’,不能说谎”,可最后她选择了“不说实话”,理由是“她参加校艺术节,付出应该被认可,不该因为同学不当的评论影响她的心绪”。这种转变的背后,恰恰是学生的道德生长点,因为她懂得了向善而行。也有学生一开始“不说实话”,再次选择“说实话”,理由是“万一小李从别人那里得知真相,知道我欺骗她会更伤心,我会委婉地表达”。不管是哪种选择,学生都知道了要从对别人好的角度去思考,这都是一种道德品质的提升。
道德靠善恶来判断,班主任要珍视课堂上学生闪烁的“善念”。在这次讨论接近尾声时,有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如果我的动机是善的,行为选择也是对的,但是伤害了她,该怎么办?”
“假如不管我说实话还是不说实话,最后的结果都是对她好的,别人怎么知道我是出于好心还是坏心,那善还是恶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的这两个问题表明他开始思考“诚信”与现实生活的关联。道德教育就是要解决多元价值冲突背景下学生实际遇到的道德困惑,引导学生在冲突中体验、感悟、辨析和澄清,最终实现对正确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交流后,学生逐步达成了要从长远角度看问题的共识,认识到内隐的无法看到的“善”的重要性。当有学生说出:“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过不了自己的良心这一关”时,当我问及有多少学生曾经有过“无法过自己良心这关”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举起手时,我相信,善良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价值多元,情境多变,但不变的是它的内核,是驱动学生“知”“行”背后的“情”和“意”,而这“情”和“意”能否合乎道德,能否激发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善”的向往,是以道德成长为内核的道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级讨论的总结阶段,我给大家留下了这样一个追问:“如果在这个情境里人人都充满善意,都愿意为他人着想,故事的走向会变成什么样呢?”
德育不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的价值引导。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在课堂中教会的,而是学生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建构的。从“我”到“我们”,是分散的个体变成凝聚的集体的过程,更是学生道德生长的过程。公共讨论只是众多发挥班级群体价值的方式之一,我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引发同行的思考,让班级成为学生公共道德品质发展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