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观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2023-09-14 10:44:02张燕莉
学周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文本思维英语

张燕莉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近年来,学习活动观成为教育的热点话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将学习活动观融入英语课堂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有更深刻的认知,从碎片化课堂走向综合性课堂,创造更大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在设计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应该走出固有思维的束缚,从多个角度设计创新性、关联性的问题,一方面展现出高中生的英语风采,另一方面使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但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有些教师对学习活动观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使学生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树立正确的英语思维和英语观念。本文先分析高中英语阅读课堂问题设计现状,再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给英语教学带来帮助。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堂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问题设计枯燥乏味

英语阅读应该是充满乐趣、增长知识的过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很多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习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设计的问题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英语课堂气氛沉闷。有些教师总是采用固定的几个问题进行提问,比如“你认为这篇英语文章写得怎么样”“请你说出英语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些教师不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总是通过口述的方式提出英语问题,使学生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还有一些教师在设计英语问题的时候只注重基础,忽视对延伸性知识的提问,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阅读课堂问题脱离实际

由于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存在差异,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整体质量。实际上,英语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完全按照教师自身的想法去设计,使得“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从英语学科的大背景出发,只是将问题局限在文章之中,而且没有对英语阅读的技巧和回答问题的方法作出讲解,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一头雾水,英语理解能力下降。

(三)阅读课堂问题缺少互动

在提出阅读问题以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且做好纠正和指导,形成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然而,英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只关心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当学生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直接公布答案,不仅失去了教育意义,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英语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到阅读课堂问题的设计当中,只是充当课堂的“看客”。

二、学习活动观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一)构建问题情境,深度解读文本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肩负着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基本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为此,教师可以基于学习活动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定的问题情境,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心态自然地融入英语阅读中,自主领会文本的深层内涵。

教师在构建问题情境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找准情境的切入点,真正让其在英语阅读发挥作用。教师可以从英语阅读主题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置一些高中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与资料,并在阅读课堂上拿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用Free Talk 的形式加以汇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增进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另外,教师还要意识到“共情”是阅读理解的前提与基础,要关注文本的人文性,在尊重学生真实情感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问题,并从阅读文本的情感基调出发引入与之情感相一致的音乐作品,用优美的音乐旋律引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的真实情感,让学生与作者或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对文本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英语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很多阅读材料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在阅读这些文本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寻找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总结答案,激活学生的生活情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回味更多生活中的美好,从生活的角度理解文本。

(二)问题贯穿始终,培养高阶思维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英语核心素养之一。在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上,很多教师把大部分的教学精力都放在了文本中英语单词、句型、语法等的分析上,过分注重知识教学,忽视了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探究,导致学生只能处于低阶的学习阶段,不仅课堂气氛沉闷,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而在学习活动观下,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并且还要将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时刻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逐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英语阅读和语文阅读一样,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些关系,学生才能深入解读文本。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结构,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英语阅读当中,并根据文本为学生设置层层递进、体现文本发展线索的问题,也可以为学生罗列出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绘制思维导图,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零散认知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使学生更加宏观地把握文本结构和文本发展脉络,锻炼分析、判断和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文化是英语阅读中的灵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文本中的文化知识为学生设计与英语文化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文本之外的阅读素材,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对阅读文本产生更为全面和透彻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中外文化差异设计对比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站在英语文化的角度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本的深层含义。

(三)设计分层问题,调动参与兴趣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实际教学中,受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基础等的影响,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与主动,但也有些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英语阅读较为排斥,加剧了班级的两极分化。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巧妙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并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和学生学习实际,利用板书或多媒体课件提出具有难度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阅读文本,并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回答这些问题,变教师讲为学生讲。对于学生讲述不足的地方,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英语小游戏,用闯关的形式呈现分层问题,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关卡,只有完成了前一关卡,才能进入到后续关卡的挑战中,用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信息技术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分层问题设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确定学生分层,并在充分研读阅读文本的前提下设计基础型、提高型和能力拓展型的分层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此外,教师还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解读文本,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四)跨学科提问题,促进知识迁移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有历史、地理、旅游、环保等方面的文章,还有很多关于科技、艺术、动漫、体育等领域的文章。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英语学科的包容性,积极挖掘阅读文本中的各学科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设计跨学科的问题,打破各学科界限,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语和汉语虽然属于不同的语种,但作为语言它们之间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就阅读方法、阅读技巧设计课堂提问,指导学生对英语阅读方法进行探讨与交流,从中总结有益于英语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直接动力。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些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在讲解阅读文本中的一些单词、句式、语法时,就可以联系电脑游戏设计问题,把单词、句式、语法训练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背景之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英语阅读中。对于一些喜欢数理化的学生,教师可以用英语编一些数理化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读一读、译一译、做一做,把阅读教学与理科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热情,实现学习兴趣的迁移。高中英语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在阅读文本中都有着广泛的渗透。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与政史地学科的整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阅读报刊等途径了解相关信息,并在课堂上展开互相交流,实现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迁移,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

(五)学生设计问题,实现全面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习活动观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为学生设计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勇敢质疑,自主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阅读成为学生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们常说“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拿到一篇文本,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就是标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标题入手对其展开大胆的联想、想象,从中提出问题,对文本内容进行推测,使学生心存疑问,诱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在教学时故意犯错或人为地制造认知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问题的形成。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营造自由、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通过问题的形式在课堂上表达出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文本分析结束后,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设计总结反思环节,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或者从文本的中心思想出发,让学生对作者的观点提出异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展开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探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和英语能力。

三、结语

总之,学习活动观的引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高中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素养,加强对阅读问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英语学习氛围,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把握英语学科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出多样化的阅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育人目标的落实。

猜你喜欢
文本思维英语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读英语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酷酷英语林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