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2023-09-14 02:28王文海付月
科学咨询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中职技能

王文海,付月

(沈阳市化工学校,辽宁沈阳 110122)

近年来,在中学生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背景下,国家制定出台了一大批推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使职业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因其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掌握较强专业技术技能的一线生产专业人才为工作目标,更是受到越来越多中学生家庭的关注。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其生源为初中毕业生,所以,国家教育大纲规定其教学过程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强化文化素养的提高。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职学校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因年龄、社会环境、学习习惯等原因造成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知识水平不高,认知事物有偏颇的情况。如何有效地培养与提高这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而亟待解决的课题。

破解好这个课题对企业和社会而言,将更容易获得更多具有高素质、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劳动者,减少企业用于新员工培训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破解好这个课题对职业学校而言,将提升其在社会、企业、学生及家长中的认同度,破解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诸多问题。促进职业学校合理、有序地发展。

破解好这个课题对学生而言,将有助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提高学生适应岗位及职业变化的能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助力于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破解好这个课题对中职学校教师而言,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可以起到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深化校企合作,合力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产教互利共赢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毕业生来服务于社会、产业以及周边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认同度不仅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效,也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力。离开了社会和广大企业的认同,职业教育将面临招生、就业的双重困难,职业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不仅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能够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发展状况、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条件的重要渠道。保证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紧贴企业需求去培养学生,也为企业自身发展确保有可靠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储备。所以,深化校企合作是保证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也是创新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有力抓手。

(一)横向联合,建设市场化职教集团载体

企业和学校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群体,形式上不存在交集,各自都按自身的发展规律谋求发展,相互关注的程度不够紧密。但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使用又将它们联系到一起,成为利益相关体。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沟通交流,加强了企业(行业)和学校的联系与信息交流。企业(行业)可以通过职教集团及时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反馈给学校,获得更符合企业要求的准员工,为企业发展招募和储备所需的人才[1]。降低新员工入职培养、培训的费用与时间;学校可以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安排和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学校的声誉。

(二)纵向深入,建设与生产过程同步的实验实训载体

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为企业量身打造人才培养,通过开展“订单班”“冠名班”等培养模式,特别是将实训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融合。教学实训的内容与过程最大程度地贴近企业生产的过程,更可以将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予以改造。以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来管理教学实训过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大大缩短学生到企业后的“适应期”。还可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某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又可以解决学校实训基地耗材成本的费用。

(三)专家引领,实现教学的“与时俱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职教集团这个平台搭建企业大师工作室,聘请企业优秀人才来校参与教学工作,他们能够为学校带来企业的发展现状、管理理念和技术标准。学校教师通过与他们的合作,在人才素养、技能标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拓展。及时了解社会和产业在科技方面发展变化的动态,了解社会和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克服以往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脱离生产实际的情况,实现教育教学的“与时俱进”[2]。同时,教师在专业建设、校本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和教科研等方面的能力也显著提高。

二、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实现教育教学的“与时俱进”

实现教育教学“与时俱进”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教学科研工作。通过科研工作,教师能够与社会、行业、企业深度结合。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和产业在科学技术方面发展变化的动态,了解社会和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将社会的需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实现课程改革与职业标准相衔接;企业岗位专业能力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相一致。同时,也只有了解了行业技术水平的需求变化,才能有效地实施课程内容的改革,保障教学内容时时贴近产业生产实际需求。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

(二)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理论与技能协同发展

职业院校的优秀教师,应不仅是理论知识扎实,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出众;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在专业技能教学中效果显著,即具有讲师与技师双重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各个职业院校目前都在大力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避免步入“双证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歧途。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等方法,真正解决他们实践经验少,应用技能弱的问题;另外,还可以聘请社会或企业有较高理论知识的优秀技术能手来校任职、任教。

三、开发校本教材,让教学内容贴近适应学生特点,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职业专业教育工作正呈现出蓬勃生机,在不断的教育优化改革和全面推动教育创新中,对职业专业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管理工作的理念不断提升,要求教师在现有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培养理念构建等方面内容改革创新。在教学改革工作措施优化管理工作之中以多样化的工作模式进行教学指导。

目前,国家制定的专业目录往往是按工作类别设置专业、制定教学大纲,是一个概括性的规定。与当地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例如,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专业。在《国家职业标准》中,适用该专业的包括有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油品检验工、乳品检验工、水质检验工等多达十余种具体职业。为顾及各个职业的需要,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就会有所考虑,而传统的规划专业课教材往往就会编写成厚厚的一本。但由于地区产业结构类型的不同,使适合当地产业工作岗位需求的内容寥寥无几。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工艺、新技术在企业生产中不断涌现,而教科书往往没有涵盖这些内容,出现教的内容用不上,用的内容没学到的现象,使有效教学效果不高[3]。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提高教学效果,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更多地用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中。根据本地区产业工作岗位的特点和需求,以实用、够用为目标,以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着眼点,在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未来再学习提升或跨行业就业所必需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对原有专业课教材进行知识点、技能点的再整合。删减原来过多的理论推导内容,增加实践技能操作学时,并尽可能地将企业实际生产实例作为教学内容引入实践技能操作的训练之中。开发编撰有针对性,目的明确的校本教材。让学生学而有用,学而能用。实现教学内容与地区产业发展需求近距离对接[4]。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体的特点是①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成效不明显,因缺少学习动力而引发厌学的情况较普遍。②文化知识积累匮乏,对中职学校教授的知识、技能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弱,学习成绩参差不齐。③年龄处于叛逆期,活泼好动。不愿意接受常规的教育模式。针对上述特点,要将他们培养成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较强专业操作技能的合格毕业生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开展分层次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意愿分成不同的教学班,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在招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同一班级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等级的考核内容,或不同的考核侧重点。如应知应会、学有成效、学有专长;或实践达人、理实双优等,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情况,确定其适宜的考核等级或侧重点并予以学业成绩的考核评价。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能有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的收获感,培养、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又可以满足不同知识、能力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对突破其考核等级的学生,学校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此举又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开展项目化教学,凸显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尽可能将理论知识的讲授蕴含在专业技能操作的教学中。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将专业课分解成以实际操作为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既凸显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化解了学生厌学的情绪,在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

(三)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强、理论能力弱的情况。传统的一张考卷定学业水平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他们来讲失之偏颇,也伤害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中职学生又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期,他们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同。改革现行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将会对他们的学习与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专业技能竞赛是改革考核评价模式的一个选项。一方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通过技能竞赛的成绩既完成了对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同时又弱化了传统考核评价的模式;另一方面,专业技能竞赛的内容会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和掌握提出挑战,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热情,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中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同时,在技能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还可以添加更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内容。

现阶段随着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管理工作的全面深化,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对师生参与技能竞赛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技能竞赛不但为学校取得荣誉,彰显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为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提供了参考目标。作为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技能竞赛培养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成熟,仍旧需要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探索。如何将技能竞赛培养模式的教学效果充分彰显,使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励其他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加快学校建设与教师能力的提升。也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管理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五、结束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背景下,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通过“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开发校本教材”“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创新了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模式;通过“开发校本教材”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了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将中职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企业满意、个人成才的合格毕业生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中职技能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