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长华
(北京北控置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2)
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是项目成本降低和综合收益提升的有效路径,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施工过程控制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主要是对项目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对成本费用支出进行科学控制,是企业资金支出的主要环节,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效果具有紧密的关联,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许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影响了造价管理的效果。基于此,针对施工过程控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通常来说,工程施工以前都要先进行施工图设计,通过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查,依据设计图制定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竣工验收、结算提供基础依据。设想如果企业缺乏对方案设计、图纸优化、资料收集等工作中的重视,就无法制定出合理的设计目标和科学施工方案,不但会增加项目施工成本,还容易引起各种风险问题。
隐蔽验收指的是完成某个环节的施工工艺以后才能够进行下一个流程,在开展覆盖隐蔽以前,企业要对现场进行调查,结合有关标准对资料进行收集。隐蔽验收管理的质量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所以,企业要对这一工作的给予高度的重视,对现场各个工序进行协调组织,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在供需隐蔽以前组织有关人员单位进行验收,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准确性[1]。
在项目施工以前,有关人员要对项目有关的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包括但不限于验收标准、签证流程、资金预算等。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也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类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资料清单进行准确记录。所以,企业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尽量避免出现超预算或者无预算支出问题,更好地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
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施工计划、项目设计等进行变更,可能会使工程结算和投资预算产生较大差异。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对不同施工阶段加强管理,保证管理流程的规范性,构建起科学规范的变更、签证管理流程和制度。
企业进行项目审计时通常是工程竣工以后开展集中审计,但是一些工作人员对现场缺乏全面的了解,对于定额和补充定额不够熟悉,在初审阶段容易造成报出造价涵盖的施工内容与施工图施工内容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不但增加了建设方的理解难度,而且打击了造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结算质量的提高。
施工质量与造价管理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比如,一些企业为了中标故意压低价格,会在施工阶段偷工减料,引起后期返工问题,影响项目质量和工程造价。从建筑企业角度来说,其经营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平衡造价管理和项目质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所以,加强造价管理质量,形成节约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创新是节约项目成本的重要路径。
企业在进行工程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除对人工投入、材料消耗、设备使用费等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等进行成本核算外,还要对资金占用量、占用时间进行考量。但如果工程项目无法如期完成,必然会增加各种费用的投入,使得工程造价大幅增加。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所以,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图纸规划开展项目建设。同时,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耽误项目建设的进度,使得项目建设成本增加。
初期投资估算是决策阶段开展造价管理的基础资料,对于后续工作存在指引作用。做好投资估算工作,科学对资金投入和价值产出进行分析,确定出科学合理的估算标准,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许多企业没有制定出科学规范的估算指标,仅仅依靠主观经验对成本进行估算,加上投资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偏差较大,影响了投资估算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建筑企业要选择科学的估算方法,对各类资料进行全面收集,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2]。
企业要选择合理的经济投资方案评价与必需性指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和公示造价内容,以预估成本、不确定成本、财务费用、主观经验等为基础对所有费用进行全面估算,将额度提交给有关单位进行审批。成本管理工作需要以审批结果为基础进行资金安排,将其细化为不同的科目作为成本管理的标准,贯穿到造价管理各个环节当中。投资估算可以选择工程经济分析方法,提高工作的科学性,不但可以为图纸设计预结算和决算奠定基础,而且能够为资源分配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制定出投资决策以后,建筑企业需要对设计阶段的造价进行科学控制。在设计阶段,企业要积极采用限额设计方法,结合整体技术工艺和组织图进行设计,为功能的具体应用奠定基础。同时,要结合投资限额开展设计概算,避免超出项目总的投资额度。此外,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概算审核流程,在获得批准以后,要严格规范地进行落实,并进行图纸限价的设计[3]。
业主方要对设计和造价部门提出的意见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需求为设计方提供科学的概算。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项目功能选择所需的材料,不但要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还要有效控制成本支出,从而为业主提供造价设计优化方案,实现对整体造价的有效控制。在这一阶段,设计单位要结合工艺水平和实际需求进行节能技术的应用,有效节约项目成本,提高工程的社会价值。
有关人员要对招投标文件和有关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项目需求和施工技术要求选择合作单位,有效解决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问题。企业在进行合作单位选择的过程中,要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要求、技术措施进行科学分析,对开发商制定的有关要求进行全面梳理,从而保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可以按照项目要求开展工作。
招投标文件漏洞、疏忽、不完备等问题容易带来成本增加的问题,影响建筑企业在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项目的规模大小和招标单位选择不同,对工程造价影响也会出现差异。所以,企业要对各种基础条件进行科学分析,选择与工程项目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承包单位,在保证工程管理力度的基础上,能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同时,建筑企业要对招投标阶段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为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可能与设计要求出现差异,比如材料价格大幅提升,资金支出超出预算,使得造价费用提升,施工方需要对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调整。所以,建筑企业要对施工环节的现场签证和项目变更进行规范管理。有关人员要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科学分析,在设计阶段完成变更,提前进行变更签证工作,尤其是对项目造价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要选择先算账后变更审核的方法,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
同时,要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进度的变化进行总结,对施工环节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针对成本管理的关键节点制定出有效的管控方案[4]。建设单位在发起变更申请以后,建筑企业要积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共同针对变更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从而有效地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管理。此外,在进行工程变更的过程中,要结合施工合同中的有关内容,对造价进行科学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避免因为工程变更引起工程纠纷问题。
首先,在材料审核与预算方面。造价管理人员要对项目建设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准确估算,并根据结果进行材料和设备的调配。企业可以通过分段发放的方法,在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基础上解决材料浪费问题,以免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同时,造价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视,避免设备故障影响工期。
其次,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项目管理人员要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季计划、年计划等,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
再次,在工程变更控制方面,企业要建立规范的工程签证管理机制,并将其与工程变更管理有效结合,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最后,在过程跟踪审计方面,通过建设过程的施工方案的落实、检查、反馈等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材料浪费问题,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但要保证审计的内容要涵盖设计变更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工程量的审核、材料认价与市场价格的一致性、进度款支付的合理性等。
在这一阶段,有关人员要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严格的审核,结合结果对风险进行管控。企业要依据项目竣工验收标准,加强对竣工验收阶段各种类型资金的支出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实际支出与项目预算的一致性。工程造价管理应当覆盖到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是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所以,为了保证项目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在这一阶段得到高效落实,企业要对有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将造价管理与项目验收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及时解决竣工阶段造价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环节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保持持续性的控制能力,对各个环节的影响要素进行动态管理。限额设计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造价管理目标的重要路径,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中,预算管理是核心内容,但是由于工程项目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各种无法控制因素,仅仅依靠预算管理无法保证限额设计的实际效果,需要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保证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所以,企业要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提高定额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通过BIM模型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各种类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限额指标对数据进行优化,从而为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在进行建筑工程限额设计的过程中,有关人员要对单价进行准确的计算和科学的分析,以经济性要素作为基本标准,提高限额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为全过程造价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造价管理工作应当以决策阶段作为起始点,对建筑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进行科学分析。为了保证造价管理指标的合理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关人员要对管理模型进行动态调整,以关联参数为基础,对决策造价管理机制进行持续优化,确定各种要素与决策造价之间存在的关联,从而对核心要素进行重点监控。只有全面梳理和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影响要素,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控制计划,提高造价管理与施工过程的关联,为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
因此,有关人员要对决策中与造价管理存在关联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动态管理方案,使造价管理在项目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为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工程造价的实际需求,以全过程管控为基础,将经济事项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有效融合,采取积极措施将造价管理工作覆盖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当中,使造价管理活动与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有效衔接,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整合,提高造价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防范细节处存在的错误和遗漏问题,从根本上促进造价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项目施工阶段,企业要将机械设备的采购和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衔接,科学地对采购成本支出进行控制,提高采购工作的规范性,保证工程项目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都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5]。同时,工程造价管理还要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紧密结合,从多个方向对造价管理进行优化,提高工程现场各个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实现管理范围的拓展,从而为工程效益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此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与项目进行全面融合,企业需要构建起科学规范的协调机制,加强各种类型要素的配合,从而提升整体控制效果,比如,企业可以将造价管理的各种影响要素集中到财务系统中进行管理,提高造价管理工作与施工业务流程的一致性,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从而为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因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意识不足,而出现的施工材料浪费、施工设备运行效率低等现象,这对于工程造价控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项目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经济意识,重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同时,为了确保工程造价合理性,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针对项目建立经济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材料领用制度等,对于现场施工环节存在的浪费行为应予以处罚,以此来提高施工纪律[6]。
此外,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工程施工过程具有多变性特征,风险事件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培训工作,尤其是施工操作规范性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够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施工风险,减少因突发意外事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应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现场审计活动,做好对风险时间的提前预警,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坚持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降低人员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是建筑企业降低项目成本,增加效益空间的重要手段,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企业应从施工过程入手,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包括施工设计、工程隐蔽验收、工程资料管理、现场签证变更、预决算、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在掌握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需结合影响因素针对工程造价控制提出有效的措施。此外,建筑企业要对加强对配额设计工作的重视,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整合,加强对决策、招投标、建设、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成本支出,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