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文化孑遗
——松潘热务沟多声部民歌初探

2023-09-13 01:13郎么吉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苯教声部文化

郎么吉

象雄文化是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吐蕃之前以苯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青藏高原上的古代文明。根据考古专家对目前出土文物研究最为保守的推测,象雄的历史至少也要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①才让太,象雄文明探源[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9:254.。在雅砻部落崛起之前,象雄曾经是青藏高原最大的一个地方政权,它的疆域几乎包括了整个西藏②才让太,顿珠拉杰,苯教史纲要[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3.,曾是横跨中亚及青藏高原的强大的文明古国,她创造了雪域高原上最辉煌鼎盛的远古文明,史称古象雄文明。它是象雄人即藏民族远古先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青藏高原远古先民在继承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周边各民族文化后而形成的一个文化系统,它既是藏民族文化的起源和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远古起源之一。

位于四川省松潘县(ཟང་ཆ་རོང)西南部的热务沟(ཞང་ང་ཁོག)总面积约830平方千米,人口约0.6万,辖区共4乡。热务沟共分上下十八寨,上九寨为:措坝、豆沟、纳仁、曾藏、红扎、阿格、西格、日四、沙代;下九寨为:吾日、木西、卡卡、纳依、马拉墩、热窝、俄埃、则术、沙你。“热”是古象雄的“象”字,汉字读音时读成了“热”,其意同“象”字;“务”是藏语“哭”的意思。“热务”是指“从象雄地方哭着迁徒而来的部落”③阿科旦白访谈,2022年7月,四川松潘县。。本文中的象雄文化孑遗指吐蕃时期为征战而迁徒下来的古代象雄的后裔,这个从象雄而来的部落在热务沟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用古老的象雄母语和独特的多声部歌谣,传颂着他们的爱情、婚姻、信仰、自然和历史。热务沟具有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就是古象雄文化遗存的结果。这样说来,热务沟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就有了近4000年的历史。

一、“蔷切”(ཆང་མཆོད)

“蔷切”是藏语,热务沟藏语方言中“蔷”为酒,“切”为献,“蔷切”指献酒。当地民俗中,敬酒是感恩祖辈和大自然的表达。当地人信奉万物有灵的早期宗教①原始苯教或者叫斯巴苯教(སིད་པའི་བོན)是藏族的早期苯教,但国外藏学家石泰安的《西藏的文明》、图齐的《西藏和蒙古的宗教》、霍夫曼的《西藏的宗教》都将苯教之前青藏高原各个地区的宗教现象称为无名宗教、人间宗教或者民间宗教而单独论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从古象雄传到这里的雍仲苯教的精髓。从宗教文化的角度看,日月星辰、风雷雨雪,大地山川林木、飞禽走兽,都有恩于人类,大地崇拜、母亲崇拜、万物同源是原始宗教的核心观念。顺应自然、崇拜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思想,一直是热务沟宗教生态哲学的主旨,他们认为,人类应当把自己酿造的美酒敬奉给大地,贡献给祖先,用歌声和美妙的音调敬仰自然、赞颂祖先,这就是热务沟蔷切的最初来源。

谱例1

《扎纳蔷切》男子二声部

歌词大意:昨日天上星辰美,今日地上时光好!在无边宇宙之中心,龙雷电三者是声神;在东方空界之中心,日月星三者是声神;在座座雪山之中心,白色的雪狮是声神;在一处山坳之中心,神箭和神坛是声神;在一处杜鹃林中心,盛开的花朵是声神;在一处柏香树中心,飘逸的香味是声神;在一处大河的中心,金鱼与水獭是声神;声神与生命在一起,声神与生命在运动,愿声神永不离生命!头顶是自己的声神,青龙是大家的声神!

以上《扎纳蔷切》是热务沟民歌中的一种唱调类,它表现在比较重要的节庆里,旋律舒缓,基本上是以五声性的羽调式为主,声部在两个人自然高低音中进行。敬酒者是部落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敬酒时须整衣免冠,表情庄严肃穆。敬酒词格式恪守古风,段落、行数、每行字数、平仄韵律都有严格规定。敬酒词内容以赞颂各路神灵和祈祷吉祥平安为主,运用排比、对仗、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把辞藻修饰得极其华丽典雅,如同漫天红霞一般。敬酒词可颂可歌,颂时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歌时不能脱离固定的悦神曲牌,旋律既庄重谦恭,又激越亢奋。

谱例2

《谢玛蔷切》男子二声部

歌词大意:昨日天上星辰美,今日地上时光好,天时地利人三好;三者集中今日好,今日献上一坛美酒于贵客,吉日之时献上一首敬酒歌;一句接着一句唱,向上礼敬天之恩,天是法轮光明顶;向下礼敬地之恩,地是莲花聚盆宝。从金色的地上往上看,地上方摆有一张桌子;再从桌子四肢往上看,桌面上被桌布包裹着;桌布不长不短有三层,第一层是长纹老虎皮,第二层是圆纹豹子皮,第三层是白纹狐狸皮;再从三张桌布往上看,桌布上面摆有金盆子,花边盆里垒砌着糌粑,看那垒砌的糌粑顶端,就像宇宙须弥山城堡,看那垒砌的糌粑中端,就像庄严的尊神佛塔,再看垒砌的糌粑底端,就像金色的聚宝盆地。

以上《谢玛蔷切》主要在婚庆中吟唱,是女方长者歌颂天地吉祥、赞美美好生活的歌曲。旋律舒缓,以五声性的调式为主,通常是两个男子以二声部的方式深情演绎,演唱时通过强弱来表现情感的不断变化,让听者自然生情而敬。

二、“勒”(ག)

谱例3

《格朗纳吉》男子二声部

歌词大意:在那吉祥的地方,有一处叫格朗纳吉的山坡。请问,此山坡的真名字叫什么?那山坡上曾经跑脱了兔子,因而得了“兔子跑脱吉祥坡”之名。在那吉祥的山坡,有一处叫格色喇嘛的斜坡,请问,此斜坡的真名字叫什么?那斜坡上曾经滚落了线团,因而得了“线团滚落吉祥坡”之名。

“勒”通常是一人主唱,声音高;另一人为助唱,声音低。吟唱行进中,两人的声调有时分道扬镳,有时又重叠交合,展现了多声部的魅力,旋律基本上是五声性的徵调式,也有六声性的变徵调式。下例《勒嘎》是“勒琼”的中的一种唱调,是以对唱的形式表现。

歌词大意:勒分父母子三者,勒之父名叫什么?勒父叫上歌大。勒之母名叫什么?勒母叫下谣王妃。勒之子名叫什么?勒子叫歌者天神。

谱例4

《勒嘎》男子二声部

唱“勒”在热务沟各村也略有差异,上述地区唱的“勒”为一派,叫“上部勒”,下述地区唱的“勒”为另一派,叫“下部勒”。“上部勒”通常配有歌词,内容大致是赞颂本地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神灵,赞美大好河山和人间友谊真情,憧憬美好未来。韵调以高音开头,逐渐舒缓,叙事韵味很浓。

“下部勒”按照上部的节奏,但通常没有具体的歌词,仅有音调。据采风情况看,“下部勒”音调的高音与低音落差很大,音量提升时,节节攀升,很快达到极限;音量下降时,步步减弱后很快落到低谷。这种密集的高低音犬牙交错,最能令人回肠荡气。虽然没有歌词,但它的唯美感十足,给人想象的空间很广阔。

三、“熬斯”(ཧོ་བས)

“熬”指声音,“斯”指迎接。“熬斯”之歌适用于妇女们在寨门口迎接远征归来的勇士或登高祭祀山神归来的男人们的场景,属于悲歌类音乐。

谱例5

《熬斯》女子二声部

歌词大意:姑娘远嫁他乡,日夜思念故乡和亲人们。当婆家允许她探望父母,走到可以看见自己村寨的山头时,便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倾诉压抑了许久的思念之情的“熬斯”之歌。

四、“拉依”(ལ་གཞས)

热务沟各村流行的“拉依”是另一种类型的多声部音乐,通常过年过节时在年轻人群中吟唱,属于情歌类的民歌,其中又分男女对唱、女生齐唱、男女独唱等形式。

我们在采风的过程发现,热务沟地区“拉依”的唱法与“勒”的唱法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勒”的韵调高亢、激昂、庄严、肃穆,更趋向于神圣化,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们向往已久的一种心灵的追求。“拉依”的韵调轻曼舒缓,婉约浪漫,似松声竹韵,更趋向于生活化,表达了年轻人的感情,旋律以五声性徵调式为主。

谱例6

拉依《乌藏苯日》

以下《乌藏苯日》是“拉依”的一种曲调,以演唱西藏苯日神山①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境内。来表现对故乡的思恋。

歌词大意:在那乌藏苯日神山上,有三只未曾吹响的白海螺;请问,把它吹响的是谁?啊!是三位上师喇嘛,吹响了神圣的海螺。在那乌藏苯日神山中,有三函未曾诵读的经书;请问,把它诵读的是谁?啊!是三位得道高僧,念诵了无上的佛经。在那乌藏苯日神山下,有三座未曾砌完的石塔;请问,把它砌完的是谁?啊!是三位风水大师,砌完了庄严的石塔。

热务沟地区流行的“拉依”有十余种传统曲牌,歌词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世代相传的固定歌词,另一种是即兴填的歌词。在通常情况下,男女对唱的歌词基本都是即兴发挥添加的,贴近现实,直舒胸意,因此生动鲜活,是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声。

五、“德香”()

在热务沟各村流行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德香”是一大地方文化特产。它虽然是歌舞合璧的文娱节目,但传统中又不归入藏语叫“卓”的舞蹈中,可谓一树成林,傲视天下。

谱例7

《德香》男女多声部

以上“德香”名为“三条喜道”,是多男多女围圈边舞边唱,并以男女对歌的方式演绎。旋律随着演唱情绪的变化中,以转调和速度的变化而丰富多彩。

歌词大意:昨日天上星辰美,今日地上时光好!岩山高山之间三条道,请问三条道叫什么?第一条是龙头盘羊之嬉道;第二条是长角公鹿之嬉道,第三条是长髯雪鹿之嬉道。三条嬉道如此说。半山半腰之间三条道,请问三条道叫什么?第一条是山坳山神之嬉道,第二条是三十箭兵之嬉道,第三条是二十白物之嬉道。三条嬉道如此说。山脚山下之间三条道,请问三条道叫什么?第一条是黄龙瑶池之嬉道,第二条是碧海蓝宝之嬉道,第三条是白海海螺之嬉道。三条嬉道如此说。

据我们的采风记录,热务沟各村流行的“德香”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用歌声和舞蹈动作叙述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过程;后半部分用诘问和答辩的方式展开智力竞赛,是表现智慧的才艺。由于内容决定形式,两大部分的表演风格也就截然不同,经人们的艺术欣赏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美感。

前半部分具有史诗的特质,无论音乐还是舞蹈,起初皆徐徐而起,缓缓而行,如白云舒卷,似大雁轻飞。进入正题后,音乐节拍逐渐加快,音调逐渐升高,舞姿逐渐活跃,恰如滚滚而来的黄河之水。到了结尾处欢呼“神胜利”的时候,歌声格外欢快嘹亮,舞姿格外矫健,围成圆圈表演的人们,双腿呈弓步、双臂呈白鹤亮翅状,朝一个方向快速掂步滑动,给人以搅起漩涡的感觉。

后半部分的表演,其实就是以歌舞包装的智力竞赛。或男女对垒,或本村人与外村人对抗,当上半部分表演进行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对垒的一方即兴编唱出一个谜语,对方听后立即回答。如此往复,直至分出胜负,方可停止。由于旗鼓相当而通宵竞赛甚至夜以继日的情况经常发生。

六、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藏族先民在青藏高原创造的象雄文明在藏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语言、文学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株奇葩。后来,又吸收了从印度传入的佛教等周边各民族的文明,形成多彩纷呈的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文化。虽然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古老的象雄文明仍然在藏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至今深层地影响着藏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心态和行为方式。

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保护与传承好古象雄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了藏民族曾经的辉煌、当下的传承和未来的希望。在这大山深处,人口不到1万的小小热务沟,拥有如此绝妙的音乐,实在令人震惊。无论时代如何变幻,这里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仰没有改变,才使瞬息即逝的远古艺术瑰宝得以传承至今。由此我们才体会到,传承的力量会这么强大,对生活的热爱会收获这么大的成果。

象雄文化的辉煌遗迹早已经销声在历史尘埃中,然而,它遗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不朽歌声,在漫漫4000年后的21世纪的今天,仍然在崇山峻岭深处的热务沟传唱不息。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象雄文化又是处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灿烂文明之一。通过对古象雄文化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中亚各民族文明之间进行交流的历史线索和文化依据,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苯教声部文化
苯教音乐研究的学术前沿动态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从热巴舞蹈中剖析苯教文化遗存
谁远谁近?
苯教象派创始人象帕及其影响刍议
宕昌家藏苯教古藏文写本来源探析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