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3-09-13 20:58郑雅君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13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事业单位财务

郑雅君

(厦门市城市管理综合事务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4)

与大多数企业组织相比,事业单位在会计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方面有所不足,许多单位的成本核算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成本核算方法滞后,这就导致各项业务的开展和实施受阻,容易出现资源浪费、资金短缺或人员冗余等不良现象,不利于事业单位持续发展和资产保值增值等工作的推进。近年来,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也给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注入了新的改革活力,成本核算工作发生改变,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相关制度规程,在原有的成本核算体系上改进并优化成本核算模式,重视成本核算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为财务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为推动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相关概念简述

成本核算主要指组织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统计、分类、汇总和核算的管理过程,基于此对这一阶段内的费用情况、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等财务事项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现代化成本核算需具备为管理决策提供辅助的新功能,管理者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管理质量[1]。

事业单位的性质特殊,资金来源依赖财政拨款,因此其财务事项的处理具有特殊性,在成本核算方面需更加严谨,切合实际,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充分运转,除了日常的费用支出,事业单位还需特别关注专项项目的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等等,不断优化成本管理体系,帮助事业单位达到降本增效的管理目的。

二、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的意义

近年来,事业单位正积极改革,各项管理措施趋于成熟,财务领域的成本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推进,成本核算地位有所提升。在加强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成本损耗与资源浪费等现象被有效控制,如何在不影响事业单位高效运行的同时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提升财政资金价值是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的重要课题。

第一,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可以促进精细化管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成本预算对象包含各类物资耗材、项目建设和职工薪酬,而专业的成本核算可以针对这些费用开支形成精确的财务基础数据,减轻成本预算工作压力,在增强预算方案科学性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节约开支,加强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2]。

第二,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可以优化单位项目。成本核算结果是事业单位择定项目时的重要参考资料,不同项目的运营成本和最终的社会效益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运营能力,只有基于真实的成本核算,才能避免事业单位盲目选择项目,规避运营风险。

第三,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源为例,很多固定资产存在闲置或折旧不及时的情况,但部门间或因沟通不畅等各种原因,导致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被调剂流转,部门重复申购新资产,造成无意义的经费开支,不利于成本控制与资源配置。但在强化成本核算后,事业单位内的固定资产被全面清查,集中调配,减少了非必要的资产采购,满足了资源科学配置的需求。

三、目前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大多数事业单位正逐步推进成本管理相关工作,但实践经验不足,在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试错现象,比较显著的问题就出现在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设方面。从2019年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到2022年正式推出成本会计核算也仅短短三年,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指引》中提供了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但其中的细则内容则比较笼统,与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标准相比,需要事业单位自行调整和填充,这就加大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建设的难度。另外,成本核算沟通机制不完善,事业单位侧重于项目成果而忽略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在大部分事业单位内的管理地位不高,相关措施未得到有效推进,成本核算仍不具备事前的预测及事中控制功能,项目的预算执行和成本执行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监督,财务数据在部门间不具备较好的沟通性和共享性,难以准确按照成本控制标准推进工作,成本核算的本质仍停留在事后财务工作,各部门职工的工作行为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3]。

(二)成本核算管理环境不健全

第一,部分事业单位内的成本管理理念薄弱,不利于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推进。不少事业单位职工认为成本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与己无关,在推进项目时缺乏成本控制举措,在提交财务数据时没有按照规范流程操作,相对轻视成本核算对管理决策的指导意义,不具备先进的成本控制思想,事业单位在短期内难以形成全员配合成本核算的管理氛围,经常处于松散状态。

第二,部分事业单位内部资产信息不全面,成本核算数据不具参考性。事业单位在资本性投资方面存在重投资轻效益的问题,成本效益分析不到位,容易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事业单位的资产体量增大,但关联的成本控制却未跟上,成本核算困难。

第三,部分事业单位内缺乏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才。事业单位在加强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人员的任职资格鉴定,传统型的财务会计目前已不能满足当前的会计核算工作标准。部分会计核算人员对自身岗位没有形成充分的认识,在短期内难以突破职能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存在工作敷衍了事的情况,甚至极小部分人员还存在以权谋私的恶劣行为,这些对于成本核算结果的可靠性都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另外,目前的成本核算工作已涉及对新型财务系统的使用,但大部分事业单位的成本数据化管理模式尚未建立,停留在相对落后的会计电算化阶段,人员对更加先进的操作系统不熟悉,很多成本数据资料仍依赖人工核算和线下报送,成本管理效率低下。

(三)成本核算绩效评价缺失

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绩效评价机制的支持,在成本核算阶段,需要对各项成本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本的执行结果反馈。但大部分事业单位只做到了前者,缺乏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反馈应用,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绩效评价环节的约束。事业单位没有根据成本目标建立相应的绩效指标体系,成本核算难以在绩效评价阶段体现出“业绩贡献”。另外,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绩效评价结果没有与奖惩机制充分联系,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贡献没有得到合理的激励,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成本核算人员,其他部门人员就算没有完全履行成本预算方案,也不会得到严格的惩罚,这就导致整个成本管理工作由于绩效监督的匮乏而造成恶性循环,成本核算的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同时失去压力和动力[4]。

(四)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的重点管理内容,也是成本核算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部分事业单位内存在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和资源浪费的情况,从成本控制的角度看,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对成本核算造成了不利影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在财务部门需要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难以有效对接,比如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许多虽然达到报废年限的设备其实还有使用价值,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擅自将其定义为无法使用的状态,进入报废流程,而有些固定资产已经损毁,但未进入报废流程,徒增了库存成本,当成本核算人员对这些资产价值予以评估时就遇到困难,部门间的工作内容与规则不一致,无法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另外,事业单位内对固定资产的调剂不到位,当某部门认为缺少某项资产时倾向于直接购置,经常出现资产的重复申购,增加的财务台账的更新压力与会计核算难度。

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的优化策略

(一)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第一,事业单位应履行国家政策的要求,比如财政部在2021年发布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各事业单位在完善制度内容的过程中就应遵循国家政策文件的框架,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核算范围及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原则。例如,事业单位在对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分析时,可从项目类型、所属行业、政策、产品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利用“项目活动费用”“单位日常管理费用”“人工费用”等分类标准对成本对象所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归集,正确区分成本项目,必要时可增设明细科目和辅助核算科目。第二,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制度设计可积极向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寻求专业性帮助,充分参考企业中的成本核算制度,由于企业具有自行核算与自负盈亏的独立性,因此其在成本控制方面一定存在先进经验,事业单位可取其精华,再结合自身属性,制定出一套可行性较高的个性化成本核算制度[5]。

(二)推进业财融合与人才保障工作

第一,推进业财融合管理理念。为了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推进,事业单位应在内部宣导以“业财融合”为核心的管理理念,要求各部门职工认识到未来的发展离不开部门间的融合性工作,财务事项的处理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其他部门也应主动学习财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将财务分析报告作为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成本核算报告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事业单位应在理念层面引起全员对成本核算的重视,提升成本管理地位。

第二,提升会计核算人员工作能力。首先,加强综合型财务人员的引进工作,由于现阶段的成本核算需要财务人员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因此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时就应注意对“管理会计”型人才的引进。其次,加强内部的培训工作,事业单位应给予成本核算人员学习和培训计划,比如安排人员参与进特定项目的执行过程,了解项目细则,获取一手财务资料,在熟悉了项目运行过程中真实的详细情况后进行相关的成本核算,避免重复沟通浪费的时间成本,避免数据的不规范对接,提高成本核算效率。

第三,加强会计核算技术性投资。事业单位应在维护原有财务系统的基础上优化成本核算模块,根据成本管理目标增加数据信息提取、加工以及分析等高级功能,在系统内选定时间段,对各时间段的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力量提升成本核算的质量。另外,事业单位应加强“智慧财务”的建设,将财务管理系统升级至智能化等级,特别是在成本核算阶段,由系统代替人工对财务数据的录入、收集、统计以及基础运算工作,加大对财务系统的技术性投资。

(三)建立成本核算绩效评价体系

第一,事业单位应将成本核算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中。在制定考核指标时,由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财务部门管理目标,再由财务部门划分至成本管理领域,形成具体的成本核算指标,按照层层分解的指标配备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制定权重比例,将指标尽量细化和量化。比如对比法和滚动法,根据不同部门历年的成本执行数据,将当月成本发生情况与上一年度同月的或上一月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利用科学的成本绩效考核方法,进一步确定成本绩效考核结果。

第二,事业单位应将成本绩效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充分联系。准确的成本核算结果可以帮助事业单位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因此在对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贡献做出科学的绩效考核后,应给予合理奖励,分析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在未来发展中优化成本分配方案。同时还可将绩效评价结果与晋升相联系,改变以往仅关注成本执行进度考核的情况,激励成本核算人员与成本执行部门积极承担责任,履行成本控制责任。

(四)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应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责任分工,确保成本核算过程中有具体的责任人与之对接,对于大额或专项设备的使用,要联合成本核算人员、技术鉴定部门和主管部门等协同出具鉴定报告,避免资产处置流程不规范对成本核算结果造成影响。各部门在使用或申请资产处置时,应主动根据资产类别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及时提交材料,避免固定资产已经进入报废流程,但财务账面并未发生变动。另外,在资源配置方面要考虑会计核算结果,会计核算人员应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向管理层及时报备资产折旧情况,参与资源的调剂与分配,确保各项资源最大化利用,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是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控制能力和提升财务水平的基础,只有做好了成本核算工作,才能有效推进事业单位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尽管目前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在优化成本核算体系方面存在短板,但管理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事业单位要在未来的改革之路上时刻注重成本核算的重要地位,为实现新时期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事业单位财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水利财务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