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玲 黄家喜 林德齐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效果及斑块指数。方法 择取在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2组均进行超声检查,观察颈总动脉内径和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值、斑块检出情况、颈动脉硬化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观察组的IMT值、斑块检出率、斑块厚度、斑块指数以及双侧劲总动脉硬化程度(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傳导速度(PWVβ)、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均高于对照组,舒张末期流速(ED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指标随病变支数的增多呈恶化趋势(P<0.05)。观察组的扁平斑、硬斑检出率较对照组低,而软斑检出率比对照组高(P<0.05);混合斑检出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能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斑块指数进行准确评估,结合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够更好地为冠心病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颈动脉硬化; 斑块指数; 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0-0090-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0.030
冠心病是老年群体高发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猝死率[1],早期诊断冠心病并积极控制病情,可降低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冠状动脉造影为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会对机体造成一定创伤,部分患者对造影剂存在过敏反应,临床应用受限[2-3]。该病的发生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可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进行评估,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能够对整个机体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反映[4]。颈动脉位置相对表浅,本文就颈动脉超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患病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对照组(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均为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观察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9.85±2.46)岁;病程1~10年,平均(5.74±1.14)年。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69.93±2.54)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观察组满足《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有关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证实;(2)年龄>60岁;(3)无检查禁忌证。
排除标准:(1)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脏病变者;(2)伴严重肝肺肾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者;(3)患有恶性肿瘤、严重高血压者;(4)存在严重老年痴呆、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美国GE公司的Innova3100-IQ数字化平板心血管专用系统开展血管造影,在完成局部麻醉后经桡动脉穿刺,进入血管,于导管或导丝指引下进入到主动脉,直至冠状窦左右的两侧窦口,予以造影剂注射。在透视下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
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仪器选择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9-3线阵探头,探头频率设置为5~12 MHz。检查体位为仰卧位,于受检者颈下放置软枕,垫高6~8 cm,头部向后仰,确保颈部充分暴露。应用超声探头从颈总动脉起始端开始沿着颈动脉走行从上而下进行扫描,再对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进行横断面、纵切面扫描,观察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存在。在扫描过程中对血管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变化情况进行测量。转换为彩色多普勒模式,应用血流显像技术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测量,主要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
1.3 评价指标 (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冠脉正常为0级,无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冠状动脉狭窄率在0%~25%为1级(微狭窄),冠状动脉狭窄率分别为26%~50%(轻度狭窄)、51%~75%(中度狭窄)、>75%(重度狭窄),对应2~4级,冠状动脉狭窄率>50%即可诊断为冠心病。根据冠状动脉阻塞支数再进行分组。(2)测量2组的颈总动脉内径,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IMT<1 mm提示正常,IMT在1~1.5 mm判断为颈动脉硬化,IMT>1.5 mm表明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检出率,记录斑块厚度与类型。斑块指数判定标准:0分为无斑块;1分为仅有1个厚度≤2 mm的斑块;2分为1个厚度>2 mm的斑块或是出现2个厚度≤2 mm的斑块;3分为出现2个斑块,其中有1个或2个斑块的厚度在2 mm及以上;4分为斑块数量>2个,厚度均≥2 mm。(3)观察2组的斑块类型;同时对各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参数[双侧颈总动脉硬化程度(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观察组100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46例,双支病变32例,3支病变22例。
2.2 颈总动脉内径和IMT值 2组的颈总动脉舒张期、收缩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IMT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内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IMT值表现出增高趋势(P<0.05);不同支数病变之间对比颈总动脉舒张期、收缩期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3 斑块检出情况 观察组的斑块检出率、斑块厚度、斑块指数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组内不同病变的斑块检出率、斑块厚度、斑块指数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表现出升高趋势(P<0.05),见表3、表4。
2.4 斑块类型 观察组的扁平斑、硬斑检出率较对照组低,而软斑检出率比对照组高(P<0.05);混合斑检出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颈动脉粥样硬化参数 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参数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组内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β、Ep、AC、PWVβ均增高(P<0.05),见表6、表7。
2.6 血流动力学参数 观察组PSV、RI高于对照组,ED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内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PSV、RI表现出增高趋势,EDV表现出降低趋势(P<0.05),见表8、表9。
典型病例的超声影像图见封三图1—图2所示。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冠心病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同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相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机体功能减退、合并基础性疾病多等情况,发病时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误诊、漏诊风险较高[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准确率虽然高,但是存在有创、重复性低等不足,在老年冠心病筛查中并不能广泛应用,因此需要探讨更加安全、快捷、准确的诊断方式。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为一种全身动脉广泛受累的病变[6],动脉内膜在高血压作用下应力水平升高,促使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从而造成损伤。IMT增厚也可说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斑块形成会促使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导致动脉弹性下降,并降低动脉壁功能,对动脉循环灌注、血流分布情况造成影响。IMT增厚、斑块形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特征[7]。本次研究中,通过颈动脉超声不仅能够获得颈动脉结构图像,对颈动脉内径等参数进行测量,而且能够更加清楚地显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获得更加全面、丰富的血流信号[8-9]。颈动脉位置表浅,能够将冠状动脉详细病变情况间接反映出来。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颈总动脉内径虽然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但是IMT值、斑块检出情况、软斑检出率、颈动脉粥样硬化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颈动脉超声能准确鉴别老年冠心病患者。另外,随病变支数越多,IMT值、斑块检出率、斑块厚度、斑块指数越高(P<0.05)。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可对血管病变在血管壁内膜厚度变化方面存在的影响进行分析,利用颈动脉超声可将粥样硬化斑块显示出来,有助于对局部病变程度严重的血管重点检查,促进病变检出率的提升[10]。另外,随病变支数增加,β、Ep、AC、PWVβ越高,PSV、RI越大,EDV越低(P<0.05),有助于临床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根据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可对心肌缺血程度进行推断。同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软斑检出率高,其以脂质为主要成分,斑块不稳定性强,容易脱落;而扁平斑、硬斑以纤维组织为主要构成,性状稳定,不容易脱落。故按照斑块类型也可对冠心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11]。
总之,借助颈动脉超声能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斑块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情况进行准确了解,为临床诊断及判断病情进展提供可靠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伍琼,罗喆,洪李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1):34-36.
[2] 马懿,吴赛珠,王玉筵,等.增龄性冠状动脉斑块钙化特征分析在男性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9):4635-4638.
[3] 贾梦鸽,郭森,赵洛沙.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联合颈动脉超声对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2):170-174.
[4] 王晓蕾,侯秀昆,牛思东,等.超声造影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9,59(11):64-66.
[5] 陈康.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增刊1):229.
[6] 谭峥,耿学斌,宋玉新,等.超声技术评价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2):2467-2470.
[7] 朱培华,黄品同.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价值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2):5429-5431.
[8] 崔柳平,马迪,陈盈,等.超声新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6):336-340.
[9] 田小洁,惠品晶,吕琦,等.血管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6):291-298.
[10] 朱银梅,李海嵘.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价值对比[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6):105-109.
[11] 程晓艺,寇秀玲.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相关性研究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5):833-836.
(收稿日期: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