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蒋立辉 吴萍 石颖
【摘要】 目的 对比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上颌磨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上颌磨牙拔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拔牙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拔牙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疼痛程度、牙槽窝完整度、张口度、术后肿胀程度、咀嚼功能等。结果 观察组拔牙窝完整性评分、出血量、拔牙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7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张口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牙咬 、前牙覆盖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满足手术指征的前提下,临床可选用微创拔牙术拔除上颌磨牙,相比于传统拔牙术,其对牙槽窝的保护效果更好,更能缓解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状况,对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恢复有利。
【关键词】 上颌磨牙; 微创拔牙术; 传统拔牙术; 牙槽窝完整度
中图分类号:R78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0-004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0.015
临床口腔科治疗疾病的常用方式之一为拔牙术,因术中需实施程度不同的敲、劈、锤等操作,易损伤牙龈和牙根,使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恢复受到影响[1]。随着医学的进步,微创技术已在临床各疾病诊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微创拔牙术具备损伤小、可保护牙根和牙龈等优势。已有报告称[2-3],微创拔牙术相比于传统拔牙术,在上颌磨牙拔除中更能缓解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且对术后口腔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本文纳入120例上颌磨牙拔除患者行分组对照,以对比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的疗效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120例上颌磨牙拔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5.32±1.65)岁,女性31例、男性29例,体质量指数(BMI)21.3~28.6 kg/m2,平均(24.65±1.08)kg/m2。观察组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5.39±1.62)岁,女性32例、男性28例,BMI 21.3~28.5 kg/m2,平均(24.32±1.02)kg/m2。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选标准:(1)单颗患牙需拔除;(2)满足手术指
征;(3)有完整的病历记录。排除标准:(1)合并口腔感染、炎症感染者;(2)有心脏病史、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3)血常规、血压、心电图、凝血指标检查异常者。
1.2 方法 术前常规消毒口腔,根据拔牙部位给予麻醉,如上颌第一磨牙拔除者接受利多卡因(碧兰麻)腭前神经组织麻醉、近中颊侧浸润麻醉、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如需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则用利多卡因(碧兰麻)实施腭前神经组织麻醉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对照组接受传统拔牙术。术前行X射线片检查,掌握上颌磨牙形态状况,麻醉后用拔牙钳直接大力拔除或者用劈冠器将颊腭侧牙根分开,分开颊侧牙根,牙挺增隙后,快速拔除牙齿。
观察组接受微创拔牙术。术前麻醉等处理后,分离牙龈,根据患者曲面断层片和口内实际状况确定是否去翻瓣或去骨。利用外科长裂钻头和高速涡轮机做分根处理,注意将分根磨至根分叉,分开牙齿3个根,再插入微创拔牙刀至牙槽骨和牙根間的牙周膜,顺着牙根附近进行切割,将牙周膜切断,牙根松动后,将患牙拔除。操作过程中需确保微创拔牙刀使用的动作稳,有支点支撑,避免手术器械发生打滑,损伤附近组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手术指标:记录患者手术出血量(纱布称重法)、拔牙时间(麻醉完成后开始拔牙至术毕的时间);根据损伤程度评估牙槽窝完整度,总分5分,以2分作为判断是否完整的分界值。(2)疼痛程度、张口度:术前、术后2 d、术后
7 d,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4]判定患者疼痛程度,0~10分,让患者自行打分,分值越低疼痛越轻。用直尺测量患者张口最大时上下中切牙切缘间垂直距离,以评估张口度。(3)术后肿胀程度:术后2 d、7 d,观察颌面部肿胀[5],重度:明显肿胀,影响张合;中度:明显肿胀,限制张合;轻度:轻微肿胀,张合不受影响;无肿胀:眼见无肿胀。(4)咀嚼功能:治疗后3个月,统计咀嚼效率(称量法评估),咀嚼效率=(咀嚼食物总质量-剩余残渣总质量)/总质量×100%。并检测其前牙覆盖、前牙咬 ,评估咀嚼功能。(5)生活质量:术前、术后1周,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判定生活质量,包含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维度,各维度0~100分,得分越高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拔牙窝完整性评分、出血量、拔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VAS、张口度比较 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张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7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张口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术后肿胀程度比较 2组术后2 d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咀嚼功能比较 观察组前牙咬 、前牙覆盖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因受形态变异、牙根数目、解剖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拔除上颌磨牙的难度较大,尤其是此部位手术操作范围狭窄、光源进入角度小、直视困难,采用传统拔牙术易因过度用力而发生断根状况,且断根取出不易[6-7];同时,若术中敲击不慎,则会损伤上颌窦[8]。因此,怎样提升拔除上颌磨牙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成为口腔科研讨的重点内容。
随着近年医学微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其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疼痛程度轻、创伤性小等优势[9],术后愈合效果也更为良好。微创拔牙术使用微创手术和微创拔牙器械进行,可将患者心理和生理创伤降至最低[10]。微创拔牙术采用微创拔牙器械替代传统手术的牙挺,涡轮器械替代劈冠器,其原则均为在降低手术创伤性、保护患者咀嚼功能和牙齦组织的基础上拔除患牙。因各部位上颌磨牙牙根状况存在差异,传统拔牙术拔除时需使用牙挺、劈冠器等劈开牙根后再拔除,需确保手术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否则易损伤其牙槽窝,术后恢复不理想。而微创拔牙术中,涡轮机快速将牙根分离,比传统的敲、劈、锤等方式更为简单、快速,对牙槽窝有保护作用。术中采用涡轮机替代骨凿、劈冠器,用微创拔牙刀替代牙挺,整个操作均遵循创伤性最小的原则,进而达到治疗目的。此外,传统手术中的敲、劈、锤操作,易让患者心理出现恐惧、紧张,甚至因局部操作造成恶心、头晕等反应。本研究受样本数据量等多因素局限,未探讨微创拔牙术治疗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无改善作用,此后在满足研讨条件的基础上,将研讨重点方向转至微创拔牙术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拔牙窝完整性评分、出血量、拔牙时间低于对照组,VAS低于对照组,张口度高于对照组,术后7 d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前牙咬
、前牙覆盖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创拔牙术比传统拔牙术对患者牙窝保护作用更明显,并可缓解疼痛、张口度受限、肿胀等问题,有利于术后咀嚼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有关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的对比性报告的研究对象多为下颌拔牙患者,因此本研究对今后临床拔除上颌磨牙的参考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满足手术指征的前提下,临床可选用微创拔牙术拔除上颌磨牙,相比于传统拔牙术,其对牙槽窝的保护效果更好,更能缓解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状况,对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恢复有利。
参考文献
[1] 郑善川,骆树瑜.STA口腔无痛注射仪甲哌卡因局麻联合“T”型分牙术拔除上颌第一磨牙的临床效果[J].交通医学,2021,35(3):301-303.
[2] 贾俊,古力巴哈·买买提力,李兆阳,等.不同支抗控制可影响拔牙矫治中上颌第3磨牙的位置[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2):192-196.
[3] 杨强,廖天安.上颌第一前磨牙拔除后不同附件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尖牙的应力分布情况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12):707-711.
[4] 包幸福,王玉琢,李莹,等.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错 [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9,26(3):175-177.
[5] 李炎钊,李素梅,刘进聪,等.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对成人正畸拔牙患者治疗时间及磨牙支抗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5):446-447.
[6] 马明玉,周少云,李荣霞,等.不同磨牙拔除方式矫治安氏Ⅰ类错 的客观评价[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35(2):228-232.
[7] 张珠玙,尹东青,李广悦,等. 牙本质肩领形态对上颌前磨牙桩核冠的体外抗力研究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9,44(9):1212-1215.
[8] 李娟,张栋,康壮飞,等.阻生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上颌第二磨牙远端的牙周变化[J].口腔医学研究,2020,36(11):1027-1030.
[9] 刘鹏,张同韩,李宏伟,等.超声骨刀结合分根术拔除上颌磨牙区残根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4):2337-2338.
[10] 邹道星,陈丽辉,郭宏铭.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畸患者治疗后上颌前牙骨开窗骨开裂的初步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20,28(2):100-103.
(收稿日期: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