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23-09-12 12:38:54刘慧侯琛
科教导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体系应用型

刘慧 侯琛

摘要 基于“十四五”发展阶段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要求,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把握质量保障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现状,总结了质量管理较为分散、质量管理的闭环机制有待完善、以质量文化为引领的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充分确立等问题,并提出了可实践的优化策略,包括:建立全方位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优化评价结果应用、营造质量文化,旨在为同类高校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新一轮审核评估;应用型;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4.002

2021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出台对于全面落实教育评价改革任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

1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质量保障”的要求

新一轮审核评估是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和新任务编制完成的,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理念促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是新一轮审核评估的重要特点[2]。《方案》中关于一级指标“质量保障”的相关内容主要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

1.1质量管理

重点审核“学校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机构及队伍建设情况”[3],重点关注的是学校的质量标准建设是否满足教育教学管理和发展。高校应不断完善质量标准,强化标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紧密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愿景和办学定位,建立并完善学校的质量标准体系,构建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1.2质量改进

高校要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建立内部质量评估制度,面向课堂教学和学习成果等主要教学环节评价,是内部质量评估的基本方式,针对评估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高校要及时反馈并跟踪改进,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并有效运行。

1.3质量文化

突出强调了质量保障方式要发生变革,学校、教师和学生构成缺一不可的质量共同体,要从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行动、质量保障等多个方面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另外,如何将质量文化建設有效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的质量文化培育体系也是很关键的举措。

2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普遍问题

评估是国际高等教育领域保障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制[4]。我国实施的“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包括院校评估(合格评估、审核评估等),本科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自我评估,其顶层设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先进的国际水平[5]。根据新一轮审核评估关于“质量保障”的新要求,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仍需持续优化。

2.1质量管理分散化,未能形成有机体系

现阶段,部分高校对“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认识不清晰,质量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方式单一,质量管理活动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教学质量保障责任主体呈现出分散状态,缺少系统联动[6]。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制度,更重要的是实践,且各个学校的定位和发展阶段不一样,要求各高校构建系统化且适合自身发展和定位的质量保障体系。

2.2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对质量持续改进理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校虽然有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是质量监控主要停留在听课、试卷、毕业论文、教学档案等检查,对质量信息的分析不够深入,整改未能完全落地。另外,校院二级教学质量保障的协同性不够,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责任对教育教学改进的措施有待加强,基于质量评价的教学信息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3以质量文化为引领的质量保障体系还没有充分确立

对照合格评估、第一轮审核评估和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教育质量管理的迭代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质量监控、质量保障和质量文化,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仍然停留在初级构建阶段,内容主要以质量监控为主,不符合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质量逐渐成为学校的内生追求和文化自觉,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3应用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实践

3.1建立全方位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实现质量保障工作的系统性

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具有整体性、主动性和适应性的基本特征。新一轮审核评估要求下,从健全学校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优化管理工作流程和推进标准化建设入手,体现全面质量管理和“PDCA”的管理思想,科学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借鉴国际认证等有益经验,遵照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组织架构、管理体制等特征进行系统设计,建立健全质量监控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质量评价系统等。各子系统要形成合力,最终建立自我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保证教育教学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根据“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的总结建议,科学、完整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应包括“六有”要素[7],这六个要素要根据特定场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组合,最终形成有机的整体。

3.1.1质量标准

学校应聚焦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不断规范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对接外部质量保证标准,体现学校内部质量保证要求,优化制度体系框架,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发挥制度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同时,以审核评估要求为指引,全面修订教育教学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环节全流程质量标准。

3.1.2专门机构

包括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管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管理机构是评建办(或教学质量评估中心),执行机构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具体由二级学院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部主任、质量管理专员、二级学院督导、学生信息员组成,结合二级学院教学委员会和专家顾问进行學术治理。

3.1.3专业人员

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心(或评建办)负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作,组织各类专项检查、教学评估,适时发布评估结果,监督落实改进效果。质量管理相关人员包括校院两级专家顾问、督导队伍、质量数据专员、质量评估专员、质量建设专员等。另外,学生教学信息员也是质量管理队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1.4监测评估

以自我评估为抓手落实主体责任,具体落实到学院、专业、课程中,解决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第一轮内部评估以二级学院教学水平为评估对象,制订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二级学院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包括校评价委员会、校外专家库、工作手册等的运行机制,促进教师全员、全过程参与学院质量建设工作;第二轮内部评估以专业和课程为评估对象,与校外第三方机构合作,确保评估的权威性与可靠性。建立多维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质量管理过程之中,实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课堂秩序实时监控与反馈,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3.1.5及时反馈

通过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及时发布教学质量改进信息,使二级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能够全面获取相关信息;通过教学专项评估及检查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本科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质量公开制度,使二级学院和基层教学组织明确存在的问题,有效落实质量改进;重视质量考评结果的引导利用,在质量监控与评估过程中,将考评结果与二级学院的绩效考核、资源配置相结合,形成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3.1.6持续改进

通过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明晰责任、加强监督、提高认识,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一是促使质量管理工作的常态化,高校采用阶段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常态化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形成学校和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多层面、多维度的常态监测机制。二是提高质量管理的标准,吸收专业认证等评价方法,建立国际先进的OBE(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管理理念,重点强调教学过程管理,强调质量监督评价,强调质量持续改进,获取企业、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三是以评促建,通过二级学院自评及学校对分院的各项检查,二级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与目标,完善院级规章制度,规范试卷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管理,健全教学档案,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3.2优化评价结果应用,形成闭环质量管理模式

新一轮审核评估重点关注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高校应重点关注此项工作。

3.2.1强化责任意识

进一步引导并强化二级学院院长、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在教学质量建设中的担当意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同层次的质量建设和监管工作。学校层面要加强组织和引导,质量建设人人有责,要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员质量责任意识。二级学院层面在构建分院和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时候,应结合本学院的学科属性和专业特色,明晰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目标、采用的具体措施、资源的需求、人员的配备等要素,这些在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非常重要,关系到质量管理的实施效果。

3.2.2强化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理念

一是加强质量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强化改进效果的监控与落实。二是实施问题导向的持续质量监控,在督导听课和专项检查中建立持续跟踪机制,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再检查”的运行机制,针对每次检查提出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制订具体的改进措施,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三是将“PDCA”管理思想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实现“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良性循环,形成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3.3完善质量保障机制,营造质量文化

在新的发展阶段,各高校必须运用质量保障体系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每年设置不同的质量主题,持续开展质量活动,如针对全校师生开展质量问题调研,梳理关键环节的质量问题,持续推进质量改进;推进质量意识宣传,强化师生对学校价值观和质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推进跨学院、跨专业、跨课程的质量建设学习分享活动,促进质量行动开展,积累质量文化建设经验。通过质量调研、专家讲座、案例分享、质量竞赛等形式,在全校师生中形成质量文化氛围。

新一轮审核评估主要检验高校自身的质量保障机制运行效果,强化持续改进,整体方案设计更为尊重高校的多样化发展,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从根本上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应用型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通过调整办学定位、加快发展特色专业、深化校企合作等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应用型高校自我整改、自我提升的重要保证。

基金项目:2021年西安欧亚学院校级课题“构建以波多里奇质量框架为模型的民办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2021XJSK3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答记者问[EB/OL].(2017-02-07) .http:// 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102/t20210207_512832.html.

[2]李志义.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设计与实施要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3):9-15.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4):2-15.

[4]别敦荣.新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的特点、特色和亮点[J].中国高教研究,2021(3):7-13.

[5]吴岩.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与“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14-18.

[6]白菁,甄真,米洁,等.新一轮审核评估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30):34-37.

[7]李亚东.战略谋划携手共建:开创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局面——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成立大会学术报告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1):36-46.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体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有效实施
试析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0:04:50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2:31:42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2:38
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31期)2016-05-30 19:38:20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37期)2016-05-30 17: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