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高度规约化活动的N客V定中结构

2023-09-12 03:02:44
关键词:光杆规约宾语

陆 萍

(中华女子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0010)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的NV定中结构是指以动词为中心构成的体词性结构,例如:

(1)环境污染 信息处理 文件起草 公路建设 干部培训 产品研发 节目预告

(2)群众举报 市民投诉 煤气中毒 高山滑雪 婚前检查 文艺演出 政治影响

根据N和V论旨关系的差别,可以将NV定中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N为V的客体论元,我们将这一类称为N客V定中结构;一类是N为V的非客体论元,我们将这一类称为N非客V定中结构。N非客V定中结构数量较少,构成新结构的能力不强,能产性低,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N客V定中结构。

学者们在研究这类格式时也注意到了N的论元角色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概括该结构的结构义及结构功能。多数学者认为该结构主要表达“分类”义。例如,李晋霞明确指出定中N宾V结构的结构义是“从名词所表示的概念范畴角度对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进行分类”[1]。齐沪扬等认为由述宾短语转化而来的NV定中结构总是表现出类别指称义[2]24。随着N的改变,NV定中结构会指称不同的相关类别。傅爱平提出该结构中的动词已经“事物化”,并借助客体论元对其进行分类[3]。吴为善认为NV定中结构是一种事件称谓,N是从关涉对象的范围来给V分类[4]。然而从认知上来讲,人们最倾向于从方式的角度给动作行为分类[5]。因此,分类说尚不能为N的论元角色倾向提供合理的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短语层面的“N+V”组合可以构成三种结构关系:主谓关系、状中关系、定中关系。其中,最常见的是构成主谓结构。如果NV短语构成状中结构,N一般是时间和处所名词,只有少数普通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如“政治解决”“掌声鼓励”,以方式状语为主[6]。一般来说,以动词为中心构成的短语也应当是谓词性的,而NV短语又最容易被理解为谓词性的主谓结构,那么为什么像“环境污染”“信息处理”“公路建设”和“产品开发”这类短语会被理解为体词性的定中结构而一般不会产生歧义呢?

近年来,学者们不约而同地指出进入该结构的动词具有指称化的特征(吴怀成[7]65,吴为善[4],储泽祥、王艳[8]等),在其他语言中,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构。例如在英语中,有truck-driving(卡车驾驶),tree-trimming(树木修剪);在俄语中,有aepitie(茶-喝),kofepitie(咖啡-喝)。汉语的N客V定中结构与这些相似的结构隐含了何种共性特征?

本文尝试以类型学指称化理论为背景,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理论尝试对NV定中结构中的论元角色倾向做出合理的解释,并对N客V定中结构的结构语义进行深入阐析。

文中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汉语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少部分是自省语料。除自省语料外,例句随文标记出处。

二、N客V定中结构——一种专门用于指称活动的结构

(一)事件指称与活动指称

Comrie和Thompson根据指称化①前成分的句法结构不同,将指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称化来源于单个动词或形容词;一类是指称化的来源为整个谓语或命题[9]334。本文所说的“指称化”既包括动词的指称化,也包括以动词为核心的短语和小句的指称化。从句法功能的角度来讲,只要以动词为核心的语言片段没有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我们就认为其发生了指称化。

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指称化结构中的动词一般都伴随着形态的变化。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当其发生指称化时,从形式上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其做谓语时表现相同,即无形态变化;一种是通过句法结构的变化来标记指称。例如:

(3)a.中国队昨天输了那场比赛。

b.中国队昨天输了那场比赛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4)a.修建这些水利工程。

b.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减轻了洪涝灾害,而且还能灌溉200多万亩良田。(《报刊精选》1994年)

在指称化的研究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就是“事件”。不同的研究对“事件”的定义不同。沈家煊从“有界”与“无界”的角度区分了“事件”和“活动”[10]。事件是“有界的”,有动作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与特定的时间、空间相联系;活动是“无界”的,无动作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不联系特定的时空。 以典型动词为核心构成的语言片段有“事件”和“活动”之别。例如,“单个动词与宾语”的组合,如果宾语指光杆形式,不指向特定的参与者,那么该组合表示“活动”;如果宾语是专有名词或指/数量+名,引出了特定的参与者,那么该组合则表示“事件”。例如:

(5)活动:购买书籍 砍伐树木 阅读教材

(6)事件:购买《西游记》 砍伐一片树木 阅读这本教材

因此,本文所界定的“事件”是以动作行为动词为核心,由特定的事件参与者共同构成的,有起点、终点的,简单、独立的语言片段;而“活动”则是以动词为核心,无特定的参与者构成的,无起点、终点的,简单、独立的语言片段。

当表达“事件”和“活动”的结构处在非谓语位置上时,该结构发生了“指称化”,指称相对应的“事件”或“活动”。例如:

(7)他还抱怨驻当地的多国部队砍伐了大批树木。(《人民日报》1996年3月)

(8)以科特迪瓦为例,砍伐树木和放火烧荒,使大片森林消失,造成降雨量减少,旱季延长,以致原先适宜种植可可树的大片土地荒芜。(《人民日报》1993年7月)

根据指称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指称分为“事件指称”和“活动指称”两种类型。我们认为某一结构属“事件指称”还是“活动指称”与结构中名词所指关系密切。陈平探讨了与名词指称类型相关的四组概念[11]。其中,“有指—无指”“定指—不定指”和“类指—单指”这三组概念之间存在上下位的关系②。

图1 几组名词指称概念的关系

“事件”要求由特定的参与者构成,因此出现在事件指称中的名词要求是单指的,即参与事件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如例(3)中的“中国队”“那场比赛”,例(4)中的“这些水利工程”;“活动”没有特定的参与者,不是语境中出现的某个或某些个体,因此出现在活动指称结构中的名词大都是类指的,如例(8)。再如:

(9)房屋建设、公路建设、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领域蕴藏巨大商机。(新华社2003年7月)

例(9)中的“房屋”“公路”“农作物”“畜禽”等都是类指的,不指称个体,因此这些短语都是活动指称。

(二)N客V定中结构专用于指称活动

在现代汉语中的“事件指称”主要形式手段有小句、动宾短语、“N的V”结构、数量/指量短语+V等。

1.小句

(10)他们首先做出了震区地图,让人们能够看到受灾的地区。(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

(11)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面,使人类千年梦想成真。

与世界上很多形态丰富的语言不同,汉语小句在指称事件时没有形式上的变化。

2.动宾短语

在使用中,事件指称还常常有主语省略的情况,形式上由VN动宾结构指称一个事件。例如:

(12)做出这个决定花了我很长时间。(新华社2003年1月)

(13)你的目标是(你)找出该记在账内但现在在账外的东西。(金十七《让数字说话》)

上面例(10)-(13)虽然省略了主语,但是在语境中能够补出,我们仍然认为其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事件,是事件指称。有的VN动宾结构虽然在语境中很难补出主语,但由于其宾语是单指的,因此整个结构也能指称一个具体的事件。例如:

(14)修建青藏铁路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夙愿。(中国政府白皮书《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5)改变这种状况,归根到底要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人民日报》1995年5月)

在例(14)-(15)中,VN动宾结构很难补出一个确定的主语来,但由于宾语是单指的,因而并不妨碍整个结构指称一个具体的事件。

3.“N的V”结构

(16)总统对于里比科夫离开内阁感到很遗憾。(曹建海译《肯尼迪传》)

(17)女儿的帮助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同学。(土一族《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18)日本的侵略激起国人极大的民族义愤,抗战呼声响彻大江南北。(沈渭滨《蒋廷黻和〈中国近代史〉》)

(19)新中国宪法的制定,首先要解决制宪权的正当性问题。(钟晓燕《论中国宪法制定权的正当性》)

(20)京津地区贫困带的消除,不能单纯依靠“市场之手”。(马光远《北京人为何走出京城?》)

根据短语内部构成成分及语义角色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施事、受事、动作行为全部出现,如例(16),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二是只出现施事和动作行为,如例(17)(18);三是只出现受事和动作行为,如例(19)(20)。用于指称事件的“N的V”结构,一般施事和受事不同时出现,这种手段类似于Koptjevskaja-Tamm所归纳的指称形式中的“论元减缩式”③,即由动词衍生出来的名词构成指称性结构时一般不允许主语和宾语两个论元同时出现[12]194。

如果在对船舶进行制造的过程中,焊接质量出现问题的话不仅会使制造的成本增加,还极有可能在后期花费大量的资金来进行修复,甚至于可能使船舶的航行遇到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如果是货船发生问题的话极有可能使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商人的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基于此就需要对焊接生产技术和质量进行一定的改进,而这对于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

4.数量/指量短语+V

除了包含名词性成分的动词结构外,“数量/指量短语+V”也可以用来指称事件。例如:

(21)江泽民同志对当前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这个分析是全面和深刻的。(《人民日报》1998年)

(22)当前,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任务就是,对前一段的学习和宣传,要来一个检查,肯定成绩……采取措施,继续前进。(《福建日报》1982年)

如果动词结构能受名量短语修饰,那么它一定是指称性较强的。能够受名量短语修饰也是某一结构指称强度高的形式标志。

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动指称”主要形式手段有小句、动宾结构、“N的V”结构、光杆V、N客V定中结构等。

一是小句、动宾结构、“N的V”结构

(23)主人请客人吃什么是主人的情意。(小句,活动指称)(蔡康永《主人的情谊》)

(24)吸烟有害健康。(动宾结构,活动指称)(《人民日报》1993年)

(25)指出乔姆斯基是通过研究语言来认识人的认知结构,从而揭示人的本质。(动宾结构,活动指称)(《福建日报》1994年)

(26)废纸的回收利用无论从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分析,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N的V”结构,活动指称)(《报刊精选》1994年)

(27)图书的出版现在越来越被当作商品生产和经济活动来对待和从事,这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事实和定势。(“N的V”结构,活动指称)(《人民日报》1994年)

二是光杆V

光杆V④由于不涉及事件的参与者,因此可以用来指称活动。

(28)沟通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张丽萍《走向“以人为本”的师生沟通》)

(29)模仿不是创造,而创造离不开科学,其实创造本身便属于科学范畴。(王蒙等《守望精神家园》)

朱德熙虽然认为绝大多数动词都能做主宾语[13]101,但是语言事实和一系列研究表明,在现代汉语中光杆动词做主、宾语并没有那么自由,而是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单音节动词,极少单独用于指称某种活动。单音节动词做主、宾语的时候,谓语只能是有限的几个动词,如“是”“有”“可以”等。贺阳举过几个例子,当光杆动词做主、宾语单独指称活动的时候,句子可接受性比较差;但当其构成复杂形式时,句子就变得很自然了[14]62。例如:

(30)a. ?增加将造成更多的皮肤癌。

b.有害射线的增加将造成更多的皮肤癌。

(31)a. ?建立加快了农业社会化的进程。

b.新体制的建立加快了农业社会化的进程。

(32)a. ?有保护

b. 有警察的保护

三是N客V定中结构

(3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研究不仅与社会科学,而且还和很多自然科学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叶蜚声等《语言学纲要》)

(34)学术讨论就是要辩明正确与谬误,这是十分正常的。(苏全有《史学研究状况忧思录》)

(35)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保证条件和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企业环境管理》)

在N客V定中结构中,构成客体的名词性短语都是类指的,因此都用来指称活动。当N客转化为单指性成分时,N客V定中结构不成立。

(36)行李寄存——*一件行李寄存

(37)汽车驾驶——*这辆汽车驾驶

除了“数量/指量短语+V”外,能够指称事件的形式手段也都能够用来指称活动;而能用来指称活动的形式手段,不是都能够用来指称事件。只能用来指称活动的形式手段主要是光杆V和N客V定中结构。由于光杆V指称活动是一种比较受限制的手段,因此可以说,N客V定中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专门用来指称活动的形式手段。

表1 “事件”与“活动”指称的形式手段

三、N客V定中结构指称高度规约化的活动

(一) N客V定中结构属于一种融合式的指称手段

Comrie和Thompson指出很多语言都存在一种复杂的行为名词形式,它们的形成来源于动词和其直接宾语构成的动词短语,当构成复杂行为名词时需要颠倒动词和宾语的顺序[9]335。在英语中,这是一种比较能产的形式,如house-hunting,tree-trimming等。Koptjevskaja-Tamm将这种指称手段归纳为融合式(Incorporating)[12]184。这类指称化结构中包含由及物动词转化来的指称化成分和受事论元,受事论元与动词指称化成分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一个更大的指称化结构。例如:

(38)They did most of theirhouse huntingonline, communicated often via email, and split up duties.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39)And they do everything fromtree trimmingto fence repair.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虽然从类型学上讲,融合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指称化的形式手段,但是这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说明为什么N总是动作的客体。

从认知角度出发,“施事—动作—受事/结果”属于“配价图式”,也是人们认识“活动”或“事件”的基本框架(参见沈家煊[15])。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认知框架在心理上是完型的。我们认为这种完型效应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即“转指”或“转喻”。以“施事—动作—受事/结果”框架为例,出现动作和受事,可以转指施事,如“开车的”指“开车的人”;出现动作的和施事,可以转指受事或结果,如“小宝写的”指“小宝写的字”。另一个方面在配价图式中,即使基本框架的组成只出现一部分,人们也能借助完型效应补出整体,来认识“活动”和“事件”。然而,论元角色不同,激活整个认知框架的能力也有差异。例如:

(41)a. 人民大学出版社今年出版了一部《马克思主义研究》。

b. 人民大学出版社今年出版了一部《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件事引起了很大反响。

c. 今年出版了一部《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件事引起了很大反响。

d. 出版了一部《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件事引起了很大反响。

e. ?人民大学出版社今年出版,引起了很大反响。

f. *今年出版,引起了很大反响。

g. *出版,引起了很大反响。

例(41)中各例表明,与施事和动作的组合相比(如e句),动作和受事的组合(如c、d句)更容易激活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而单独一个动作(如g句),或动作与其他论元的组合(如f句)则很难激活一个认知框架。

从“活动”与“事件”的关系角度讲,“活动”通过与特定的时空和参与者相联系便可以转化为“事件”。也就是说,“活动”和“事件”其实是同一种认知框架,不同的是“活动”是“事件”的一种抽象表达形式。 “动作”与“类指”的受事一起,在完型效应的影响下,可以用来指称一种“活动”。动词与光杆宾语的组合更容易指称一种活动,并不是因为动作的次范畴分类是依靠光杆宾语,而是因为动词与光杆宾语的组合更容易激活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

从理论上讲,VN或“N的V”结构、N客V定中结构都可以用来指称活动。三种结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上例(33)-(35)的三个N客V定中结构用例可以做如下变换:

(42)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的研究不仅与社会科学,而且还和很多自然科学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语言不仅与社会科学,而且还和很多自然科学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43)a. ?学术的讨论就是要辩明正确与谬误,这是十分正常的。

b. ?讨论学术就是要辩明正确与谬误,这是十分正常的。

(44)a. ?环境的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保证条件和战略任务。

b. ?保护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保证条件和战略任务。

虽然N客V定中结构转化成VN或“N的V”后,句子基本都能够成立,但是从语感上来讲,N客V定中结构更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者认为它类似于一个复合词结构,而VN 和“N的V”结构更像是一个临时性的组合。N客V定中结构属于Koptjevskaja-Tamm归纳的指称化形式手段中的融合式[12]184,即由受事作为复杂行为名词的一部分而构成的指称化结构。

(二) N客V定中结构指称高度规约化的活动

并非所有的活动都能够用融合式的结构手段来指称。在俄语中,有aepitie(喝茶),kofepitie(喝咖啡),却不能说sokopitie(喝果汁)。N客V定中结构在英语中是一个能产性比较强的结构,然而该结构的生成也受到一定限制。Mithun也举了一个例子。

(45)a. He is out berry-picking.

b. He is off mountain-climbing.

c. *He is out ladder-climbing[16].

例(45)中,c 句不成立,原因在于“爬梯子”并不是一种“规约性活动”(institutionalized activity)。除非在一些特殊的语境条件下,“爬梯子”成为一项运动或者消防训练科目。正如Koptjevskaja-Tamm所指出的那样,只有高度规约化的活动才能够用融合式手段指称[12]191。在汉语中,N客V定中结构也用来指称高度规约化的活动。

在现代汉语中N客V定中结构的可接受度与N客V定中结构所代表活动的规约化程度有关。如果某一活动在社会群体中被高度规约化,在人们的认知中形成一个稳定的认知对象,就可以用N客V定中结构来指称这一活动。规约化程度越高,N客V定中结构凝固化程度越高,有的甚至发生了缩略,如“身体检查—体检”“环境保护—环保”“城市建设—城建”等。规约化程度低,N客V定中结构的可接受性就差。同样的动词“保护”,“农业保护”就比“工业保护”的可接受度高。因为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农业”常常作为被保护的对象,保护农业作为一种高度规约化的活动,就可以通过换位构成“农业保护”,指称这种活动;而“工业”在人们的认识中不经常作为保护的对象,保护工业并不是一种高度规约化的活动,因此“工业保护”可接受度就比“农业保护”低。如果将“工业”加上一个限定性成分,如“汽车工业”,构成“汽车工业保护”,可接受度就要高得多,因为保护汽车工业在当代是一种比较规约化的活动。再如:

(46)a.汽车制造 设备制造 食品制造 舆论制造? 绯闻制造

b.数据分析 业务分析 疫情分析? 毒情分析? 衣橱分析

c.家禽饲养 牲畜饲养 桑蚕饲养? 军马饲养? 鹤类饲养

陆烁、潘海华也指出并非所有的认知类都有类名[16]。事实上,在自然语言中往往只有那些广泛为人们所认知的自然类(natural kind)才有类名。

贺阳指出N客V定中结构虽然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在早期通常只用于机构或官职名称,如“牛羊供应所”“盐引批验所”[14]52。我们猜测N客V定中结构用于机构和官职名称与机构和官职所从事的活动具有高度规约化的属性有关。某一机构和官职所从事的活动总是有一定活动范围的,即被高度规约化的。在例(46)中,对于接受度较低的N客V定中结构,如“鹤类饲养”“毒情分析”等,当其作为定语成分,修饰名词表示特定的机构、场所、从业者等时,整个结构的可接受度大大提升。

(47)同年5月,她从齐齐哈尔市捧3只鹤蛋在盐城保护区的荒滩上建起了我国第一个鹤类饲养厂。(《中国绿色时报》1987年)

(48)他们每周都要召开毒情分析会,交流查缉心得体会,剖析特殊案例。(《新闻报道》新华社 2001年9月)

(49)谣言制造者从中获得了暴利,投资者却遭受严重损失。(《人民日报》1996年11月)

通过语料观察我们发现,大量的N客V定中结构出现在正式的新闻、报道和社论语体中,如“艾滋病防治”“食品药品监管”“人工智能研发”等。它们之所以常常在这些语体里出现,是因为这类语体最能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一些新概念、新提法本身就指称一种高度规约化的活动,因此可以用N客V定中结构来指称和命名。虽然有些N客V定中结构可接受度较差(如“据点包围”“贷款提供”),但是一旦在特定的语境下被人们认定为是一种高度规约化的活动,就可以用N客V定中结构来表示。因此,我们认为N客V定中结构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能产的活动指称手段,用于指称高度规约化的活动。

四、结论

综上所述,N客V定中结构是汉语中专门用来指称活动的语法形式,属于类型学指称化研究中所说的“融合式”指称手段,其结构义为“指称一种高度规约化”的活动。

一种结构能够在语言中迅速发展扩散开来,应当具备这种语言中原有结构所不具备的特殊的功能。五四以前,N客V定中结构一直处于萌芽中,只套用在NVN结构中,指称机构和官职名称。五四以后,受印欧语法影响,作为汉语中唯一用来专门指称活动的形式手段,该结构从萌芽状态被激活,并迅速发展。近20年来,能够进入N客V定中结构的动词数量越来越多。根据俞士汶等编写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17]478,很多动词当时并不能构成NV定中结构,如“编写”“采购”“查询”“翻修”等。而现在,这些动词都能构成的N客V定中结构。例如:

(50)编写:教材编写 图书编写 报告编写 大纲编写

(51)采购:药品采购 原料采购 设备采购 商品采购

(52)查询:成绩查询 结果查询 记录查询 数据查询

(53)翻修:房屋翻修 设备翻修 路面翻修 跑道翻修

Malchukov指出指称化的过程是一个去范畴化的过程[18]。在这一过程中,动词会失去其动词的特征而逐渐获得名词的特征。对于形态丰富的语言来讲,在发生指称化时,一般会有一定形式上的表现,如指称化结构中的动词会失去时、体等形态标记,失去指派宾语的能力;其所关联的主、宾语成分会发生一定的格变化⑤。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手段,因此语序手段就显得格外重要。N客V定中结构作为汉语中唯一专门用来指称的结构形式,可以认为其采用了动宾倒置的语序来表达指称的功能。王力指出在汉语语法中动词的宾语必须置于动词后,如果置于前必须添加助词“之”,相当于现在的“的”[19]493。而在N客V定中结构中,宾语成分N直接置于动词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符合汉语语法的。如果使用VN等形式手段来指称活动,其指称性必须依靠特定的句法位置才能体现,其功能的体现主要是意会的。而使用通过N与V的换位而得到的N客V定中结构,其指称性则不需要依靠特定的句法位置就能够实现。这种创新性的用法可以认为汉语指称化的一种外在的形式标记。N客V定中结构能够不断地发展也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由“重意会向重形式标志转向”的反映。

注释:

① 原文使用的是“nominalizaiton”,一般翻译成“名词化”,由于本文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了短语和小句,因此统一使用“指称化”的说法。

② 还有一组概念是“实指-虚指”,“实指-虚指”是从说话人角度做出的分类,另外三组是从听话人角度做出的分类。由于本文主要从理解的角度即听话人的角度出发,因此只分析其他三组概念。

③ Koptjevskaja-Tamm认为世界语言中指称化的形式手段主要有8类,不同语言使用的形式手段不同。这8类指称化的形式手段主要是:小句式(Sentential)、属格—宾格式(Possesive-Accusative)、作格—属格式(Ergative-Possessive)、双属格式(Nominal)、混合式(Mixed)、关系式(Relative)、论元减缩式(Argument-Reducing)、融合式(Incorporating)。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因此并未在其考察范畴之中。

④ 有些光杆V在语境中可以补出一个单指的事件参与者,这时光杆V指称一个事件。例如:(1)云南的北衙金矿,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铅锌矿的呆矿,勘探花了很多钱,但不能开采。(2)安利一些直销员说,700元买一个套装加入传销,示范用了不少,自己又用了不少。例(1)中,光杆动词“勘探”在语境中隐含了宾语“北衙金矿”。例(2)中,光杆动词“示范”隐含单指主语“直销员”和单指宾语“套装”。两个例子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事件指称。排除了这些特殊的隐含单指主语和宾语的情况,光杆动词只能指称活动。

⑤ 楚克奇语 (Chukchee)有这类指称化结构,其特点是由及物动词衍生而来的名词从来不允许主语和宾语两个论元同时出现。当主语出现时,其在指称化结构中需附加所有格标记。例如: [kalewetgak-wrg-n Pukin-n]read-AN-ABS Pushkin-Poss读-名词化标记-通格 Pushkin-所有格[Pushkin’s reading (something)]。

猜你喜欢
光杆规约宾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及练习
光杆乐队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库抽象设计与实现
测控技术(2018年7期)2018-12-09 08:58:34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光杆名词的定指性分析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39
抽油杆断脱原因分析及措施
修辞的敞开与遮蔽*——对公共话语规约意义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