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榕榕
(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大批医疗从业者结合临床经验针对我国临床诊疗模式进行了推广,从而有效推动了手术治疗模式的普及应用[1-2]。 手术室是医院的主要科室之一,是为患者提供急救、抢救及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安全对于保证手术效果以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水平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3]。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数据表明,基于传统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在患者手术期间难以有效实现对于护理工作的合理细化,进而不利于患者相关护理需要的充分响应,对患者护理体验的提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与此同时,有研究数据表明,基于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往往并未有效实现对于患者情感状态的充分关注,进而不利于患者不良心态的充分调整,对其健康的保障极为不利[4]。 对于大多数外科疾病而言,手术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手术室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手术室各项工作的安全顺利,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倡实施手术室全期护理。 手术室全期护理是常规护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产物,该护理模式贯穿于手术室治疗全程,为患者术前、术中及术中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5]。本文针对在手术室患者护理期间应用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所取得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将其分为2 组,其中,对照组男35 例,女20 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为(56.12 ±3.13)岁;观察组男31 例,女24 例;年龄25—73 岁,平均年龄为(56.25 ±3.25)岁。 相关内容已上报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 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表示知情同意。 在患者一般资料方面, 以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意义。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主要内容如下:(1)合理做好手术要点的说明。 (2)做好手术器械的术前检查工作,确保相关器械消毒水平符合手术标准。 (3)在手术期间积极配合医疗人员并对患者手术情况进行详实记录,以便为后续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 (4)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相关疑问给予解答。 观察组应用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 主要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 医护人员积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相关医疗健康知识进行说明,以便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从而实现手术护理配合度的提升奠定基础。 无论手术大小,均属于应激源,会对患者形成一定的刺激,患者术前伴随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对手术质量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如术中失血量大、术后愈合缓慢等。 同时,这类负面情绪状态还会导致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 因此,术前需要注重心理护理。 手术前1 天,由巡回护士应前往病房进行访视,收集患者资料,了解患者情况,积极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态度热情、和蔼,使用礼貌用语,使患者感到亲切,加强患者的信任。 为其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其术前准备项目及作用、麻醉方法及配合的重要性等。 交流过程中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 并与患者家属交谈了解护理需求,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另外,为患者列举一些成功治愈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缓解或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使其能够以稳定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为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夯实基础。 同时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嘱咐患者常规禁食禁饮,明确术前用药情况,做好保暖措施,确保患者术前睡眠充足,同时告知患者插管的感觉、对身体的不适以及必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 术前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的身心压力,消除其恐惧、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提高其心理舒适度,使其对手术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帮助其树立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手术及麻醉,安全度过手术和麻醉,保证治疗安全。 进入手术室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脱去内衣,着宽松轻薄衣裤,外穿保暖服装,取下活动假牙及饰品、不携带金钱及贵重物品、排空大小便。 (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期间,医护人员应密切做好对于相关医疗设备参数的观察,从而有效确保手术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针对非全麻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做好与患者的交流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便确保患者护理配合度的全面提升。 手术当天清晨,巡回护士要注重环境干预,调节好手术间温湿度,尤其要关注老人、婴幼儿、儿童及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温度需求,合理采用保暖措施,床单位提前预热;再次检查手术设备运行情况,手术物品与仪器设备药品的准备情况,然后与病房责任护士在患者床旁进行核查患者身份,查看手术部位的标识及皮肤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明确患者具备手术条件,双方签字后携带好病历及影像学资料,接患者入手术室。 进入手术室后因为环境的变化可导致患者心情紧张,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注重对患者心理疏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应以平和、亲切的态度接待患者,将患者安全送至手术室,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告知其术中注意事项及配合。 进行各项操作前,巡回护士向患者耐心解释,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确保其身心状态稳定。 对麻醉体位和手术体位进行摆放时,巡回护士始终陪伴在患者身边,确保患肢处于正常功能位,保证患者安全,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部分患者术前用药伴有口干等不适感,可采用棉签湿润口唇,提高其舒适度。 交谈时核对手术单是否符合患者个人信息,身体状态是否可以耐受手术,结合其年龄给予其尊称,使其感受到亲切感,能够表达自身感受,同时辅以术前心理,进一步加强其信任感,熟悉的护理人员能够使患者情绪稳定,稳定的心态对于手术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静脉穿刺是手术主要步骤,要做到快准稳,避免重复穿刺导致患者痛苦增加,系固定带时确保松紧度适宜。 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术前严格执行手卫生,仔细清点术前、术中及术后器械等,保证手术安全。 同时加强手术室监控,如果空气中细菌数较高,可导致伤口感染风险增加,应加以注意。 巡回护士全程陪伴患者,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确保静脉输液通畅,备好相关急救物品,保证手术台各类无菌物品及时供应以及医疗器械、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术中保持皮肤完整性,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置,提高舒适度。 术中维持体温恒定,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在肩颈部、输液肢体等其他暴露部位加盖敷料,确保静脉输注恒温箱温度适宜,体液冲洗适当加热处理,做好保温措施。 术中由于手术探查,牵拉内脏可引发一系列不适,应嘱咐患者深呼吸,头偏向一侧,避免窒息,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3)术后护理。 在术后恢复阶段,医护人员应合理做好对于手术结果的告知,以便帮助患者实现对不良情绪的缓解。 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饮食方案进行制定,从而确保其可以实现对于营养的充分供应。 手术结束后,及时采用湿纱布将患者皮肤血迹擦拭干净,避免刀口包扎敷料过厚,如果需要使用石膏固定应加强对末梢循环情况的患者。 在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时,听力水平良好,应结合术前访视内容,呼唤患者名字,告知其手术顺利完成,使其放心,鼓励患者配合麻醉师安全拔出气管插管。 同时巡回护士适当抚摸患者四肢、头部,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避免苏醒期躁动。 全麻苏醒时,患者发生躁动的风险较大,巡回护士可采用约束带对其四肢固定,避免坠床,保证护理安全,并陪伴在患者身旁,协助麻醉师做好苏醒工作。 对四肢采用约束带进行固定时,确保松紧度适宜,避免牵拉过度引发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受损,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 导致躁动的原因主要为切口疼痛、气管插管、缺氧等,巡回护士应结合不同因素进行对症处理。 例如遵医嘱进行镇静、吸氧、镇痛等干预,同时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搬运患者时保持平稳,避免动作幅度过大。 术后向患者及家属简要介绍手术流程,针对患者术中的配合给予鼓励和认可,针对患者需求进行帮助和解答。 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指导其适当活动,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多饮水,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强食物。 告知患者病情平稳后,可取低半卧位或半卧位,以增加舒适度;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可以预防发生粘连,促进身体康复;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术中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患者术后通过需要放置引流管,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可能存在一定的不适、恐惧感,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解释术后放置管道的重要性,随着病情的好转能够拔除,不会留下任何安全隐患,以消除其恐惧情绪。
本次研究将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 其中,护理依从性依据患者表现分为依从、一般依从以及不依从;护理质量包括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操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护理质量越好;不良事件包括感染、管道阻塞以及药物使用错误;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量表分析,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
研究人员选取SPSS22.0 软件计算数据,其中,使用%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对于数据差异,以P<0.05,表示其存在统计意义。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n,%)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n=55)
表2 2 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n=55)
组别 专业知识水平 操作能力应变能力情感态度观察组 95.55±3.41 94.22±2.36 95.56±3.51 94.45±2.58对照组 84.41±3.25 85.45±2.46 87.65±3.65 87.62±2.61 t17.53819.07911.58413.802 P<0.05<0.05<0.05<0.05
观察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不良事件率对比(n,%)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研究人员指出,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手术治疗逐渐成了临床医疗领域的重要方向。 总的来看,通过手术治疗工作的合理开展,医疗人员可以有效实现对于患者病灶部位的合理处理,对于患者健康的维系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6]。 另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优质护理已得到全面推广,护理工作也由传统的功能、对症护理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全新模式,护理内涵持续深化,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十分常用的一种手段,对机体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属于一种应激源,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反应和生理变化,进而引发心理和躯体的明显不适[7]。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 基于此,大批医护工作者针对患者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模式的全面调整[8]。
通常情况下手术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展开救治,但是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多数患者为第1 次接受手术,存在明显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紧张等,且对疾病、手术及麻醉相关知识不了解,可能会对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和治疗效果造成影响[9]。因此,围术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另外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常规手术室护理以对症护理为主,缺乏对患者身心需求以及细节问题的关注,难以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规避风险,整体效果欠佳。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注重细节问题,充分结合患者实际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将护理措施贯穿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部过程,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弥补传统常规护理模式的不足,为患者的手术安全、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提供保障,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0]。 相关临床数据显示,通过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工作的合理开展,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于手术期间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细化,以便实现患者护理工作综合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实现患者手术目标的充分达成[5]。 与此同时,对于手术患者及其家属而言,通过相关工作的全面落实,医护人员可以帮助其实现对于相关医疗健康知识的合理理解,有利于促进手术患者及其家属护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患者术后健康的合理维系与遵医行为的充分保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1]。 此外,相关资料表明,通过有效实现对于手术是全期细节护理模式的深入落实,医护人员可以结合临床经验有效实现对于自身护理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医护经验的合理总结至关重要。 患者的护理服务体验及护理满意度也是评估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依从性等。 而不良事件发生率可作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重要指标。 本次研究显示,通过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的应用,患者护理依从性与护理质量等指标均得到了改善。 与此同时,其手术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幅降低,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手术室全期护理是护理人员充分运用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结合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持续性、优质护理服务。 通过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等工作,将手术室护理工作由传统被动配合转化为主动深入病房与患者积极交流沟通。 帮助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身心状况、病情恢复情况、护理需求,与病房护理人员共同制定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案,保证护理工作的完整性与连续性。 对护理人员而言,应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满足手术室全期护理的要求。 如何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治疗安全,规避手术室各类风险事件,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是目前临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关键。 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的目的为在得到患者理解、支持与配合的前提下,将护理工作做细做实,符合现代护理理念,满足现代护理要求。 手术室护理工作遵循细节管理相关原则及要求,有助于减少术后副损伤,同时减少麻醉及手术等应激源因素对患者心理、生理健康形成的影响,避免医患纠纷的出现[12]。 通过实施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与优化,细化护理相关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规范操作及全面监护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现代化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应用,更为注重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正确看待疾病和手术,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规范的护理操作能够对护理人员发挥制约作用,使护理工作更严谨,保证各项护理措施有据可依;对患者实施全面监护,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通过实施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还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规避护理缺陷。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患者护理期间,为了确保手术质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的合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