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贤文
【摘 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因缺乏对体验、感知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在对量的表征、判断、概念等方面常出现误区,影响量感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为例,从纠正认知误区、改变教学策略、拓展学习内涵等方面对量感的教学及培养进行思考及阐述。
【关键词】量感 体验 有效建立 核心素养
“量感”一词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作为学生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被专门提出。在此之前,量感常作为数感的一部分,与数感混为一谈。固然二者联系紧密,但是量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而活动中若缺乏体验感知,学生对于量的理解浮于表面,对于不同类型相似的量经常混淆,对于同一类型量的序列认知不清,导致难以选择合适的量进行度量,难以根据标准单位进行估算。
一、厘清概念,纠正认知误区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架构的核心部分,概念掌握好坏与否会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从长度学习到面积学习,对于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的量感从一维空间上升到二维空间,学习的难度加大。皮亚杰将面积的感知能力划归为智慧水平,这个发展水平一般要十一岁左右(相当于小学高段)才出现。因此,三年级学生在与面积相关的概念上会有很多容易混淆之处,我们需要找准学生认知误区,探究知识本质,厘清面积概念,正确建立量感。
1.有效活动,丰富面积表征。
关于“面”,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会接触到桌面、书本、地面等,但是这些认知是粗浅、表面的,存在着很多误区,比如,认为只有长方形、正方形才有面积;面只能是平的,弯曲的不是面;受学生本身观察局限性的影响,他们认为只有朝上的才是面;等等。学生的观感是片面的,而这种认知的误区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活动来打破。比如,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弯曲的面,补充学生对“面”的内涵认知;引导学生观察字典的上下、前后、左右的面,让他们意识到面不受方位的影响,一个物体可以有多个面,为今后继续学习立体图形做好铺垫;让学生观察水桶,水桶不仅有外面的面,还有里面的面,而且近似相等……通过以上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建立起“面”的正确表征。
2.等量代换,掌握面积守恒。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数与量的概念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守恒,缺乏守恒就不能真正建立量感。对于面积守恒,学生由于认知上的偏差,会受知觉或者推理能力的影响,容易判断出错,这不利于学生量感的建立。比如,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觉得手中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比黑板上画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大;会觉得用七巧板拼出的图案(离散型图形)比原先的正方形图案(紧凑型图形)的面积大(见下图)。
对于这样的误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中的等量关系方式帮助理解,即A=B,B=C,那么A=C。在分析时,要抓紧中间等量传递的关键环节,如老鹰图案是由七巧板拼成的,所以老鹰图案的面积等于七巧板的面积,正方形图案也是由七巧板拼成的,所以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七巧板的面积,这两种图案都等于七巧板的面积,所以这两种图案的面积也相等。上述例子中,七巧板面积就是等量传递的中间环节,也是逻辑推理的关键节点。
3.对比辨析,构建单位表象。
长度和面积是小学阶段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长度和面积分别属于事物的两种属性,它们的内涵紧密联系,单位又十分相似,所以长度和面积的对比辨析是建立长度和面积量感的关键节点。教师除了概念上的教学以外,还可以结合以下活动进行探究。
活动一:语言表达和行为表达相结合,遵循直观性原则。让学生在表达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除了用语言描述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外,还要结合相应的手势进行表达。比如课堂上提示学生:表达1分米时,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张开的距离来表示,那表示1平方分米时,再用两个手指够吗?这时该用什么手势表示?由此让学生感受长度与面积两个量的不同。
活动二:动手操作,直观感受。课后让学生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并糊上纸张,让学生体验铁丝的长度相当于正方形的周长,要用长度单位测量;糊上的纸张大小相当于正方形的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
二、寻求本源,改变教学策略
量感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不断自我体验、试错纠错的过程。学生对面积的刻画经历了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每一层次的体验认知,都对量感的建立有莫大的帮助。
1.追本溯源,体验单位产生的必要。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发生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知识的生长点,在追寻知识的产生与联系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体验中把握知识的本源。人类可以通过数数这样一一对应的方法来确认事物的个数,而面积该怎么被表达出来呢?只是“好大”“比较小”等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的,要知道面积是具体的量,就需要进行测量。既然要能测量,就必须有合适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中已经知道,长度可以用一个标准的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那面积可以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发现在常见的图形中,正方形因长和宽一致,所以具备能密铺且便于摆放等优势,所以可以选择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载体。
2.多重感知,促进面积单位的建立。
量感建立依赖于学生的体验,如果学生缺少多层次的活动体验,量感就难以建立。学生在学习初期,因为体验不足,会产生单位量感不清晰的问题,比如要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分米,不同的学生比划出来的大小都不太一样,甚至同一个学生今天与明天比划出来的也不一样。要建立鲜活的面积单位的量感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进行多层次体验。
说:明确定义。学生要能表述每一个面积单位是如何定义的。画:平面感知。学生能在纸张上画出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能在墙角用纸条围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剪:建构面积。学生用纸张剪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用报纸)的面积单位。撕:解构面积。教师把1平方分米的纸张撕或剪后,再拼成其他图形,比如长方形或者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面积还是1平方分米吗,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面积守恒,不要受到非本质属性干扰。站:多维体验。请学生站在1平方米的纸张上,把对平方米的量感和人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体验。想:内化面积。在学生充分感知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接近标准单位,找到生活中的对应物。比:对比感知。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列成表格并思考: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对应的相邻面积单位的进率为什么是100?通过辨析对比,加深学生对长度、面积量感的感知。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对比感知、内化面积,建构面积概念,形成面积单位的量感。
三、素养本位,拓展学习内涵
《课程标准》指出: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建立量感,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里运用量感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后,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教学尝试,提升核心素养。
1.感知判断,选择面积单位。
每个学生准备若干个面积计量单位纸板,组成小组,一起用面积单位测量身边物体的面积。在测量之前,小组要先讨论两个问题:①测量物体的面积时要选择什么面积单位?②这个物体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测量面积要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例如,讓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来测量笔盒的正面和侧面时,需要学生思考测量这两个面可以选择一样的面积单位吗,这就要求学生有清晰的面积单位感知,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然后应用选定的面积单位作为标准,来估算笔盒某一面的面积,这时学生要从单位量感过渡到叠加量感。估算后再与精确结果对比,慢慢优化学生的估算能力。
2.结合情境,拓展面积单位。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现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测量铅笔笔芯横截面的面积或者测量城市的面积还能适用吗?如果不适用,你觉得需要增加怎样的面积单位呢?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需求,简单介绍平方毫米、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把面积单位的涵盖面继续扩大,增长学生认知。
3.合理估测,应用面积单位。
让学生知道,面积单位是人为定义的,是约定俗成的。如果我们把笔盒作为“非标准面积单位”,能不能用它继续来估算测量书本封面的面积或课桌面的面积呢?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量感进行估测,增强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及应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温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