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琴 姜林仙
【摘要】 目的 分析共情照护模式用于人工肝支持的重症肝炎患者对遵医行为和心理弹性等的影响。方法 纳入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人工肝支持的重症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共情照护模式),对比2组遵医行为、心理弹性得分,记录不良反应、护理前后情绪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和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共情照护模式能提高人工肝支持重症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和心理弹性,减少不良反应和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 重症肺炎;人工肝支持;共情照护模式;遵医行为;心理弹性
中图分类号:R4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2-0129-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2.043
重症肝炎表现为肝细胞大量坏死,病情危重且复杂,预后较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70%[1]。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此类患者中不断推广,能有效控制病死率。但人工肝治疗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且需要高质量护理和患者高度配合,方能保证疗效。而患者面对器官功能损坏、预后差、巨大的经济压力等,心理弹性差,遵医性差,易出现放弃和对抗治疗现象。 “共情”是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是指深入他人主观世界知晓他人感受的能力。之后該概念与护理学结合,可使护士站在患者立场,正确感知自己与患者的情绪,准确识别和评估患者心理境况,从而提供针对性干预。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指出共情照护干预重症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弹性,提高治疗依从性。为了促进人工肝支持重症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和心理弹性改善,本文将共情照护模式用于其护理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人工肝支持的重症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纳入标准:意识清楚;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传染病学》[2]中重型肝炎,经实验室和临床检查确诊;符合人工肝支持治疗指征。排除标准:其他血液传播性疾病;免疫功能障碍;其他重大器官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史。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8.87±7.65)岁;平均病程(7.15±1.65)年;急性15例、慢性14例、亚急性重症肝炎5例和药物性肝损伤4例;早期13例、中期21例、晚期4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8.54±7.13)岁;病程(7.20±1.34)年;急性16例、慢性13例、亚急性重症肝炎6例和药物性肝损伤3例;早18例、中16例、晚期4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医院寻找自愿与他人分享、病情恢复良好、心态积极乐观的患者作为典型病例,让其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分享人工肝之后的身体变化情况、对生活的影响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恢复治疗信心。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说明疾病发生原因,告知置换过程中以及置换后的注意事项,予以必要的饮食护理干预、心理指导等,有助于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另外良好环境对改善患者情绪也有一定作用,需要合理调节病房温度及相对湿度,注意通风换气。及时对管道进行冲洗,避免出现管道堵塞等情况,穿刺部位应覆盖无菌纱布予以压迫止血,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共情照护模式护理。共情干预准备:倾听—换位思考—干预—反馈。倾听:与患者和家属加强沟通,引导患者认真主诉,医护人员耐心倾听,明确其表达的意思和中心思想。换位思考:结合患者倾诉和医护人员自身对原因的分析,进行换位思考,感受患者心理压力、经济压力、躯体功能损毁带来的负性情绪,从患者角度出发调整护理方案。干预:实施改良后的护理方案。反馈:对实施后患者反馈意见、患者遵医行为、心理弹性变化信息进行梳理,纳入下一阶段共情干预中。干预内容:确定共情活动主题。心理共情交流:根据倾听和换位思考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组织病友交流会,促进患者间良好沟通,交流自身调节不良情绪的体会;指导音乐干预法、按摩法等舒缓患者心理压力,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疏导不良情绪。责任共情交流:引导患者认清自我,明确自身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的主体位置以及家属仅处于辅助位置,提醒其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取得最佳预后,促使遵守医嘱,提高自我效能感,积极配合治疗。家属共情干预: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设身处地了解患者心理感受和需求,给予最大的支持,同时安抚患者,鼓励其遵医行为和自强、自学行为;告知家属医保、新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可减轻经济负担。
1.3 观察指标 (1)采用院内专家自行设计量表评估遵医行为,内容包括定期检查、坚持运动、作息规律、饮食合理、按时用药5个维度,各维度12分,Cronbachα系数0.852,重测效度0.862。(2)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评估心理弹性,包含坚韧(13个条目,0~52分)、乐观(4个条目,0~16分)、自强(8个条目,0~24分)3个维度,总分越高心理弹性越高。全量表和坚韧、自强、乐观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1,0.88,0.88,0.60[3]。(3)记录不良反应。(4)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的临界值为50分,抑郁自评量表的临界值为53分,超过临界值说明患者有焦虑、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遵医行为对比 观察组遵医行为中定期检查、坚持运动、作息规律、饮食合理、按时服药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心理弹性对比 观察组乐观、自强、坚韧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 2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血浆变应性反应1例,发生率为2.63%(1/38);对照组休克2例,溶血2例,血浆变应性反应2例,发生率为15.79%(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4,P=0.047)。
2.4 2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重症肝炎患者大部分肝细胞损伤或坏死,需通过治疗修复使这些受损的肝细胞能够“重生”,从而降低病死率。人工肝支持是治疗重症肝炎的重要救治手段,通过体外生物或理化装置暂时替代肝功能,进行有害物质清除,为肝细胞和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但临床中患者因为病情严重、疼痛、治疗复杂、预后不良等因素易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出现明显生理和心理应激,不配合乃至抵触治疗。共情照护模式建立在共情理论基础上,通过了解患者病情、倾听患者感受,换位思考患者境遇,找到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缓解患者身心负担,提高依从性。共情就是指一种能够体验他人内心情感的能力,是指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对方的语言暗示或非语言暗示,充分认识到其情感状态与情绪状态,从情感上产生共鸣,能够做到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目前共情护理在临床上的重视度较高,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更多地应用于患者的心理照护当中,对负性情绪有较大的改善作用[4]。心理弹性则是指主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心理反应状态与行为反应状态,属于一种动态形式,会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并在变化过程中适应周边环境。心理弹性与适应性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发展关系,即患者的心理弹性越大,则适应性越强,对外界环境的调控能力也越强。具有高心理弹性水平的患者,在认知、情绪激活等方面均可达到与外界环境的最佳匹配与适应度。
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在改善人工肝支持重症肝炎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疾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中乐观、自强、坚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王勇[6]报道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共情照护中通过倾听加深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鼓励患者表达需求和困难。在换位思考中,以患者立场体会其消极应对以及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患者心理弹性差的根本原因。在干预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形成“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护理模式,确定共情三大课题为心理共情交流、责任共情交流和家属共情交流。心理共情交流是建立在病友群基础上,促进患者的良性交流,患者因为疾病很快能产生共鸣,通过推荐患者讲述自身优秀表现,分享经验,是一个共享经验的过程,同时也能通过“朋友效應”“榜样效应”产生影响,促进良性攀比,思考自己为什么不能像“榜样人物”一样在人工肝支持治疗中表现良好,积极配合治疗[7]。在责任共情交流中,进一步帮助患者从受害者变成勇敢的对抗者,从“把一切希望和责任托付给医护人员”,转变为“建立信心和希望战胜病魔,自身才是对抗疾病的主体”。通过这个阶段,找回患者责任感,调动其在治疗中的积极性,从而严格要求作息、运动、饮食、用药,配合完成护理、治疗和检查。故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分值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家属共情中,加强家属对患者心理和经济的支持,缓解患者自责感,通过告知医疗付费优惠政策,减轻经济压力,对患者心理弹性提高有重要帮助[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越来越注重患者的身心整体性。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多种护理手段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在共情照护模式中,应用多种心理干预技巧,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与理解,有助于改善其负性心理反应[9]。患者由于经济水平、病情特点以及教育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在情绪变化方面也会存在个性化特点。为此,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做好患者的共情照护模式,进一步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能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10]。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共情照护模式干预,深入开展情感支持护理,对患者本人及患者家属开展相应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同时能提升配合度,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效果[11-12]。
综上所述,采用共情照护模式可有效提高人工肝支持重症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和心理弹性,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和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齐晓贵,刘小布,李艳凤,等.基于共情理念为导向的照护策略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6):65-68.
[2]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
[3] CONNOR K M,DAVIDSON J R 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8(2):76-82.
[4] 蔡榕华,张诗苑,陈惠华.舒适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围治疗期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1):108-109.
[5] 蔡文娟,赵冬梅,沈萃,等.全面护理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症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4):1828-1830.
[6] 王勇.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情满足、共情能力、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0,28(2):70-75.
[7] 霍丽丽.参与型护理联合共情护理对于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6):824-826.
[8] 杨梅香,钟丹.共情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效果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308-4309.
[9] 王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273-274.
[10] 葛少莉,隋牮箐.研究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0):245-246.
[11] 盛蓉,李家翠.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158-159.
[12] 刘静.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体会[J].口岸卫生控制,2018,23(4):36-37,40.
(收稿日期: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