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齐发力,课后服务促“双减”
——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课后服务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2023-09-11 22:51尹嘉舟
初中生世界 2023年24期
关键词:双减学校服务

■尹嘉舟 卢 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明确要求。2022 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重在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突出素养立意、育人导向。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理念,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创新引进校外资源,在原有校内社团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团拓展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创新体艺活动赛事,为学生打造丰富多样的自我发展空间,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一、社团拓展课程绽放魅力

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比,学校课程具有丰富性、实践性和探索性,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智慧潜能发展和释放的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将育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将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养提升和获得终身幸福作为不变的目标和核心价值追求。学校立足学生认知特点和校本资源,分年级、分层次、系统性、个性化统筹开设课后服务课程,包括自主学习课程和社团拓展课程,其中社团拓展课程包括艺术、人文、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一是优化过程管理。为保证课后服务的效果,学校学期初在全校学生、家长中进行广泛调研,开出“菜单式”选修课程,全面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课程确定后,学校精心设计服务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在全校广泛动员,学科教师、科技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等,都要参与课后服务。不仅如此,学校还借助社会力量,丰富课后服务项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定期与学生、家长、教师交流,适时完善课后服务的各项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二是丰富课程内容。选修课程突出五育并举,体现学校文化特质,具有时代性、校本性及可操作性。学科拓展类课程包括小记者、国际理解、从《红楼梦》看康乾盛世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潜能,放飞想象力;文学艺术类课程包括印画、合唱、舞蹈、羊毛戳戳乐、葫芦丝、校园涂鸦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自我认知,培养人文素养;科学技术类课程包括仿生机器人、3D打印、编程等,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体育健康类课程包括花样跳绳、羽毛球、足球和篮球等,旨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这些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旨在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个性成长,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美好时光。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为适应课后服务的新要求,学校倾力打造了十多间专用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小剧场等让学生尽情享受艺术的熏陶;网络教室、学科实验室、3D 打印教室等供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图书馆、阅读角让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体育馆中的篮球场、乒乓球区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学校还召开食堂专项工作会议,合理制订菜谱,确保师生在校午餐、晚餐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启动灯光亮化工程并开放地下接送系统,为在校学生提供头盔存储箱等,保障师生的出行安全。

二、综合实践活动涵育能力

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成能力。新课标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积极探索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学科实践即在活动、操作、应用、体验之中学习。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学校积极开发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让校内外“第二课堂”助力学生释放个性与潜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是走进田间,感受劳动。学校专门辟出一块农田,命名为“酬勤园”,七、八年级每个班都有一块自留田,作为农业教育基地,每周的课后服务中,学生们有一节专属的“劳动课”。酬勤园里的蔬菜从播种、浇水到收获,全部都由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自主完成,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不仅如此,当酬勤园丰收时,学校还利用课后服务开展爱心义卖暨酬勤园收获分享会。学生们在酬勤园这块热土上,挥洒汗水、磨炼意志、探究知识,创造成长着的课程生活,收获生命的欢乐。

二是走近美食,感受生活。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为依托,以交互式教学方式为基础,以切身实践性学习为主要内容,精心设计食育课程。学校积极引进优秀的校外资源,邀请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定期走进学校,与学生一起制作美食、分享快乐。课程将劳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融合,元宵做汤圆,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冬至包馄饨……学生们在食物制作中了解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

三是走访名城,感受历史。学校创新研学课程,让学生在行走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开阔眼界。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的学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他们利用节假日走访史良故居、青果巷、东坡公园、金坛茅山、张太雷纪念馆等名胜遗迹或德育基地,切身感受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活动结束回到校内,学生们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家乡、探索历史、亲近自然,他们的所感所悟成为其生命中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三、创新活动赛事彰显活力

作为常州市校园足球试点校和音乐学科教科研基地,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新活动赛事,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一是创新体育赛事,绽放青春活力。

初中生好胜心强,喜欢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希望赢得他人的赞赏和鼓励。因此,学校在课后服务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竞技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学校常态化建设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了首届“勤勉杯”校园足球联赛。在联赛启动前,七、八年级各班学生自行设计宣传海报;联赛开展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各代表队经过初赛、半决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冠军队;赛后各班及时进行总结,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联赛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增强了体质,获得了竞技知识;更让学生树立了顽强拼搏、机智勇敢、团结合作的信念,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是搭建美育舞台,浸润艺术之美。

艺术能够陶冶情感、愉悦精神、培养审美、塑造美好心灵。学校进一步坚守美育初心,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气氛。

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举办了首届“勤中好声音”比赛,赛事分七、八年级两个赛段进行,从启动到海选、初赛、决赛,历时3 个多月,吸引了数百名学生参与。每位选手挑选一首对自己来说意义非凡的歌曲,展现自己对歌曲的全新诠释。比赛前,选手们努力练习音准,积极准备道具和服装,力争在舞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通过在舞台上的历练,学生们收获了满满的自信与从容,而这份自信也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宝贵的人生财富。

“双减”政策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强特色、提质态、创品牌的重要举措。高质量、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最终会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勤业中学将继续立足新课程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探索有特色、有实效、有温度的课后服务,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里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学校服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