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汉语中,“借”字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使用频率都较高,是现代汉语2500个常用词之一。在汉语中,“借”字与英语当中“borrow”“lend”表示向某人借来或借出某物不完全相同。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也注意到了“借”类动词在双宾语中的歧义问题,他认为动词在双宾语结构中具有“给予”或“取得”这两种关系,而“借”这类动词因为这两种不明关系产生了歧义。
一、“借”字句的语义分析
“借”最初的意义是“假也”[1],即“暂时使用属于他人的人、财、物”。有“秦假道两周之间”(《史记》)。而后产生“把属于自己的人、财、物暂时给别人使用”之意,如:
(1)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
战国晚期前,“假”和“借”在表“借用”义时,以“假”字使用最为常见,很少用到“借”。王力、王政白曾指出中古以后,“借”逐渐取代了“假”。
现代汉语中,以《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汉语大词典》为参考,对“借”的义项进行归纳:a.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進;b.临时提供货物、金钱供他人使用,借出;c.假托,d.凭借,利用。例如:
(2)门厅有图书室,里面可以借书。(村上春树《泰国之旅》)
(3)他第二天就去金俊海家借钱。(路遥《平凡的世界》)
(4)他借书给别人十分慷慨,却是个不记事的马大哈。(余秋雨《藏书忧》)
(5)他已经忘记借书给我这回事。(达夫妮·杜穆里埃《蝴蝶梦》)
(6)庄之蝶在屋谈了一会,借故上厕所,也到了院子。(贾平凹《废都》)
(7)这种场景可以借着一个图像来说明。(余秋雨《千年一叹》)
(8)他借着一家商店被路灯光照亮的玻璃窗。(路遥《平凡的世界》)
“借”的用法依次为:(2)(3)动词,借进,表示得到义;(4)(5)动词,借出,表示给予义;(6)动词,假托;(7)(8)介词,凭借、利用。
在我们的基本认知模式下,“借”的用法为临时向某人借来或借出某物使用,使用后归还。如例句(2)(3)(4)(5)。但在现实生活中“借”字的用法已经有了更多的延伸。
(一)有“借”有还的“借”字句
“借”的本义是指临时借用他人东西并在一定时间内归还,“借”字句涉及的语义角色有:施事、与事、受事。其中施事在句子中作主语,与事间接宾语,受事作直接宾语。在使用“借”的基本义时,需要满足几个条件:1.借物的原所有人对借物本身拥有所有权;2.事物为实体物品;3.借用东西的人对事物进行使用,并在使用之后归还原主。例如(9)~(11)都是“借”的“借用”含义,是“借”的基本义。
(9)我们向旅社借一把伞。(林语堂《朱门:林语堂文集》)
(10)爹,我去借一把梯子来。(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11)待会儿我向嫂嫂借一条棉裤穿。(张爱玲《半生缘》)
(二)只“借”不还的“借”字句
(12)求他暂借一点粗粮,也不为过。(还珠楼主《力》)
(13)刚刚到京的长征队员一听到苏修的暴行,马上就借笔借纸来写抗议信。(语录,人民日报)
在例句(12)(13)中,不满足借用东西的人对事物进行使用,在使用之后归还原主这一条件。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像“粗粮”“纸张”等价值低的物品,往往是不会归还的。除非所借的“粗粮”“纸张”为特殊物品。所以“借”字后接的物品由于大小、价值、数量,物主和借者之间关系等因素的不同,会影响被借的物品是否需要归还。
(三)“借”虚拟物品的“借”字句
在“借”虚拟物品的“借”字句当中,例句如:
(14)草船借箭。(罗贯中《三国演义》)
(15)这些鸿儒的名字,我就不提了,免得有“借光”之嫌。(冰心《冰心全集》)
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使出精妙的计谋击溃了曹操,并且流传下来了经典的故事,即“草船借箭”。首先,关于“草船借箭”,与基本义不同的是,这里的“借”,是有借无还,诸葛亮凭借智谋获得曹操的弓箭。现今,草船借箭的定义是:“凭借智慧,依靠他人的力量实现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借”的对象也可以是由某些抽象的事物来充当,如“借光”,首先“光”不是具体的物质,而且“借光”字面意义是“借他人点亮的光来照明”,但结合语境,这里借的不再是真实的光亮,而是他人的名气和影响力,利用它们来为自己增加面子。还有其他相类似的用法,比如“借东风”,东风不是具体的物质,这里的“借东风”是指利用时机。
(四)“借”身体部位的“借”字句
在“借”身体部位的“借”字句当中,例如:
(16)并且说,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回来。(王小波《黑铁时代》)
在例句(16)中,“胆”是身体的特定部位。我们知道,身体部位是不能取下来借给别人的。因此并非真正借他人身体部位,而是某个身体部位的用途,即用其功用来指代人的身体的某个部分。借某样东西得到某个东西的功用。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借”的基本义在不断扩展,其语义链条在不断延伸。从“借”的基本义借用某物在一定时间内归还(借书)到只借不还(借纸),再到借不能得到的东西(借胆子),再到借不是双方约定好主动借出的东西(草船借箭),这是“借”的语义的不断扩展。
二、“借”字句的句法分析
(一)“借”作动词时的句法结构
当“借”字作动词的时候,依据动词“借”的后面所接的词语的成分不同,可以分为六种不同的“借”字的句式。
第一,“借”+双宾:(NS)+借+N1+N2。动词“借”是借用、借出、借进的意义,表示借给对方某些东西并在一段时间内归还,或者获得对方某些东西并在一段时间内归还。这种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例如:
(17)我借你一柄长剑。(曹若冰《空香谷》)
(18)借你一片迷叶。(老舍《猫城记》)
(19)借你们二位的名义。(钱钟书《围城》)
(20)二牛哥,我借你个房。(田岸《黄河滩》)
第二,“借”+单宾:NS+借+N1/N2。例如:
(21)算我借你的,等我有了钱一定还你。(张洁《无字》)
(22)没钱是桩小事,大不了我借你就是了。(黄容《拥豹而眠》)
(23)周东我认识,一个潇洒的男孩,也是小学的同桌,现在还常到我家借书。(毕淑敏《提醒幸福》)
(24)或者,当是我借你的。(凌尘《拈梅昭仪》)
“‘借+单宾:NS+借+N1/N2”是“‘借+双宾:(NS)+借+N1+N2”的省略,作为主语的NS,和作为间接宾语的N1、作为直接宾语的N2,都可以省略。因为可以通过上下文或者口语语境补充出来,这是汉语的独特性,只要在语境允许和语言对话中不会引起歧义,很多时候句中的成分都是可以省略的。而与之对比,英语就不允许随意省略成分,句子中的施事、受事、与事都不能随意拿掉。
第三,“借”+单宾+VP:借+N2+VP。例如:
(25)你别废话,这是我借钱买来的土。(张恨水《春明外史》)
(26)而我又不打算向她们借钱买米。(柏扬《婚恋物语》)
(27)燕西笑道:“你也有借书看的日子。”(张恨水《金粉世家》)
第四,VP+“借”+单宾:VP+借+N1。例如:
(28)请把你的剑借我。(金庸《天龙八部》)
第四类VP+“借”+单宾:VP+借+N1句子可以转化为“V+借+N1+N2”,比如“请借我你的剑”。第三类“借”+单宾+VP:借+N2+VP句式和第四类VP+“借”+单宾:VP+借+N1句式的不同之处在于VP的位置上的区别,第三类“借”+单宾+VP:借+N2+VP句式的VP在动宾结构之后,在句中作补足语。第四类VP+“借”+单宾:VP+借+N1句式的VP在动宾结构前面,使得句中有了两个动宾结构,构成了连动句,连动句的句法结构的基本形式是:NS+V1+(N1)+V2+N2。
第五,V+“借”:V+借+N1+N2。例如:
(29)想借我的手杀人。(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30)要借我的讲义。(鲁迅《朝花夕拾》)
第六,“借”+宾语+VP:借+N1+VP。例如:
(31)我去找了她来,借你这屋子谈谈话。(周克芹,肖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分析句子的意思,句子中“借”表示同意、允许对方做某事,允许同意对方在屋子里谈话,用法与“同意、叫、让、给”的意思相近。
(二)“借”作介词时的句法结构
第七,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于“借”的介词解释为:有时跟‘着连用,引进动作、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事物等。“借”+宾语+VP:借+N1+VP。例如:
(32)黑衣人却又借着一枪下戳的力量。(古龙《七种武器之霸王枪》)
(33)借着街上的灯光,已看见了刘姑娘。(老舍《骆驼祥子》)
在各民族语言中,“借”都是一个高频词汇。在英语中,borrow指向某人或从某处借走某物,是借进,lend意为借给某人某物,是借出,不易产生歧义。然而在汉语中,“借”作为动词,“借”字句就容易产生歧义。因为“借”不像borrow、lend可以表示方向,并且汉语中所借事物的领属关系比较容易模糊。
三、“借”字句的语用功能分析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任何话语都包含着说话人的态度、评价、判断等主观性表达。从“借”字句的使用来看,借字作谓语时,往往是句中的焦点。
(一)“借”字句的委婉表达功能
在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委婉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郭熙(2004)曾定义:“任何一种语言里都有一些我们避免说的东西,汉语当然也是如此。后则是委婉语。”[2]上文例句(12)(13)提到的“借粗粮”“借纸”,由于借走的物品价值小,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会再归还了,这里的“借”的内涵更趋近于“给”“送”。但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往往为了避免尴尬而使用委婉语,用温和、善意的表达代替伤人、直白的表达。上文提到的例句(12),如果换成“给我一点粗粮”,则带有命令式口吻,“送我一点粗粮”带有占他人便宜的倾向,都不符合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中维护他人和自身面子的需求。
(二)“借”字句的礼貌维护功能
合作原则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原则,但是在对话中,仅仅遵循合作原则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日常交往需要,合作原则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暴露出一定的缺点。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里奇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在双方的交谈中运用礼貌原则可以维护双方的关系,维护人际交往环境的和谐轻松。语用学家顾曰国将礼貌原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的礼节文明相联系,他提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礼貌原则当中会体现着贬己尊人准则、文雅准则和求同准则等等。[3] 在“只借不还”的情况下,此类“借”字句中的“借”的语义更偏向于“给”“送”,然而在日常的交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会直白地说“给”“送”。这表现了在双方的对话寒暄过程中为了保护礼貌原则而牺牲合作原则。
四、结语
通过研究现代汉语中“借”字句的语义发现,“借”字句可在语义上分为“借用实物并在一定时间内归还”“只借不还”“借虚拟物品”“借身体部位”。“借”字在其基本义的基础原型上不断延伸扩展,形成一条语义链条,“借”的多种含义彼此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以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借”字句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句式特征,总结出“借”相关的句式,即:NS+借+N1+N2、NS+借+N1/N2、借+N2+VP、VP+借+N1、V+借+N1+N2、借+N1+VP、借+N1+VP。围绕“借”字的语用功能,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了“借”字句的语用功能,指出了“借”字句在语境中的使用体现了牺牲合作原则而运用礼貌原则,使用委婉语会牺牲合作原则。
作者简介:陈晓冉(1999—),女,满族,广东广州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注释:
〔1〕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語教学与研究, 1992(4):10-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