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公示语翻译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2023-09-10 14:41张静静
现代英语 2023年6期
关键词:郑州市规范研究

张静静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一、 引言

2017 年,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等系列国家标准,可见国家对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的关注,这也是我国更好地走向国际化的题中之义。 在公示语相关研究中,有部分学者采用“标识语”一词。 为了统一,文章也采用“公示语”这一说法。 21 世纪以来,公示语翻译研究呈蓬勃发展状态。 从研究者对公示语翻译的关注度也可见其重要性。 文章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基于实地调研,对郑州市的公示语翻译进行了采样,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提升郑州市公示语翻译质量提供参考。

二、 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

关于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日益增多。 邹彦群等人于2011 年发表了文章《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 2021 年,叶慧君与胡连影以中国知网为依托,通过变换主题词搜索的方式,梳理了相关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进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了2011 ~2020 年中国公示语翻译研究情况。 以上研究为公示语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信息。 邹彦群等人研究时搜索得到527 篇论文,而叶慧君与胡连影研究时获得的仅期刊论文就有2274 篇。 数据表明,相较于21 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数量,近十年关于公示语翻译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多,说明对公示语翻译研究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郑州市公示语翻译研究相对薄弱。 截至目前(2022 年9 月24 日),在中国知网上以“郑州市公示语翻译”和“郑州市标识语翻译”为主题词搜索,仅可得到16 条相关结果。 数据显示,郑州市公示语翻译研究比较薄弱。 王庆国(2012)、郭爱莲(2012)均以郑州市公示语翻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语法错误、拼写错误、中式英语、语体失当等。郭慧敏(2014)以外籍人士为主体的受众对公示语英译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近两年也有不同研究者参与了郑州市公示语翻译探讨,采样范围涵盖医院、交通、公园、商场等公众场所。 文章基于最新采样文本,进一步探讨郑州市公示语翻译现状,总结其发展变化,指出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三、 郑州市公示语翻译存在问题

文章笔者于2022 年9 月10 日至17 日到中原福塔、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郑州CITY·大融城、大卫城、丹尼斯商城(航海东路)、二七广场附近酒店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采样,以逐一拍照方式留存公示语。 主要采集了景区公示语、商场公示语、菜单翻译、路牌与公交站牌翻译、地铁与机场公示语、酒店公示语等,涵盖吃、穿、住、行、游等几个方面。 据此,探究郑州市为外国人所提供的语言环境质量,丰富郑州公示语翻译研究。 经整理,发现郑州市公示语翻译现状如下。

首先,公共场所中部分公示语翻译基本符合相关 规 范。 例 如, 将“禁 止 吸 烟” 翻 译 成“No Smoking”,“无烟区”被译为“Non-Smoking Area”。同时,调查所涉及之处绝大多把“卫生间”译为“Restroom(s)”“washroom”或者“Toilet”,杜绝了“WC”说法。 商场中的“结算” 也基本统一译为了“Cashier”。 综合看来,部分采集的公示语翻译基本可以实现其传递信息的功能,也呈现出了一种郑州市公示语翻译逐渐规范化的趋势。 这大概率离不开2017 年国家相关标准发布的功劳,为广大译者提供了统一的翻译标准,避免一些错译和翻译混乱不一的现象。

其次,郑州市公示语翻译仍存在一些基础性错误。 主要体现在拼写错误、错译、标点符号误用、拼音滥用、译名不统一等方面。 具体举例如下。

1. 拼写错误

实地调研采样中发现,有将“Entrance”误写成“Entrace”。 在中原福塔景区门口的附近景区指示杆上,将“二七纪念塔”译成“Erqi Wemorial Tower”。虽然“Memorial”与“Wemorial”仅一字母之差,但是却可能给外国游客留下英语水平偏低或者职业态度不佳的不良印象。 不得不承认,公示语翻译拼写错误是低级的错误,体现译者工作态度问题与职业素养高低,理应极力避免。[1]

2. 错译

在中原福塔景区全域导览图中,把“大车停车场”译为“Large Parking Lot”,这就搞错了修饰关系,原文讲的是车型大小,并非停车场大小,而译文表达的含义与之相去甚远。 “登塔出入口(二层)”被译为了“Entrance And Exit (Level 2)”。 2013 年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一部分通则中,给出了表示地上一层的英文推荐翻译为“1F/L1”。 将汉语中的“二层”译为“Level 2”,既是表意不当,也不符合国家标准。 在地铁站某出口处,墙上的出口周边信息指示牌上英文直接翻译为“Export peripheral information”。 此处的“出口”显然与商业环境中的“出口”大相径庭。[2]

3. 标点符号误用

标点符号的误用主要体现在机场公示语翻译中。 机场二楼一扶梯口处,有一安全提示牌,上面显示“老人、孕妇及孩童 细照料 保安全”被译为了“Take care of the elderly、 children or pregnant women”。 接受过系统英语语言学习的人大体都应该知道,顿号是汉语语言系统里的一个标点符号,英语语言系统中并没有顿号用法。 因此,这里典型是受到了母语语言标点符号用法影响,也暴露了译者英语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的问题。

4. 汉语拼音滥用

汉语拼音滥用主要体现在街道牌、公交站牌与地铁站公示语翻译中。 例如,“航海东路”被译为“HANGHAI DONGLU”,“经开第一大街”被译成“JINGKAIDIYI DAJIE”等,诸如此类的街道牌翻译随处可见。 公交站牌的翻译也可以看出翻译中拼音使用缺乏规范与统一。 例如,公交车二七广场一站显示的翻译为“Er Qi & Guang Chang”,紧挨着旁边的另一站牌上却是“Erqi Square”。 且不谈二七广场被译成“Er Qi & Guang Chang”是不符合公示语英译中拼音使用标准的,与旁边站牌的译文比较后,也可以看出译者对译名中是否全部使用拼音的认知也是不统一的。 郑州地铁站更是大篇幅直接使用汉语拼音标注站名。 例如,人民公园站为“RENMINGONGYUAN”;二七广场站译为“ERQI GUANGCHANG”;西大街被译为“XI DAJIE”等。 除此以外,地铁里的防爆装备上贴有“FANG BAO”字样。 由此可见,似乎一种全拼音化在郑州地铁内蔚然成风。 全部以汉语拼音为依托的翻译也存在问题:汉语拼音中间需要空格吗? 在哪里空格比较合适? 以这样的方式翻译是否可接受? 这些问题目前都尚无定论。[3]

5. 译名不统一

街道牌翻译体现比较明显,一些街道牌上某某路被译为“×× Road”或“×× Rd.”,一些则如上文所述,直接拼音到底。 例如,经南五路被译为“Jing-NanWu Rd.”,而西里路被译为“XILI lU”。 在中原福塔景区调研中发现,不同位置的公示牌上对“游客服务中心”的翻译也是不统一。 有的地方译为“tourist service center”,有的将其译为“Tourist Center”。 在二七纪念塔门前玻璃建筑上贴着“郑州二七纪念馆入口”,其对应英文为“Zhengzhou Erqi Memorial Entry”。 然而,在2013 年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一部分通则中,通用类公共服务信息英文译法示例中将“进口、入口”译为“Entrance”。 虽然这些看似不影响公示牌信息的表达,但是译名的统一可能会避免给外国人带来一定的困扰,也可让整个城市的公示语翻译显得更有秩序感,更具发展成熟之意味。

最后,走访中发现,郑州市公示语缺少翻译现象较多,郑州市国际城市形象构建仍有较大空间。在大卫城与大融城两大商场的调研中,可以看到很多公示语仅以汉语书写,缺乏相应的英文翻译。 例如,部分楼层洗手间性别标识只有汉语的男女二字,甚至有的仅一个图形标识。 商场内部电梯口附近的楼层指示牌,大多为纯汉语。 中国店铺名少有英文翻译,店内打折促销牌也缺少英文翻译。 整个商场逛下来,很难体会到国际化语言环境。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中可攀登的区域随处可见“请勿跨越黄线”“心脏病 高血压 慎重登山”等提示性公示语。遗憾的是仅用了汉语书写。 作为郑州市4A 级景区,这一外国游客相对较多的公众场所,略有国际化不足之感。

四、 郑州市公示语翻译提升建议

针对以上调研发现问题,文章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郑州市中英双语公示语数量亟待增加。上文已提到,在大卫城与大融城两大商场的调研时发现大量汉语公示语,缺乏英文或其他语言的译文。 同时,商场内部楼梯处、大门等地方缺少公示语。 在街道调研时,也发现了一些路牌,或者停车场的停车规则牌上,都仅有汉语,降低外国人在郑州的出行体验。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有先建设好城市公示语,提供良好的语言与人文环境,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4]

第二,相关部门牵头发布实施郑州市公示语译写规范。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关系到一个机构、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是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黄长奇,2017:15)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区均已推出了公示语译写标准。 作为新一线城市,郑州市理应迎头赶上,尽快出台本地公示语翻译标准。 由此,既向外界传递郑州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决心,又可与国家规范一同为本市公示语翻译从业者提供标准与规范,为郑州市国际形象构建与推广保驾护航。[5]

第三,健全译员人才培养体系。 郑州市公示语翻译现有问题,足以证明参与译者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亟待提高。 解决专业能力问题,可考虑从高校人才培养抓起。 高校具有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大功能,尤其是参与公示语翻译的语言专业人才。为此,高校理应把好第一关。 严格培养语言应用型人才,增设应用翻译门类课程,培养学生实际翻译能力,鼓励学生投入相关社会实践,关注郑州市公示语翻译质量问题。 其次,高校可以动员研究型教师,积极搭建公示语翻译语料库。 以国际化研究视角,借鉴国内各大城市公示语翻译经验,投身于公示语翻译规范、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等领域的研究。[6]

第四,建立有效统一审查机制。 政府部门可以考虑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审查公示语翻译,公众场所在制作各类公示语牌之前,需要至少提交中英双语翻译文本,同时鼓励多语种翻译的公示语。 另外,政府部门可与本市大型翻译公司合作,挑选高水平译者成立评审小组,分担公示语审查工作。 也可与各高校展开合作,鼓励外语教师结合所学,深入社会实践,参与公示语译文审校,为郑州市公示语质量提升贡献一分力量。 最终,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合力审查体系。

第五,构建相关监督体系。 戴宗显(2017:14)在其文章中明确提出,《规范》的推广必须有行政部门的介入。 规范建立后,重在如何落实。 关于郑州市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无论数量多大、持续时间多久,这些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学者的研究成果只能停留在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对公众场所的公示语翻译制作等环节影响力有限。 北京市设立了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织委员会和外事办公室,专门负责北京市公共场所外语标志的纠错活动。 还成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参与《规范》的推广和检查。 这无疑为郑州市的公示语翻译规范管理指出了康庄大道。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先增强意识,讨论对策,并真正落实相关方案,以实际行动改善郑州市公示语翻译管理现状。 其次,可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力量。 搭建公示语翻译纠错活动网络平台,鼓励民众随手拍,为构建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添砖加瓦。[7]

五、 结语

自“公示语”一词首次出现在2002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六期的《谈英语公示用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一文中(邹彦群等,2011:27),公示语翻译研究数量不断增长,这也证明了其重要性。 调研发现,郑州市公示语翻译质量较之前研究有些许提升,但是仍存在诸多基础问题:标点符号误用、拼音乱用、逐字翻译、译名不统一等。 对此,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发布实施郑州市公示语译写标准、健全相关译员培养体系、建立有效统一审查机制以及构建相关监督体系。 形成政府、高校、人民互助模式,共同解决郑州市公示语翻译现存问题,优化语言与人文环境,构建更加友好的国际城市形象。

猜你喜欢
郑州市规范研究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来稿规范
郑州市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