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雯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基础保障之一,也是联通中外、助推人文交流、打破文化局限性的核心支撑。 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对“懂文化、通语言”的专业型语言服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调查显示,国内外媒体整体关注度排名中,语言类人才需求排名第一。 在这种背景下,系统化、合理化开展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必然的趋势,需要高校对其进行重点关注,明确“一带一路”建设对创新型语言人才的需求,改变英语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面向市场、行业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助推商务英语专业从以往“专业人才培养”逐步朝向“产业人才培养”转变,培养更多创新创业能力水平优异的新时代语言服务类人才。
“一带一路”全称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于2013 年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合作倡议。 具体来讲,就是在“共享、共建、共商”基础上,在“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深入、系统化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经济交融、政治互信、文化信息包容的责任、利益、命运共同体。 旨在促进经济资源高质量应用、核心经济要素自由有序流动、行业市场系统化融合,让沿线各国经济合作可以深层次、大范围、高水平落实,构建一个包容、开放、普惠以及协调的经济合作流动架构[1]。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跨境电商为主要代表的新型贸易逐渐兴起,成为我国主导贸易之一,单一的语言类人才培养已经难以满足新型贸易发展需求,打造精通商务知识、具备良好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人才培养重点。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超过60个,在交流合作中难免会因为文化差异、意识形态不同进而产生矛盾与分歧。 而传统商务人才一般只具备谈判、沟通能力,难以满足文化互融需求,解决与处理此类分歧。 因此,在新时期,高校组织实施英语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意识,在保证商务人才拥有具备的外语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才对各个国家文化的熟悉程度,让其可以结合文化交融需求,主动出击,不断改善交流模式、创新合作沟通形态,从各个国家文化层面出发展开沟通,以此来破解信息错乱、文化差异形成的矛盾与分歧,实现合作共赢[2]。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度落实中,我国与沿线各个国家合作领域不断增多,例如,商务法律、商务金融等,都是核心项目与业务,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人才。 同时,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领域对人才实际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多,根据智联招聘正式发布的《2021 外贸人才形势研究报告》显示,与2020 年相比,2021 年第一季度跨境电商招聘需求增加190.9%,增长近2 倍左右,供需不平衡,其中在外贸核心岗位中,招聘薪资平均保持在8755 元/月,但是竞争指数仅保持在13.6。 此外,除了跨境电商,对外贸易过程中延伸的领域也不断增多,对相应人才综合能力要求随之提升。 单纯的英语人才已经难以满足发展要求,只有培养更多懂技术、精通英语、会操作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保证人才可以持续学习、不断完善与充实自我,才可更好地助推不同贸易领域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而这就需要高校在常规教学基础上,规范合理组织落实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培养,借助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以及其他各类手段激活人才专业能力、技术水平。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各个行业领域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国际之间交流合作力度加大,使得贸易摩擦事件明显增多,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争端、纠纷难以避免。 要想保证企业可以在激烈竞争当中一直处于不败地位,规避各类经济风险,必须要求外贸人才在面对贸易交流过程中,可以灵活应对突发事件,必须要拥有客观分析能力、问题本质探索能力,不被常规习惯性思维影响,用全新的思维模式以及观念去思考已经改变的问题,用扎实、广泛的外贸知识当作支撑,多角度、全方位提出问题解决方法和策略,敢于探索全新的思路、创新传统思维、开创全新局面,才可以创新性处理与规避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争端与纠纷,为企业全面、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而要想保证英语商务人才拥有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满足企业需求,就必须要求高校系统化实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背景下,要想培养更多符合战略发展要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高校必须依托商务英语学科具备的优势特征,改革现行的各类人才培养方案目标。 一方面,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要求以及市场需求,调整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改变过往以学生英语水平培养为主的目标体系,着重关注商务英语特有的操作性、灵活性,将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精通英语知识、具备良好国际视野、懂得实践操作、了解国际贸易规则,拥有高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商务人才,从这一目标出发组织实施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开设实战型、专业型、文化类创新创业课程,例如,积极合理创设“跨文化类课程、商英技能类课程、跨境电商类课程、国别类课程等”。 同时,目前商务英语国际文化课程以欧美区域为主,与“一带一路”倡议需求有一定偏离。 对此,可以将“西方文化概论、英美概况、中西文化对比”整合,调整“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依据“突出区域特色、调整异国文化侧重点”的理念,在“国别类课程、跨文化类课程”中增加设立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文化、经济等内容,为学生学习与了解各国创造有利的条件,也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牢固支撑与帮助[4]。
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关注。 一方面,逐步改变过往教师讲、学生被动倾听的理论知识传递模式,了解高校商务英语学生能力水平、同类院校大部分毕业学生职业规划、商务英语就业岗位等各类信息,在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采取讨论法、启发式、项目情景式等各类新型教育教学模式,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问、质疑,引导商务英语学生拓展自身思维意识,拥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创造思维,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考与探索能力。 另一方面,依托“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引入新型多媒体技术,为商务英语教学创设专属的信息平台,积极合理整合与商务英语教学相关的资源,包括文化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例如,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文化习惯与发展政策、我国关于商务英语竞赛信息、跨境电商对人才培养需求信息等,帮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可将信息平台与线下教学结合,构建智能化教室,为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以及各类教学活动落实提供支撑。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是人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与形成的重要外因。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核心,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重点”[5]。 把人才培养当作核心、关键要务的高校必须要结合政策要求,着力在校园内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让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可以拥有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从价值理念、思维意识、认知水平等各个方面帮助人才构建创新想法。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探讨与交流的氛围,鼓励学生打破传统常规理念,善于思维与发现,在思考过程中提出创新性、创造性意见。 例如,在学校内定期组织举办跨语言交流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座谈会,组织展开商务英语创新创业竞赛,引导学生参与外界国际交流活动当中,在活动中改变自身常规思维意识。 另一方面,做好规划设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新创业平台和机会,对勇于创业的学生给予充足的鼓励和支持,鼓励学生正确看待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失败,进而打破过往不许失败、只许成功的意识,因为“允许失败,就是鼓励创新创业”。通过此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实践操作能力薄弱,是商务英语人才的软肋,也是影响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在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深入落实,在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高校必须要将实践教学以及人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当作核心任务,健全高校实践培训体系及机制,搭建专属的外贸实践基地,进而实现对商务英语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6]。
1. 提升实践技能模块占据比重
现阶段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课堂已经脱离以往常规的理论知识讲解模式,适当增加实践操作教学模块,但是占据比重较小,分量很轻。 对此,在新时期需要适当提升该模块实际占比,引入新型的实践操作软件、技术手段,由专业教师借助模拟软件,引导学生独立展开实践操作,完成国际贸易当中交易磋商、业务关系建立、合同签订与履行等一系列任务,学生在独立操作与探索中发现问题、质疑、解决问题并总结,逐步养成良好的创新与探索能力。
2. 创设实践培训基地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交流速度不断加快,市场机制与政策难以预测,外贸模拟软件局限性以及约束性强,需要借助社会实践有效补充与延伸模拟教学[7]。 高校可以结合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环节,加大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行业企业以及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力度,通过“企业引入”“订单”式合作等各类模式,深入落实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 一是,“企业引入”。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可以与当地影响力比较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交流密切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合作,开设面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境电商培训活动,组织实施人才储备式培养。 可以将企业专业技术、岗位操作模式、企业文化以及企业优秀工作者引入校园内部,由学校提供专属的设备、场地,成立校内培训基地,为商务英语专业相关学生提供校内实训岗位以及培训机会。 二是,“订单”式合作。 属于一种可行性较强的产教融合模式,也可以称之为企业冠名班,引导企业专业人员前往学校,成为兼职教师,参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 学校内部冠名班要结合企业要求制订专属的人才培训计划,利用空余时间对学生实施培训。 在学生毕业前期,引导其前往企业展开深入实践以及学习,通过此类模式,不仅可以为当地“一带一路”相关企业输送更多中高端人才,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细化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毕业之前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以及岗位就业体验。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开辟全新道路的同时,也为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更好地迎合经济社会以及外贸行业发展要求,需要不断改进与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实际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设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深入助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