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瑛玥
从教育体系来看,音乐教育属于人文学科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承担着启迪学生心灵、培育情操、增强情感、提高智慧等重任。为全面彰显音乐教学的功能,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应对相关的教学策略加以重视,探讨及分析教学对策,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来看,合唱教学一般都是基于班级单位进行的,利用教师的科学引导,促进声音完美配合。对此,在开展合唱教学时,应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的声音可以实现和谐统一,唯有如此才能利用合唱方式让演唱人员同听众形成情感共鸣。根据目前的音乐合唱教学来看,学生通常无法达成该教学目标,这就要持续努力。从合唱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总结出下述特点。首先,音乐具备和谐统一的特点。实际进行合唱时,应最大程度保证学生的音色统一,进一步保证作品的音乐价值。对此,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夯实理论基础知识,还应把理论贯彻到实践活动中。特别是要对学生开展科学引导,使其掌握音准的知识点,了解其在合唱中扮演的角色,同时开展相应的音准训练,从而促进合唱的和谐统一。其次,合唱教学还要对基础知识教学加以重视,承担基础知识传播的责任。从合唱教学来看,它属于音乐教育的形式,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应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不但要涉及音乐名家,还应涉及相应的发声方法及技巧等,这将显著增强学生的合唱水平,极大提升音乐教学有效性。
第一,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现阶段新课改的要求,应持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是学校及教师都非常重视的事情。合唱教学不但能增强识谱及读谱等素养,培育学生的艺术情操,还能在合唱过程中充分体会音乐的魅力,持续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另外,部分合唱作品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在进行合唱教学时,能够让学生全面理解作品,使学生通过音乐情境感知历史,体会时代的变迁,从而端正他们的三观。第二,可以培育团队意识,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来看,人才的培育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示自己,应与团队协作加强联系。合唱教学的实施,能促进人心的全面融合,达到人与人的情感交融,在无形之中增进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在小学就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保障。[1]
从合唱来看,它是音乐历史发展中产生的艺术形式,在这之中的多声部合唱可以充分彰显复调同和声高度之间融合的优势作用。在音乐艺术形式中,合唱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但能呈现集体声音,更可促进人际与心灵之间的美好互动。借助合唱方式开展音乐实践,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是民族及社会彰显音乐艺术的关键形式,可对音乐艺术之美进行全面感受,对音乐艺术价值进行充分感受。借助合唱方式开展教育,能够促进教育的有效开展,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获取其中的乐趣,同时在根本上增强音乐教学成效。
在音乐艺术发展中,童声合唱的表演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是独特的演唱方式,可以培育音乐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智慧及情商。从童声来看,它是非常明亮的,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能够通过童声丰富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其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进入声音世界,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与独唱方式相比,合唱有着明显的差异,从班级合唱来看,它又与合唱团合唱存在显著的区别。在班级中教师应结合各个地区以及学生的兴趣及音乐特色,对其开展差异化合唱训练,以确保学生切实爱上合唱,能够积极参与合唱活动,全面调动他们对合唱的兴趣,进而在根本上增强合唱效果。
从小学音乐教学来看,图形谱为有效的手段,可将音乐与美术学科进行全面融合,对音乐活动开展科学引导,培育相关的音乐技能。从歌曲教学来看,应对识谱辨认加以重视,实际进行学习时学生往往会存在诸多的问题,或感觉比较枯燥,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们的兴趣。从儿童阶段来看,他们主要表现为直观思维,能够借助色彩及直观形象等开展学习,所以应围绕学生的相关需要,通过色彩鲜艳及内容多样的图谱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乐理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读谱技巧,并为其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帮助他们设计相应的图形谱。[2]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点、线及图谱等符号,对音乐内容进行形象化,充分展示音乐旋律的走向和音乐节奏,保证学生可以利用演唱方式,去体会音乐的实际价值。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图谱,要求教师第一时间掌握有关图谱教学的价值,对图谱内容的学习开展全面分解,去体会歌曲节奏变化,帮助学生呈现形象图谱,进一步体会音乐的旋律及走向。比如通过多媒体播放图谱提升学生的视听感受,帮助他们构建相应的意境,引导其科学开展演唱。基于情景图谱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歌词的印象,提高他们对歌词的认知,能够有效确保学生情绪的掌控。具体开展教学时,可通过多媒体放映填空图谱,并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开展思考,全面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以《黄河大合唱》为例,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图谱形式开展教学,先对图谱相关内容开展全面分解,接着对歌曲节奏加以体会,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实际旋律。通过优美的歌声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其加入教学活动中,并感受其中的乐趣,从而持续增强音乐教学成效。
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乐于加入教学活动,提高对乐理知识的认知,并在此过程中持续增强音乐教学成效。实际进行音乐教学时,可组织吹蒲公英的游戏,让学生展开联想。他们的手中拿着蒲公英,接着借助长气息将其吹起,类似降落伞降落的过程,该游戏主要是为了确保他们呼吸的平稳性。与此同时,还可组织打哈欠游戏,利用打哈欠动作对学生歌唱过程中的吸气进行培训,使其咽腔喉部彻底打开,让凉气进入其中。这一过程中将全面打开学生的咽喉部,还可以自然呼吸。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实际开展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感知基调,接着播放流水声音,让学生闭眼去体会水声,去想象湖面荡漾的场景,全面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去体会音乐的旋律美,提升他们的音乐情感体验。
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与乐器的运用存在密切的关系。实际进行合唱教学时,应对乐器加以重视,以此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其积极加入活动过程,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成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启迪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对其人格进行升华。优美动听的合唱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唱的音乐美,也可以让学生徜徉在音乐世界,增强他们的艺术情操,提升其感悟能力,从而全面调动其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具体状况选择相应的合唱方式,全面挖掘学生合唱能力,持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确保他们可以基于交叉综合活动全面展示其合唱能力,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提升班级的合唱能力,还能显著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比如通过敲打的鼓点来体会乐曲的奔放节奏,可在其中添加钢琴,利用弹奏旋律的形式体会乐曲的曼妙,将乐器及教学进行充分融合,有助于全面挖掘学生的内心,增强他们的感受力。[3]
基于新课程变革的要求,相关活动的实施都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音乐教学也是这样,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将新课改要求有效贯彻到教学中。对于教师而言,应多与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及思想,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设计相应的音乐教学内容。就小学生而言,其接受能力存在局限性,教师的要求学生一般都不能有效完成,因此教师应耐心开展引导及培训。实际进行教学时,对教学的设计应围绕学生进行,利用和学生对话等活动了解他们的音乐水平,将其当作衡量标准来开展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应对学生的差异性加以重视,安排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确保全部学生都可以获得提升,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去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的模式,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强他们的兴趣,确保其在进行音乐学习时可以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持续提升他们的合唱能力,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实际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应借助完善的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持续补充课堂内容。如可通过多媒体设计情境游戏等方式,进一步调动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展合唱演练。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训练,确保他们在进行合唱时能够扮演好相应的角色,进而增强音乐能力,强化音乐教学成效,实现学生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针对班级合唱活动来看,想要有效满足学生的需要,将其培育成全能型人才,还可通过多元化教学形式进行活动。如通过游戏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歌曲内容设计相应的动作,让学生通过小组方式开展表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最大程度地提升兴趣。除此之外,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还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在学习中学生是极其希望获得认可的,因此教师也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开展活动,积极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全面发掘他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特长。教师还应根据实际状况,帮助学生构建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进一步增强合唱教学效果。[4]
从音乐课堂来看,班级合唱教学具备一定的合作性特点,实际开展合唱过程中,应保证生生间以及师生间动作的协调性,保证合唱歌曲音准水平和节奏自然流畅。另外,对于优秀的班级合唱,还应最大程度地彰显音乐的表现力。从学生群体来看,他们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为实现这样的效果,往往要开展长期的训练活动。对此,应对有关的合唱内容加以补充。首先,轮唱。可借助卡农手法开展模仿。先完成两拍之后再开展轮唱,进行演唱时,先让教师演唱,声音稍响,接着再让学生演唱,保证声音稍轻。从学生来看,应一边演唱一边聆听教师的声音,以保证双方声音可以实现和谐统一。其次,设计二声部节奏。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要丰富歌唱层次,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歌唱兴趣,深入挖掘歌曲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形成一定的和声及角色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听辨能力。此外,从歌曲来看,其单声部歌词通常都相对单调,可设计二声部节奏和歌词,形成朗朗上口的感受,从而提升合唱效果。在此过程中,应当重视的是在设计二声部节奏过程中,应根据歌曲题材及风格等科学选取,以便更好地理解及记忆。
综上所述,合唱需要所有人员的通力配合,而非学生的独立表演,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实际的状况,优化教师的观念,利用科学化教学方式,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持续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培育合作精神。实际进行合唱教学时,应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艺术修养及情操,启迪他们的心灵,来组织有关的教学活动。要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并同学生开展全面互动及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合唱演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