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今年5月17日,作为市委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活动,巿委书记陈吉宁、市长龚正用一整天时间,深入浦东新区和松江区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并召开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听取意见,分析问题,加强会商,现场办公,令人耳目一新。
陈吉宁书记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对大都市“三农”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提高农村生活品质,把大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到新水平。
浦东新区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先行先试示范区中,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清美集团打造市民“菜篮子”综合供应商,开展村企合作,与宣桥镇腰路村合作建设绿叶菜生产基地,既满足了城市绿色农产品供给,又带动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致富,支持腰路村创建示范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腰路村从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今天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川沙新镇连民村依托迪士尼乐园,引入社会资本,率先发展民宿经济,村党组织动员组织村民把空余的宅基地房屋腾出来,建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主题不同的民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文旅结合,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松江区小昆山镇万亩良田现代农业示范区则是上海“三个集中”的样板之一,当全镇农民基本实现到小昆山镇集中居住后,镇里对农田进行了综合整治,建成了高标准的万亩良田,现有61个家庭农场耕种经营,建成了优质大米加工生产基地,实现了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大幅提高。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三农”工作来不得半点虚伪。召开现场交流会虽是老办法,但仍是好办法,多年不见,值得点赞。
陈吉宁书记在随后举行的推进会议上指出,要用好上海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现代科技赋能现代农业,选准种业振兴着力点,提升农业品质,做强设施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附加值。发展农业,振兴乡村,最终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要更好引导农民依靠劳动致富,依靠产业振兴开辟广阔渠道,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切实管好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获得更多发展红利。
陈吉宁书记强调,要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配强,深入实施“班长”工程,有计划地培养好后备干部。要加强统筹协调,抓好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落实和“百村万户”调研成果转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拿出实打实的举措和办法,共同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推进会上,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了工作汇报,松江区委、浦东新区宣桥镇党委、奉贤区庄行镇渔沥村党支部作了交流发言,本刊已全文刊发,相信会给从事乡村振兴第一线工作的读者带来启迪,也希望这样的现场交流推进会今后每年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