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瑶
摘 要:音乐表现力是钢琴演奏者音乐能力与音乐修养的综合体现,钢琴演奏中不但要准确、合理地运用指法与弹奏方法,还需要演奏者透彻地理解音乐特性、音乐风格及音乐性质,并且在此基础上,钢琴演奏者还要具备良好的演奏素养,以确保钢琴演奏活动可准确地表现音乐的内涵与主旨,提升钢琴演奏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因此,本文基于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需要,进行相关方法的论述,主要包括深度地解读了解音乐的本体,养成正确的弹奏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形成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以及全面提升音乐综合能力及素养等。
关键词:钢琴演奏;音乐表现力;音乐风格;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3-00-03
钢琴演奏是音乐素养与手指运动技巧相互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手指在钢琴键盘上有目的地快速移动,将手指运动组合成连贯的运动行为,进而将音乐演奏出来。而音乐表现则是在钢琴演奏的基础上,演奏者将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想象、感知,通过钢琴演奏完成音乐情感、内涵、主题、形象意境等内容的输出,建立音乐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感染、影响、引领观众的思想与情绪,带给观众良好的音乐体验。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钢琴演奏的效果,需要钢琴演奏者在日常学习练习及舞台实践中注重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一、掌握音乐本体,打好演奏的提前量
(一)深度解读音乐特性
深入解读、了解、熟悉音乐是钢琴演奏的前提,演奏者通过音乐局部特性及总体风格的深度解读,充分掌握音乐的特性,以更好地演奏出音乐的内容,准确地传递出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进而表现出音乐的形象与意境。音乐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钢琴演奏的方式,以及采用的钢琴演奏技巧、表现手法等。因此,在钢琴演奏中要想提升音乐的表现力,需要深度正确解读音乐的特性,熟知钢琴演奏曲目的音乐类型,如抒情型,钢琴演奏以抒发情感、情緒为主,注重情感的表达,连奏表现出的是流畅,跳音传递出的是轻快,断奏展现出的是稳健,演奏者借助钢琴键盘传递出抒情型音乐的优美曲调,细腻、流畅、舒展的音乐特性。活泼型音乐,音乐旋律轻松、节奏感强、情绪欢快,音乐旋律与节奏活泼生动。在钢琴演奏中根据音乐风格、局部特性的不同,采用相应的音乐表现手法,并注入相应的情绪与情感,以及选择相应的情感表达技巧等,有助于演奏者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二)深入剖析音乐性质
音乐的基本构成为强弱、调性、时长、音色等,将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创造出节奏、曲调、调式、曲式等“形式要素”,作曲家利用这些“形式要素”进行创作,着重使用或是不使用某些元素,从而塑造了音乐的特性、性质与风格。所以音乐无国界之分,以音符为语言,并且优于语言表达,具有良好的通感效应。人感知空间事物,依靠的是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些感觉之间可以相通,比如,人在感知声音过程中,听到尖锐的声音,声音似乎存在着锐利的边缘,听到优美的旋律,人会有舒适的感觉,这些都是通感的表现。在钢琴演奏之前,深入地剖析音乐的音高、音值、音量、音色等[1],准确把握音乐的高低音、音的长短、音的强弱,以及不同钢琴键发出的声音等。在演奏过程中凭借演奏者的音乐感知能力,灵活地运用一些演奏技巧,使音乐知识与技术手段相互结合,以将音乐生动准确地表达出来,赋予钢琴演奏更好的音乐表现力,带给听者听觉上的盛宴。
(三)深入理解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呈现的是音乐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包含时代背景、精神内核,钢琴音乐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基本风格如下,一是巴洛克风格,代表人物为巴赫,诞生于巴洛克时期,大约是1600-1705年间,节奏强烈、活泼,多旋律、多复调,出现了“柔板”与“快板”;二是古典主义风格,代表人物莫扎特、贝多芬,着重突显的是形式美,音乐风格既有古典的逻辑与秩序,同时又有创造性,严谨而优雅,大胆且充满幻想;三是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人物为肖邦,旋律强烈,抒情色彩浓郁,节奏上使用较多的重拍,和声上使用较多的转调;四是现代主义风格,从20世纪开始,音乐形式多样、变化多元,音乐更具活力。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熟知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节奏、旋律特点,精准控制其中的关键点,对于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培养良好的演奏修养,筑牢表现力的根基
(一)培养良好的弹奏习惯
读谱是钢琴演奏的前提,如果读谱出现失误,将导致钢琴演奏出现错音、触键不准确、节奏不对、指法混乱等问题,正确的读谱是正确弹奏的基础,也是音乐表现力培养的基础,需要培养学习者正确的读谱习惯,提升读谱能力。一是读音准确,看清楚谱号、拍号、调号,以及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与指法,也就是认准音符。演奏钢琴时,保持弹奏的曲谱在视线范围内,眼睛读取曲谱上的信息,大脑迅速组织信息,指挥手弹奏乐曲。二是节奏正确,建立并强化节奏概念,注意保持双手的独立性,并把握好时值的长短,控制好音的长短关系。三是指法正确,重点关注弱指技术控制力,确立正确的指法概念,弹奏指法严格按照乐谱的指法编排,养成良好的指法习惯,规范化触键方法,钢琴弹奏也就成功了一半,为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扎实基本功基础。
(二)形成正确的弹奏方法
钢琴演奏中手指强度、速度、灵活性是演奏运动技巧培养的关键,需要通过大量正确的弹奏训练才可实现手指运动技巧的提升,也是音乐表现力提高的关键。一是规范每一个音符的运动行为,包括触键的速度、力度、方向、深浅等,反复练习每个动作,然后将单个动作连成持续运动的长链,逐渐形成平滑流动的运动行为;二是练琴应注重慢练,不可过于急躁,按照乐曲的重点、难点,以及每只手的部分对乐曲进行分解,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地去练琴,规范弹奏的方法;三是钢琴弹奏音乐表现的难点是连续迅速地手指运动,需要保障手指时间配合上的准确性,练琴重点是训练多个手指迅速均匀与精确时间序列上的配合,有助于手指运动技巧能力的提升;四是正确的力量控制技巧,使用音阶、练习曲进行手指力量控制的训练[2],采用不同的力量进行演奏,感受手指力度变化后节奏重音的变化,力量需体现在重音上,通过手指力量控制的加强练习,养成正确的力量控制技巧。
(三)建立个人演奏风格
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提升,需要演奏者建立个人的演奏风格,一味地模仿,不假思索地运用技术技巧,只是展示他人的风格,音乐表现力薄弱。钢琴弹奏中的音乐表现传递出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或是社会现实生活,音乐旋律响起促使人沉浸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与音乐形成情感的互动与交流,而个人演奏风格是建立在演奏者对音乐内涵、形象意境、本质透彻的理解之上的,同时进行钢琴弹奏的再创作,演奏者将自身对于音乐的感知、认知、理解等,运用钢琴弹奏技巧充分地展示出来,塑造出独具特色、颇具魅力的个人演奏风格,由个人完全地诠释音乐。因此,个人演奏风格的建立对于提高音乐表现力至关重要,一方面,演奏者在日常的钢琴学习与练习中,要具备广阔的视野,清晰认知钢琴演奏活动的目的,以及有意识地培养独特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去表现音乐。另一方面,锤炼意志力,在钢琴演奏中融入强烈的个人意志,强烈地去表达音乐,使音乐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以形成自身独有的演奏风格。在提升音乐表现力过程中,目的明确地去锤炼意志力,逐渐稳步提高钢琴演奏的质量,突破弹奏音乐中的技术与艺术难点,不断地尝试,坚持实践中探寻及改正钢琴弹奏中的不足,执着于精心、深度地剖析与锤炼意志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演奏风格。
三、提升音乐综合素养,助力于表现力的提高
(一)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一是以音乐学专业的角度,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欣赏的范围,丰富音乐欣赏的类型,融会贯通古今音乐,突破个人修养不足对钢琴演奏音乐表现力提升的限制[3];二是以音乐本体的视域,对音乐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度的揣摩领悟,如音乐的旋律、节奏、曲调、曲式、调式、音色,以及音乐的结构、类型、风格等,透彻了解音乐本体,提升音乐的欣赏能力;三是以音乐表演形式为切入点,研读与分析音乐中采用的乐器、表演特点、艺术风格、艺术表现等,欣赏了解音乐中的思想观念、精神内核、艺术语言、形象意境等,深刻地诠释音乐作品创作的动机;四是以音乐背景与素材为着力点,欣赏了解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音乐创作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创作人、创作的素材等,通过音乐作品的创作动机去品读音樂,深挖音乐背后隐藏的内涵与实质。详细研究影响音乐创作者艺术风格与艺术表现的主观因素,如个人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客观因素,如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等,进而全面、深度地欣赏音乐,持续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最终达到音乐表现力提升的目标。
(二)提高音乐想象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与思维艺术,无论是在钢琴演奏中还是欣赏音乐中,都需要人具备丰富的音乐想象,建立现象、形象、想象之间的关联,方可实现钢琴演奏中音乐准确的表现与完整的诠释,更好地具体化音乐形象。音乐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从音乐的特性上来看,其主要是情感上的想象,想象的是音乐结构的每个细节,想象力跟随音乐节拍开展,跟随音乐产生情感共鸣[4],接受音乐的浸染与感染,感受音乐的跌宕起伏、喜悦与悲伤,主观感受强烈。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运用想象力去塑造音乐形象,运用演奏技巧将自身的想象成果表现出来,以提高音乐表现的效果。例如,钢琴演奏《野蜂飞舞》,在钢琴弹奏中需要演奏者想象野蜂飞舞的画面,甚至将自身想象为黄蜂,手指要像黄蜂一般迅速飞舞,从而将自身的想象通过音乐与手指表现出来,还有的音乐片段在音乐表现中,根据音乐旋律与节奏,加强声音与音色的想象,像是想象用其他乐器的音色去弹奏音乐,完成音乐想象至音乐创造的转化,准确生动具象化地弹奏每一个音符,赋予音乐表现想象力的翅膀,更好地去诠释音乐的思想内涵。
(三)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为听觉艺术表现形式,强调的是听觉体验与感受,但音乐的实质是音符,借助乐器完成音乐的表现,演奏者的音乐感知能力影响着音乐的表现力。所以钢琴弹奏提高音乐表现力,演奏者首先要去亲身感知、体会音乐形象,通过聆听捕获音乐的旋律、音调、音符等信息,利用身体感官去感知音乐,在音乐的带领下调动思维去想象音乐,感知音乐中传递的情感情绪、思想内涵与主题等,最终由身体感官与思想感知转化为身体的运动感知,通过钢琴演奏完美塑造音乐形象。感知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大量地聆听音乐,如在音乐会现场聆听,获取沉浸式的感知体验,在环境优美静谧的空间,闭目聆听,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心、用脑,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感知音乐。此外,还要加强音乐律动力量的感知,钢琴演奏是在手指的运动中形成音乐,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需注意聆听感知自己弹奏音乐的律动,体会律动中的力量,反馈给大脑并接受律动,身体与大脑共同感知体验音乐,形成新的感知,自然而然地培养与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将音乐的内涵充分、完整、准确、个性化地表达出来,实现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四)提升舞台实践能力
在音乐舞台实践中,演奏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钢琴演奏的成功,一是曲目的选择,曲目选择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钢琴演奏的效果,演奏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钢琴演奏水平、表演时间的长短,以及音乐舞台面向观众群体的类型进行选择,比如,演出的时间在15min以内,可选择明亮、结构完整的乐曲。如果是专门的钢琴演奏会,选择的曲目最好是带有作曲家鲜明的个性特征,可选择作曲家代表性、经典的曲目;二是注意钢琴演奏的创新,钢琴演奏音乐本身具有良好的创造性,钢琴演奏中注重个人演奏风格的表达,创新、精心设计钢琴演奏表演形式,将个人的品位、审美、思想、个人气质、音乐修养等倾注于钢琴演奏表演中,面向观众展示出个人独特的魅力,带给观众独特的音乐欣赏体验;三是在一个小时以上的音乐舞台实践中,钢琴演奏面对的观众有普通的观众,也有年轻的音乐家,甚至是专业的音乐鉴赏家,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演奏者是否用心,是否对乐曲进行了二次创作等,需要演奏者精心设计安排曲目[5],从观众的角度去考虑曲目的安排,注重曲目安排的节奏美感、层层推进,中心曲目选择要能将音乐舞台演奏推向高潮;四是在完成曲目的安排后,演奏者在练琴的基础上,还需注意休息,调整至最佳的精神与身体状态,实现高品质的演出,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地磨炼、培养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四、结束语
音乐表现力是钢琴演奏的核心所在,而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涉及演奏者音乐基础、弹奏习惯、弹奏技巧,以及演奏者的音乐欣赏能力、想象能力、感知能力、舞台实践能力等,对于演奏者钢琴综合能力与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提高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需要钢琴学习者或演奏者在日常学习与实践中,基于音乐表现力提高的需要,深入分析自身表现力上的不足,确定学习及提高的方向与目标,找准提高的途径,扎实音乐表现力提升的基础,实现音乐综合素养、演奏修养的持续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姚琳.略谈钢琴演奏中技巧训练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J].名家名作,2022(06):105-107.
[2]由梓琪,赵飒爽.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的有效策略[J].参花,2022(33):99-101.
[3]王潇.浅析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J].丝路视野,2022(30):121-123.
[4]刘雨霖.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J].戏剧之家,2022(23):76-78.
[5]王晗.浅谈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大众文艺,2021(1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