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红 李雪琴 谢 亮 金 鎏 顾伟玲
伤害是指由于运动、热量、化学、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造成的组织损伤或因窒息引起的缺氧。在过去几十年,我国<18岁未成年人伤害死亡率虽有所下降[1],但全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14岁儿童死因构成中,伤害仍是第一位[2]。未成年人伤害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儿童伤害可防可控[3]。为了解嘉兴市未成年人伤害病例特征,为拟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9—2019年哨点监测医院未成年人伤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首次在嘉兴市南湖区、桐乡市两个监测地区6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每个监测区1家当地门诊量较大的综合性医院和两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就诊,并诊断为伤害的未成年人病例资料,诊断编码为ICD-10中S00至T98。排除因同一伤害在医院复诊的病例资料。
使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伤害病例个案卡,哨点医院接诊医生或护士填写审核网络报告,县(区)级疾控中心进行个案网上审核,市级疾控中心审核汇总数据。报告质量控制按照《浙江省医院伤害监测质量控制方案》要求,通过培训、督导、漏报调查、报卡填写质量抽查、数据录入质量自查等措施进行。整理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未成年人的伤害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害性质与部位、伤害严重程度与结局等特征。
应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性别等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报告未成年人伤害病例47 859例,男29 886例(62.4%),女17 973例(37.6%),男女比例约1.7∶1。平均年龄(7.6±5.1)岁,其中<6岁21 142例(44.2%),6~<12岁14 204例(29.7%),12~17岁12 513例(26.1%),以2岁最多,达5 219例(10.9%)。本辖区居民33 661例(70.3%),省内外地5 947例(12.4%),外省8 203例(17.1%),外籍48例(0.1%)。
年份分布:2009—2012年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报告未成年人伤害病例数逐年上升,2012—2013年病例数呈下降趋势,2013—2018年报告病例数波动变化,未见明显趋势,2019年病例数有所减少,详见图1。月份分布:全年2月份病例数最少,2 671例(5.6%);10月份最多,5 091例(10.6%),详见图2。
图1 不同年份未成年人伤害数量分布
图2 不同月份未成年人伤害数量分布
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庭、学校和街道/城区,占92.7%(44 365/47 859);伤害发生在家庭与公路的男生比例(62.5%,18 684/29 886)低于女生(70.7%,12 710/17 973),伤害发生在学校、街道/城区、工作场所的男生比例(35.3%,10 564/29 886)高于女生(27.7%,4 975/17 973),不同性别未成年人伤害发生地点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87.20,P<0.01)。伤害发生在家庭中的<6岁病例比例高于6~<12岁与12~17岁比例,发生在学校的<6岁病例比例低于6~<12岁与12~17岁比例,伤害发生在街道/城区、公路、工作场所及运动场所的12~17岁(36.3%,4 541/12 513)病例比例高于<6岁(10.0%,2 108/21 142)与6~<12岁(15.8%,2 250/14 204)比例,不同年龄组伤害发生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 755.53,P<0.01),详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未成年人伤害发生地点分布 [例(%)]
由表2可见,嘉兴市未成年人伤害病例发生原因前三位分别是跌伤/坠落、动物伤和交通伤,其中男生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为跌伤/坠落、钝器伤/硬物击伤和动物伤,女生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为跌伤/坠落、动物伤和交通伤,不同性别未成年人受伤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4.57,P<0.01)。<6岁组与6~<12岁组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为跌伤/坠落、动物伤、钝器伤/硬物击伤,12~17岁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为跌伤/坠落、交通伤、钝器伤/硬物击伤,不同年龄未成年人受伤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 355.29,P<0.01)。
表2 不同性别、年龄未成年人伤害发生原因分布 [ 例(%)]
由表3可见,未成年人伤害多为软组织伤,其次为骨/关节伤与全身性伤。男生软组织伤占比高于女生,骨/关节伤与全身性伤占比低于女生,不同性别未成年人伤害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6.34,P<0.01)。6~<12岁组软组织伤占比高于其他两组,12~17岁组骨/关节伤占比高于其他两组,不同年龄未成年人伤害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10.16,P<0.01)。
表3 不同性别、年龄未成年人伤害性质、部位与意图分布 [ 例(%)]
未成年人受伤部位主要为上肢、头部和下肢,其中男生受伤部位最多为头部,其次为上肢、下肢;女生受伤部位最多为上肢,其次为头部、下肢。不同性别未成年人受伤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5.24,P<0.01)。<6岁组与6~<12岁组受伤部位依次为头部、上肢、下肢;12~17岁组受伤部位最多为下肢,其次为上肢、头部,不同年龄未成年人受伤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 565.83,P<0.01)。
未成年人伤害多为非故意伤害,其次是他人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中女生占比高于男生,<6岁组占比高于其他两组,不同性别、年龄未成年人伤害意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4.73、581.27,P<0.01)。
由表4可见,未成年人伤害以轻微浅表伤与中等程度伤害为主。男生中等程度伤害、严重伤害比例高于女生,无明显伤害、轻微浅表伤低于女生,不同性别未成年人伤害的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7.55,P<0.01)。<6岁病例无明显伤害、中等程度伤害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12~17岁轻微的浅表伤、严重伤害比例高于其余年龄段,不同年龄未成年人伤害的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96.86,P<0.01)。
表4 不同性别、年龄未成年人伤害严重程度与结局分布 [ 例(%)]
未成年人伤害的结局主要为处理后回家。男生受伤后留观、住院比例均高于女生,不同性别未成年人伤害的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65,P<0.01)。12~17岁病例留观、住院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不同年龄未成年人伤害的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41.04,P<0.01)。
根据未成年人伤害预防和控制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伤害发生的风险。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年龄来看,<6岁病例数最多,占44.2%,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4]。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处于生长发育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伤害发生率较高,在未成年人伤害防治工作中需重点关注。从性别来看,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可能与男生更为好动、活泼、顽皮等性格有关,提示在未成年人伤害防治工作中需重点关注男生人群。从发生时间来看,2009—2012年伤害病例数逐年上升,2012—2018年报告病例数波动变化,2019年病例数有所减少,且2月份的病例最少,10月份最多,可能与气温、活动情况、家人看护等存在一定联系。
未成年人伤害发生地点经分析发现,女生伤害多发生在家庭与公路,男生伤害多在学校、街道/城区、工作场所。<6岁人群伤害发生在家中的比例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发生在学校的比例低于其余年龄段,12~17岁人群伤害发生在街道/城区、公路、工作场所及运动场所的比例高于其余年龄段,表明随年龄增长,活动范围增加,伤害发生比例也增加。
未成年人伤害发生的原因前三位分别为跌落伤、动物伤与交通伤,其中跌落伤也是各年龄组未成年人伤害发生的首要原因,与杜文聪等[5]研究结果相似。未成年人身体和认知发育尚未成熟,运动协调能力较差,缺乏危险意识,因此在预防未成年人伤害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这些因素。未成年人伤害以软组织伤为主,受伤部位主要为上肢、头部和下肢,其中男生多为头部受伤;随年龄增长,伤害主要部位从头部逐渐转移到下肢;受伤程度以轻微浅表伤与中等程度伤害为主,男生多见中等程度伤害、严重伤害,女生多为无明显伤害、轻微浅表伤。未成年人伤害的结局主要为处理后回家,男生受伤后留观、住院比例高于女生,12~17岁人群留观、住院比例高于其余年龄段。
综上所述,全年2月份伤害病例数最少,10月份最多,男生伤害多于女生,<6岁儿童居多。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庭、学校和街道/街区,发生原因前三位分别是跌伤/坠落、动物伤和交通伤,伤害性质多为软组织伤,受伤部位主要为上肢、头部和下肢,受伤程度以轻微浅表和中等程度为主,结局以处理后回家为主。因此,未成年人伤害预防需重点关注男生与<6岁人群,首要预防跌落伤,特别关注动物伤、交通伤与钝器伤;家长应指导未成年人注意安全,重点保护头部与四肢。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本市伤害监测由哨点医院开展,无法全面反映全市所有伤害事件的特征。如需更精准的结果,可开展专题调查如专项问卷等对监测数据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