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融通共育职业网红

2023-09-07 11:15杨海玉王欣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3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高职

杨海玉 王欣

[摘 要]职业学校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培育全媒体运营师,需要找到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实现机制上,以岗位需要为前提,构建网红实践教学模式;以课程资源为核心,创新教学改革机制;以各类竞赛为核心,构建激励机制;以职业技能证书为载体,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在实现路径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重构课程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三教”改革;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以职业技能证书为落脚点,构建育训并举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一体化设计为突破点,促进多要素全方位、全过程融合,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复合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通共育;职业网红;高职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6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3-0219-04

1     “岗课赛证”融通的内涵与价值

1.1   “岗课赛证”融通的内涵

“岗课赛证”融合,旨在专业对应岗位设置课程,“岗”指全媒体运营师所从事的岗位,如网络视听主播、直播运营、短视频创作采编、短视频内容运营等岗位;“课”指高等职业学校网络直播与运营等专业的课程体系;“赛”指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证”是指来源于企业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全媒体运营师职业资格证书。“岗课赛证”融合包括“岗课”“课赛”和“课证”三方面的融合。网络直播与运营等专业的课程体系是融通的基础与载体,融合是要将工作岗位内容、职业技能竞赛内容、技能要求、实训实操和评价考核内容、“1+X”职业技能等级和全媒体运营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等同时融入网络直播与运营专业课程体系[1]。“岗课赛证”融通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路径。

1.2   现实意义

1.2.1   “岗课赛证”融通,彰显了类型教育的跨界性特点

产业与教育链接,是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与学校联姻,是职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基本结构形式,这种跨界性使得职业教育育人主体具有多元性。“岗课赛证”融合是一种多元办学主体跨界的实践育人模式,“岗”和“证”来源于企业,“课”和“赛”在职业院校内部,融合便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专业与产业、教材与岗位等方面实现融合。依据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岗课赛证”融通是基于实践检验的创新举措。基于培养具有通用和专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校企共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校企共研基于岗位任务的真实生产性项目、校企共建“三体型”教师团队,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生产、技术研发、培训、创新创业等一体化的指导。“岗课赛证”融通更加鲜明地体现了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特点。

1.2.2   “岗课赛证”融通,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开辟了新路径

将“岗课赛证”四要素融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整合学院教师、网络大V、MCN机构力量,聘请网络大V,建成网络大V工作室,共研真实生产项目;在专业教材建设方面,紧跟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和竞赛项目,增强教材内容的时效性;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2]。建立网红成长记录平台,智能追踪学生学习全过程。

1.2.3   “岗课赛证”融通,契合了数字经济中职业网红素养提升的需求

“岗课赛证”融通旨在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服务数字经济产业的职业关键能力、“1+X”证书体系的创新能力。由于网红规模巨大,单纯的封号管理已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建立与之适配的课程教學体系,可提高网红的岗位适应性。充分利用区域内高校科技力量,建立网红技术服务团队,以开通网红直播车的方式,面向全国网红提供创作文案、视频编辑、推广引流等综合服务,创新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模式,例如可以建立网络灰色空间地带,将违反规定的网红导入灰色空间地带,强制培训学习,网红完成规定学分并测试合格后可解除灰色管理。

1.2.4   “岗课赛证”融通,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文化传承

依托区域地缘特色和比较优势,依托大赛基地,有效整合区域内的电商直播基地、网红小镇、供应链等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通过大赛,面向全国,助力改造升级区域“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主动承接国家、省市交办的工作任务,加大对电商人才培养力度,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将网红“红”出生产力,成为拉动龙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3]。

2     “岗课赛证”融通共育职业网红的实现机制

2.1   以岗位需求为前提,构建网红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全媒体运营师中的选品员、直播销售员、视频创推员与平台管理员等4个工种的不同岗位对从业者职业能力的要求,开展“教学准备—真实情境—找准问题—定性分析—执行方案”五环节教改项目,创新基于直播现场教学模式、“案例+理论+实践”等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将平台的基本设置、账号的引流、农产品营销推广、品牌运营管理、短视频拍摄、平台运营创作等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设置模拟直播和现场直播环节,教师和网络大V同步进入直播间,进行陪伴式学习,耐心细致地传授运营技巧。

2.2   以课程资源为核心,创新教学改革机制

构建“线上线下、固本扬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互联网政策法规、全媒体运营专业知识、互联网营销师职业素养、互联网营销实操技能等课程模块,开发配套教学资源及活页式教材。依据四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建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提高类课程、实战训练类课程等阶梯式课程结构,探索生产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按照专产共生的设计理念,建设多元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服务平台,引进真实生产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项目,探索专产共生模式,解决人才培养缺乏真实生产环境的问题。以企业真实产品生产带动校内生产实习,保证学生实践任务与工作岗位任务零距离对接,从需求侧入手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的问题[4]。

2.3   以各类竞赛为核心,构建激励机制

依据期望理论模型,从个人努力、绩效、组织奖励、个人需要等方面,制定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激励措施。一是给参赛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备赛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大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逐渐熟悉,并针对参赛项目进行技术、心理等方面的充分磨合,最后达到配合默契的程度;二是加大竞赛奖励力度,扩大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受众范围,缩短刺激周期,具体措施如设立更多新人奖、参与奖等奖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足够吸引人,在竞赛中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认可度提高,获得个人进步的机会。

2.4   以职业技能证书为载体,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研制全媒体运营师培训标准、评价标准,建立由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等构成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作为开展职业网红评价的依据。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组织开展职业资格评价,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依据经备案的考核规范组织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在评价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技术技能评价,全面考查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技能水平,强化社会责任、生产服务成果、创新创业;在评价方法上,实行分类评价,对短视频创作采编的评价,主要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对知识技能型人才的评价,突出掌握运用新知识、新理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对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评价,突出多项技能、完成复杂工作的能力。在评价方式上,实行“自主+委托”的方式,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3     “岗课赛证”融通共育职业网红的实践路径

深化改革推动“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探寻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3.1   基于岗位能力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实现岗课对接

从人才供给侧精准对接互联网行业需求侧,将数字经济产业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岗位用人需求等信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为逻辑起点,基于企业的岗位技能标准,通过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来实施课程,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另外,紧扣岗位技能标准设计阶梯递进式实践教学过程,通过教师本体、企业师傅和研究院所技术人员指导,完成网络直播服务专项工作,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1年,人社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通过对选品员、直播销售员、视频创推员与平台管理员四个工种的职业核心技能分析,构建“线上线下、固本扬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政策法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实操技能等课程模块。同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资源、旅游品牌、农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寒地文化等作为课程重点,建成地方特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5]。

3.2   开展岗位项目实践训练,实现赛证教学融通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平台,发挥大赛对职业教育改革定标、导航作用,通过技能大赛检验人才培养实效。加强赛课融通,检验产教需求融合、标准融合、过程融合与评价融合程度和效果,通过高端技能引领教学改革,大赛检验教学成果。服务产业发展,以引领人才培养为宗旨,坚持“德技并修、手脑并用”,紧密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实际确定比赛内容,同时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范围,加强对选手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核。同时,将大赛作为教学资源留存,与赛项相关的教材、课件、教学资源以及设备等,均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将赛项标准转化完善为教学标准、赛项评价转化为教学评价等。积极承办各级职业技能竞赛,采取“以赛代训”的方式,赛前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选拔一批“选品员”“直播销售员”“短视频创推员”,随后通过举办互联网营销师技能大赛、短视频技能大赛,积极促进大赛成果转化,推动技能水平提升。

举办创意短视频大赛,以大学生最喜爱的短视频形式为载体,以职业技能、知识传播、才艺展示、思政教育、劳动养成、校园生活为创作主题,学生广泛参与报名、制作。在短视频的创作过程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将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学生的理念传达给学生,积极助推“互联网营销师”这一新职业在直播电商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可持续化发展。

3.3   落实岗课赛证多维度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改

申报了国家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制度试点,培养社交電商运营(中级)培训教师和“1+X”制度考评员,为开展学员培训奠定坚实的师资力量基础,同时不断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研究“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创新培训模式与方法,全方位提升育人质量。

依托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岗位职业技能为需求导向,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证书体系。证课融通倒逼高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动态调整,以真实生产项目或者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合企业认证标准,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持续更新并推进,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学员通过线上平台学习、线下集中实操的方式全面系统地掌握互联网营销知识和直播销售技能,完成学时后参加线上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相应等级的岗位能力培训合格证。网红产业学院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定制式培训,采取实战训练的方式提升学员直播场控能力。

3.4   建设考证、培训、竞赛于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

依托网红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线上线下多元化、全方位、国际化的学习平台,教学、培训、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以及就业指导一体化设计,为人才精准就业提供咨询。同时,精准把握最新产业风向,多维度服务,及时搜集有价值的前瞻性信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建设开放共享型永久性培训基地,为全国职业网红大赛等各类赛项提供赛场、赛前培训和竞赛组织管理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王斯敏,蒋新军,等.今天,我们怎样培养高技能人才[N].光明日报,2020-07-09.

[2]平和光,程宇,李孝更. 4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5):6-17.

[3]刘盾.深职院课程体系与华为工程师认证体系互嵌融通,人才链无缝对接产业链:课证共生长 携手育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9-08-05.

[4]张娴.“赛教融合”助力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20-12-22.

[5]朱德全,杨易昆.职业教育“产赛教”融合:机理、问题与治理[J].职教论坛,2020,36(11):31-38.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高职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