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探寻“双减”实施有效路径

2023-09-07 19:44王瑶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有效评价课程实施

王瑶

摘要: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积极探寻落实“双减”的有效路径,聚焦“三个着力点”,力求实现“三个提升”:着力校本研修效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着力课业评价改革,提升作业反馈功能;着力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后服务品质。真正做到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

关键词:校本研修;课程实施;有效评价;落实“双减”

在“双减”落实一段时间后,我校在不断思考和实践中逐步探寻出一系列有效措施,真正做到了让“双减”在校园中真实发生。我校主要聚焦“三个着力点”,力求实现“三个提升”:着力校本研修效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着力课业评价改革,提升作业反馈功能;着力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后服务品质。真正做到让教育这个天平不偏离准心,回归教育的本原。

一、着力校本研修效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我校构建的“头雁领航,群雁高飞”的“雁阵式”教师发展模式,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发展新机制。我们把研修的着力点放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上,深入探索和提炼适合各学科教学高效率、高质量的主体框架,清晰路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精细常规研修,落实“轻负高效”教学理念

要想提升办学质量,需要从细节入手,将研修精神、研修制度渗透到细节处,以精心的态度,实施精细的管理,追求有效的教学成果,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场景化———明晰问题,突出实施策略。学年学科集体备课采用的是三备两反思的“五次备课”制度:个人初备、学年研讨、个人课前精备、个人课后反思、学年集体反思。在形式上采用主备教师场景化说课,剖析教学重难点,提出关键问题,阐明设计意图,大家充分考虑学情进行预设回答,从而梳理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直观的备课更利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的把握。

2.课堂教学生本化———转变方式,凸显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实施“双减”的重要渠道,只有高效率、高质量教学才能减少烦琐的无用练习。所以教师要进行“讲基础、练多元、促思维”的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充分体现“生本课堂”,力求做到三个聚焦:聚焦关键问题设计;聚焦教学策略设计;聚焦分层练习设计。

(二)雁阵研修引领,发挥专业支撑能力

学校要充分发挥“头雁破势、成雁立势、幼雁借势”的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任务。充分调动“头雁破势”的作用,具体指学科带头人和名优骨干教师,主动掌握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最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努力形成个人教育教学风格,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1.名师团队高标准。我校现基本形成规模的名师团队有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综合实践、信息化,这些团队要积极开展创新驱动、教学引领等专项研究。

扎实学习:团队要在开学初建立研修计划、研修方案、研修形式,既包括理论学习,又包括实践反思等。

真实研修:团队研修要以科研课题为导向,结合理论的辅助,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论证,最后形成一定的经验成果和策略进行推广。

有效展示:每个团队要进行一次研修成果的阶段汇报展示。团队成员要撰写个人研修论文、团队阶段研修报告等。

客观评价:学校制定奖励机制。每个团队研修的主题,研修的过程,梳理总结的经验,产生的影响,都将作为学校奖励优秀团队的依据。

2.学年学科团队常态化。学校充分调动学年学科组的集体力量,采取任务驱动的办法,依据实际课堂需求自主制定研修主题、测评方式、课程实施策略、特色活动开展等细节,真正激励每个人去思考、去设计、完善每一项活动的实效性。

任务驱动一:确定研修主题,制定研修方案。学年、学科以學校的研修课题为主导,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确立本学期团队研修的小课题。这个小课题一定是来源于教学问题。如:新旧教材的变化为教学带来的影响;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等。切忌假大空,要挖掘共性问题,能引起大家共同思考、碰撞的问题。

任务驱动二:学年学科主题教学展示。依据设计的研究课题,本学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主题教学展示,可以同课异构,可以不同学年同课型教学展示等。

任务驱动三:学年学科技能展示。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技能展示,形式和内容自行设计。学科教师要突出学科特点和性质。

这种“雁阵”模式下的校本研修成为为教师增值赋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通过这种全覆盖的研修形式促进教师自我更新、专业提升。

二、着力课业评价改革,提升评价反馈功能

(一)作业设计凸显特色

减轻义务教育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双减”主要任务之一。学校从把握功能、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等方面抓好落实,以“知识巩固向素养生长跨越”为目标,以“基础、拓展、提升”为三个维度优化作业设计,通过三个路径加强作业的管理,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明确目标,规划作业种类

根据国家课程设置的框架以及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和目的,我们基本上将作业划分为:学习之前有预习效果的“导学作业”,课堂学习中边讲边练的“课堂作业”,学习之后具有巩固复习功能的“课后作业”,综合学习中进行知识融合的“创新实践作业”,放假舒缓期间的能力提升、角色体验的“假期体验作业”。五类作业紧密链接,助推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

2.尊重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学生作业要达到巩固或者提升能力的目标,要关注四个要素:目的、相关性、可行性、数量。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紧密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关注基础知识巩固的同时还要关注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跨越。作业在确保基础量的同时决不能一刀切,要在分层作业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佳发展,实现作业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依据学生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求作业设计要分为基础巩固、综合应用、思维进阶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的个性需求。

(1)“基础巩固”全员掌握。授课后安排最基本的练习巩固,数学主要体现在例题的二次重现,语文则是字词训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些属于最基本的知识,需要100%完成并掌握的。

(2)“综合应用”变式训练。这部分习题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知识的重难点,适当调整训练难度,关注变化、融合,需要学生进行多项分析才能够解决问题。

(3)“思维进阶”能力挑战。这一层级的训练通常是教材中标注星号的习题,具有一定思维难度,是为了满足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选做。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放手交给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讲解,以此达到优更优、弱晋级的目的。

3.激发动力,设计实践作业

我们的第四类“实践作业”有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比如表演性作业;有些需要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观察记录,比如写写小种子成长日记;还有的作业需要学生一定时间的整理设计,比如高年级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单元的知识;还有的作业需要长时间的阅读体会。学无止境、研无终点,虽然“双减”背景下对作业设计与实施有效方法的探究我们刚刚起步,但相信所有教师会在这条研修路上奋力前行,让作业真正成为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

(二)测评形式凸显质量

“双减”文件再一次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只组织一次期末考试。那么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业质量呢?老师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呢?需要学校带领教师去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测评体系。

1.全学科多样化期末测评。学习就要有反馈,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建立了特色评价体系,力求体现多元化、立体化、实效化。每学期除了信息技术学科外,其余学科全部进行期末的综合测试。测试内容也需要分为基础巩固、综合应用、思维进阶三个层次,每个学科都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测评。比如说5年级美术学科测评主题:《新年礼“包”》,针对这个主题设计了3个层次的测评内容:根据课上学习内容《包的世界》创作设计一款适合新年的包;根据课上学习《包的世界》以绘画的形式创作一款包,如:拎包,挎包,双肩包等;根据课上学习《包的世界》以绘画的形式创作一款包,根据合理构图可以额外添加小插画或文字标注特殊的功能、特殊材料等;根据自己的设计图结合课上学习《包的世界》运用卡纸、彩纸、废旧物品等手工材料设计创作一款包,如:拎包,挎包,双肩包等,注意实用性和功能性。

这种分级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测评形式和内容,再辅助等级评价,这种尊重让学生更加地自信。

(1)低年级无纸化测评突出趣味。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学校通过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形式———闯关“乐考”,注重考查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注重习惯、表达、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

国家课程规定开设的所有学科,既有单项的技能测评,又有考查综合能力运用的主题项目,以生活情境贯穿,注重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突出“模块化”“趣味化”“游戏化”特点。数学学科主要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语文学科侧重于字词运用、阅读理解和看图表述的能力;美术是展示主题画作,运用语言叙述设计背后的故事;音乐是现场歌唱,并融入打击乐伴奏或者是竖笛伴奏;体育则是俯卧撑、花式跳绳和体操方面的体能测评;科学、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和地方学科运用趣味选择、判断、抢答的形式进行测评。这种评价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这些是纸笔考试无法呈现的。

(2)高年级纸质测评突出全面。3~5年级的学生主要采取纸质测评的形式。学校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在关注基础的同时更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2.艺体学科跟踪性常规评价。仅仅依靠期末的一次测评还是有局限性,为了随时记录学生的点滴成长,学校组织艺体教师依据每学期每册教学内容设计具体学业评价单,包括教学内容、测评题目、评价标准。随着平时教学任务结束,教师随堂就可以对学生完成的作业给予评价。比如美术学科评价单就可以重点筛选出一学期需要绘画完成的所有内容,每个学生完成创作后都可以得到授课教师的相应评价。一学期结束多份实实在在的学科评价单呈现出学生的付出与收获,让成长的足迹看得见。

三、着力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后服务品质

推进课后服务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以“3+X”的形式促进学生更好地自愿选择回归校园参加课后服务。“3”即每天固定的学业辅导、课外阅读、运动技巧花式跳绳,X课程即学生每周两次自主选择的特色课程。

(一)分层学业辅导:为了保证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作业不出校,教师要讲究方法,提高辅导效率,可以把辅导的对象分成:学习困难者、学有余力者等几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点面结合、难易交錯、单独辅导、集体讲解、小组帮扶等。真正有效辅导,稳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丰富补给课程:国家要求学校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要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为了让个性爱好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按照不同年段提供了艺术、体育、益智、科普、综合实践、传统文化等七十多门课程。艺术类的童声飞扬合唱、非洲鼓、竖笛、创意贴画、七彩之路、艺彩飞扬、纸刻世界等;健体类的雪地足球、体育游戏、冰球、羽毛球等;还有经典文化诵读类如墨韵怡情、古诗词颂唱等;科学实践类的3D打印、趣味编程、机器人、未来机械师等;传统文化类的书法、非遗岭南押花、鱼皮画、古诗词颂唱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快乐地徜徉在发展兴趣的求知路上。

1.必修课程。为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设置了以学年为单位的快乐阅读课程和艺体素养课程,还有以班级为单位的益智课程。

(1)快乐阅读课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每个班级要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以此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每月班级要开展读书交流会,每学期学生自主建立阅读卡,让读书习惯陪伴学生终生。

(2)艺体素养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学校又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时间,为各学年学生开设了音乐(打击乐器融合)、美术(多种素材创作)、体育(花式跳绳运动)主题课程。在歌唱中、运动中、创作中学生享受着美好教育带来的欢乐。

(3)益智课程。每个班级依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又开发了益智类课程,学校为班级购买了相关的学具,大力支持师生共同研究提高。魔方、魔尺、九连环、华容道、军棋、象棋、跳棋等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互相挑战中获取成功的乐趣。

2.自选课程。面向全校的特色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选课平台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在丰富多彩而有温度的课后时光中,学生穿梭着走进不同的教室,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相聚在一起,彼此借鉴、互相促进。例如:“百鱼入画”课程让学生利用鱼皮作画,将想象和手工有效融合。“指尖的美好”课程让学生将一根根简单的彩绳通过巧妙地创作变成充满文化味道的装饰品。正因为喜欢才能更投入,每一颗种子在课后活动中绽放童年之美、生命之美。

3.班级课程。学校倡导各个班级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积极开展班级课程,为了丰盈主题、强化实践,学校依据学生年龄发展特点和教育需求建立五大课程体系:以习惯养成为教育内容的一年级课程体系;以家国情怀为教育内容的二年级课程体系;以实践体验为教育内容的三年级课程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教育内容的四年级课程体系;以理想追求为内容的五年级课程体系。每个学年依据主题选择相应资源进行实践学习,真正将班级课程的教育影响力深入骨骼,融入血液,伴随一生。

各班的课程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聘请家长讲师,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解各种主题知识,以此打破课本知识的限制。例如科普类:水的表面张力、神奇的声音、走进温室种植基地了解现代农业种植等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旅游见闻类:云游迪士尼、走进清华大学等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还有主题教育類:如中国航空故事、弘扬茶道文化、走红色文化之旅、悟中华书法之魂等涤荡心灵的课程;烘焙、包饺子、做寿司等手工劳动类课程也极受学生欢迎。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效能。教师如何减轻工作负担,提升内驱力?家长如何减轻育儿焦虑,积极支持政策实施?学生如何在减负中不断增强综合能力?众多的课题还需要我们静下心去研究,但是只要我们心有所往,坚定向前,必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编辑/魏继军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有效评价课程实施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新课标下有效音乐课堂策略探究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让有效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