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教学“欲扬先抑”写作手法

2023-09-07 19:44付丽杰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山海经读写结合

付丽杰

摘要:以读写结合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学习写作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统编版语文教材《阿长与〈山海经〉》读写结合课为例,探究“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抑扬的顺序、抑扬的材料选择、抑扬的详略安排、抑扬的前后衔接等方面的基本方法,旨在使教师教会学生通过文本分析,理清写作思路,洞察写作技巧。

关键词:《阿长与〈山海经〉》;读写结合;欲扬先抑

写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面临的最大难题;教会学生写作文也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学生从小到大阅读了大量的课内外文章,为什么还写不出好文章呢?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读与写结合得还不够好,没有在读中悟出写的方法技巧,缺少写作知识与方法的积累。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为例,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提升学生写作的策略,让学生从写作的角度研读课文,以课文为例,总结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知识与方法,以此突破写作的难题。

读写结合课和普通的阅读课课型不同。阅读课重点在于对文本的理解、赏析,读写结合课重点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写结合课中的写作目标更明确,可以以阅读课的文本为例,从文体、写作手法、语言等方面选择确立每一节课的写作重点,做到一课一得。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中,可采取“三读十二问三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几个方面,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写作方法,最终达到掌握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分析文类特征

欲扬先抑的写法是指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先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然后再褒扬。安排材料的顺序时,先写“抑”的事件,记叙人物不好的方面,后写“扬”的方面,记叙人物好的方面。这样的顺序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物好的印象更突出,赞美的主题更鲜明。反之,就把不好的印象留给了读者,变成了欲抑先扬,以“抑”为主了。学生作文的思想要积极向上,弘扬生活的真善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以扬为主旋律。出于以上对于文类基本特点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第一步就应该把目标设置為在对文类的认识上,让学生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基本特点。如在教学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第一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完成问题:主要写谁?对人物的什么事件进行抑与扬?合作研讨完成:是否可以先扬后抑?这部分的“一读三问一研”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写了什么,理清写作顺序。前半部分就是以“抑”为主,先写了阿长“切切察察”、“大”字睡相、让作者不耐烦的规矩、谋害隐鼠等不好的事件,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不大佩服,甚至是怨恨之情。后半部分是以“扬”为主,写了阿长知道作者喜欢《山海经》后,想方设法给作者买《山海经》,让作者打消怨恨之情,对其心生敬意。这样的安排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阿长,一个关爱孩子、细心呵护孩子的形象瞬间清晰,这就达到了“扬”的目的。先抑后扬,主题鲜明,这也是欲扬先抑文章的最大特点。

二、探究选材方法

文章必须写“抑”的部分是不是就可以对人物的“抑”毫无限制了呢?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文章所选择的人大方向上是个好人,或者说是优点大于缺点的人。因为学生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褒扬,如果文章选择过多的缺点,那么优点就不能让人折服,缺点让人很反感,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抑”,而不是“扬”了。所以指导学生要选择好人物和事件。选择那些优点明显的人去写,选择“抑”的材料着眼点是人物的生活习惯和性格,而不是品德。品德是人的本性,坏的品德无法再用好的品德去掩盖。而习惯和性格与人的生活环境、文化程度、个性特点等有关,习惯、性格不好不一定代表人的品性不好。有了这样的分析,我们在安排第二次朗读“三问一研”的设计时,一定要针对选材方法进行指导。二读看情感,深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第二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完成问题:不喜欢人物什么特点?喜欢人物什么特点?作者的情感走向是怎么样的?合作研讨完成:类似衍太太让孩子吃冰的事件,是否适合选择为抑的材料?通过“三问一研”自主合作学习后,学生会认识到阿长“切切察察”、“大”字睡相、让作者不耐烦的规矩等这些事件,都是与阿长出身贫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关,我们只能说阿长没有礼貌、素养不高、习惯不好,但我们不能说阿长是一个坏人。但是如果阿长像《琐记》中的衍太太一样爱使坏,专门教唆孩子做坏事,后面即使给作者买了一本书,也是无法改变其在作者和读者心目中的坏印象的。选择“抑”的人物和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和尺度。

三、梳理结构安排

“抑”是为“扬”服务的,所以在安排篇幅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扬上。“抑”的事件可以略写,不用展开细节,交代事件,写出情感铺垫即可。“扬”的材料要重点写,要写详细,关键的地方要展开具体的描写,凸显人物打动人的地方,这样才能让读者对人物的印象由不好扭转到好,达到“扬”的效果。三读看结构,掌握具体如何写。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第三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完成问题: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事件前后是如何衔接的?情感上是如何铺垫的?合作研讨完成:从描写、修辞、句式等角度分析,怎样详写扬的事件?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会明白,阿长“切切察察”、“大”字睡相、让作者不耐烦的规矩、谋害隐鼠等写得都比较概括,并没有展开写。但是给“我”买《山海经》事件却写得很详细,“我”为什么想得到《山海经》,“我”如何渴望得到《山海经》,阿长买《山海经》给“我”时的外貌、语言、动作,“我”得到《山海经》时的心情,等等,都写得很具体。让读者体会到切切察察、不拘小节的阿长心思还是很细腻的,她留心到孩子的愿望,并努力帮助孩子实现愿望,这样就把阿长好的形象树立起来了。这样的文章在情感、情节上前后都有变化,情感是按照由不好到好的顺序发展的,作者写出了情感上的细腻变化。前半部分作者多处表达了自己对阿长的不好情感,“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惧惮她什么呢?”后半部分写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很注意与前面的衔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此处写出了作者改变的原因,阿长能够帮助作者买到梦寐以求的“心爱的宝书”,这是别人都不能做到的,阿长自然就成了作者最感谢的人,前文的一些琐碎的小事也就无关紧要了。这些情感变化的句子出现的位置可以在叙述事件之前或之后。文章不好的情感也可以放在相关情节之前之后,因为好理解。好的情感最好放在相关情节之后,便于读者接受,如果情节之前就先写好感,后面就没有了波澜,也就失去了欲扬先抑,掀起波澜的作用了。

为了让这种情感衔接得当,还要研究如何做好情感铺垫。在谋害隐鼠之后,作者对阿长的反感已经到了一定程度,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向好的方面转变呢?这就需要有个情感变化前的铺垫。一定是在作者遇到某种特定困难的条件下,得到了主要人物的关照而走出困境,才会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发生情感的变化。我们来看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是如何铺垫的。首先引出了所要写的《山海经》事件。“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然后着重写自己想要又得不到《山海经》的苦恼。“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谁也不肯真实地去回答我,”“买罢,又没有好机会。”“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再写作者对阿长没有抱买书的希望。“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有了以上的情感铺垫,我们感觉到买到《山海经》对作者来说就是最大的愿望和难题,而阿长又是作者最不抱希望的那个人。下文突然写到阿长把《山海经》悄悄地买来了,这不仅让作者“震悚”,就是读者也感觉到如同“霹雳”。这样的铺垫让前后的情感变化紧密地结合起来。抑扬相接,过渡自然。

四、归结写作方法

通过“三读十二问三研”的课堂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写作欲扬先抑类写人记叙性文章可采取的五步四原则。行文顺序五步:开头引出人物———略写对人物印象不好的事件,寫出自己对人物的反感———记叙自己或他人所面临的某种困境,为情感转机做铺垫———详写人物对自己或他人的帮助或影响,写出自己对人物的喜欢、敬佩等好感———结尾赞美人物身上不平凡之处。成文遵守四原则:先抑后扬,主题鲜明;抑到好处,选择有方;重扬轻抑,详略得当;抑扬相接,过渡自然。

我们把教学引导的问题汇总到一起:主要写谁?抑人物的什么事件?扬人物的什么事件?不喜欢人物什么特点?喜欢人物什么特点?作者的情感走向是怎么样的?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事件前后是如何衔接的?情感上是如何铺垫的?这九问也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写作提纲的思维导图。课堂教学前半部分时间教师分三步指导学生据此十二问三研总结文类写作知识,后半部分时间引导学生据此十二问三研完成写作提纲。

这样的读写结合课目标明确,由读到写,挖掘教材深藏的写作知识宝藏,切实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写人记叙类文章如此把握,其他类文章亦可如此设计,只是根据文类不同设计的问题不同罢了,基本理念相同。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学会2021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读写结合策略研究”(kt2021040110460120312)阶段性研究成果;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研专项省重点课题“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研究”(JYB1421658)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山海经读写结合
山海经夫诸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