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琪 黄海东
摘要:同为现实主义画家,蒋兆和与米勒都关注底层人民,尤其是农民这一被忽视或压迫的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本文试图通过艺术作品来体现劳动人民的悲苦遭遇,并激发观者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从而向世人彰显深刻的人文情怀。他们都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即坦率地正视现实社会。
关键词:蒋兆和;让·弗朗索瓦·米勒;人文关怀
蒋兆和与米勒虽然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画家,但是他们都以现实主义的画风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及精神面貌。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怀,展现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流民图》和《拾穗者》分别是他们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同时都是他们艺术成熟期的杰作,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和人道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具有深厚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蒋兆和是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蒋兆和1904年出生于四川泸州一个败落的书香世家,少年时期在家乡接受了传统基础教育。青年的蒋兆和受到鲁迅文学作品的影响,早年困苦的家世、经历和境遇,使得他很自然地同情劳苦大众。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以及美术革命的影响下,西方的绘画表现方式传入中国,使得蒋兆和不再纯粹地遵循传统中国绘画,开始借鉴西方的写实主义来揭示旧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蒋兆和的艺术成熟期正值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黑暗最动荡的时期。日本侵略军铁蹄下,哀鸿遍野、尸骨横陈的人间惨象,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蒋兆和有着强烈的爱国情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始终心系人民大众,将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大众视为己任,选择用绘画的表现手法来传达他所看到的人民的痛苦遭遇,真实地描绘出旧中国人民生活的困苦,完成了震撼世界的杰作《流民图》,这幅画被誉为“近代中国人文关怀之巅”。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题,赢得了“农民画家”的美誉,是近代史上最受爱戴的农民画家,同时他也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巴比松画派的重要成员;米勒1814年出生于法国诺曼底格鲁齐乡村的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1833年赴瑟堡市开始学习绘画,后于1837年被巴黎美术学校录取,前后受到了普桑、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影响,开始了一生的绘画追求,但也受到了当时官方美术界的排斥和诋毁。他名字中的“弗朗索瓦”是为纪念阿西西的圣徒弗朗西斯而取的,这也注定米勒的一生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米勒的绘画有一种悲观主义、悲哀和孤独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拾穗者》被称为“劳苦大众的命运三女神”。
《流民图》是一幅融合中西绘画技法的水墨作品,画面由多个人物组合单元构成,从整体看,运用的是传统水墨画中的散点透视方法。每个单元中的人物组合采用的是西画中的焦点透视方法,在人物比例与人体结构上,他融入了西方的素描造型等方法;在色彩的运用上,蒋兆和采用了淡雅的水墨色调,与传统的水墨人物画相比,更加丰富和细腻,也更加贴合流民的悲惨境遇,同时结合中国画笔墨的变化,呈现出生动、震撼的画面效果。
从画面内容来看,画作以一片瓦为整体背景。视角从左侧两个男性工人的形象缓缓引出,慢慢揭开序幕,画面靠前站着两位布衣褴褛的女孩,姐姐双手揽着妹妹,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旁边紧挨着的是脊背微弯、背着小女孩的母亲,在她脚下,一个瘦骨嶙峋的男孩奋力抓住这位母亲的衣角。画卷中段,是一群围抱在一起的妇女和儿童,头轻轻向上仰望,怀抱里的小孩看向远处的天空,眼神里露着恐惧,也有人独自抽泣着,似乎十分不舍亲人离去,与围抱在一起的妇女儿童相呼应的是一位戴帽子的男性,他双手捂住耳朵。画卷后段,每个人的脸上都透露出无助。画者在表现沦陷区知识分子的时候,用低头的姿态表示抑郁与苦闷,又以昂头的姿态看向远方,期待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期待着美好生活的到来。整幅画面中人物没有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只有茫然、呆滞的眼神,透着悲伤和绝望。
绘画并不是简单地反映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诠释和解释。蒋兆和通过最真实的画面向世人传达自己的情感。《流民图》表现了下层人民生活的现实状态,将国人的生活之苦、丧夫之衰、丧家之痛、家亡之悲、民族之难、国破之恨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这张画中可以看出他的画面充满了人文的情怀,仁爱之精神,人性的关怀,深切地关怀人民,关心社会和国家命运。《流民图》的价值不仅在于反映旧中国人民的悲惨生活,还在于其在艺术上的突破,他将中国画用线的表现方法和西方绘画的体积塑造进行了高度融合,改良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成为继徐悲鸿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人物画家。它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在现实主义和人文关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蒋兆和所描绘的贫穷和苦难的人民都有着淳朴善良和不屈于命运的个性,本该天真的儿童和纯情的少女于可爱美丽之中总是流露出一丝茫然与困苦。在那些倾诉着悲惨与困苦的宣纸上,我们能体会旧社会的悲苦。正如著名美术理论家刘曦林先生所说:“蒋兆和是直面人生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家,又是一位造型艺术领域的悲剧艺术家。他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在视觉造型中,进而实现对人生价值和真、善、美的肯定,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具有悲剧美学倾向的独一无二的人物画大师。”
米勒的作品中描绘的多是平凡质朴的农民,《拾穗者》与之前的绘画形象都不同,画面内容也有所改变,体现了米勒的绘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主题。米勒的绘画流露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情。米勒的绘画作品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表现农民劳动与短暂休息的场景为主题,《拾穗者》就表现了农民在农忙时艰辛的劳动场面。二是以表现农民在休息季节时的生活状态为主题,比如米勒创作的《缝衣女》。三是以表现农民的精神世界为主题,比如油画《晚钟》就完美地展现了一对农民夫妇以虔诚地祈祷结束一天的劳作样子,展现了淳朴的信仰。
《拾穗者》创作于1857年,作品描绘了收割时节人民弯腰捡拾麦穗的情景。作品表现了底层的农民生活的艰辛,只能去麦田里捡取掉落的麦穗来补充家中的粮食,捡起的麦穗就是他们生活的希望。画面在构图上采用了黄金分割的构图方式,位于黄金分割点位置上的是三位身穿布衣的农妇,她们在已经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取麦穗。人物的姿态呈三角形构图,背景是一片金黄色的田地,高高堆起的麦垛、载满麦子的马车、灰色的村庄以及劳作的农夫。米勒把背景作了虚化处理,着重刻画前面的人物,更能突出主题。据一些学者的研究,他们认为这三位农妇可能是米勒的祖母、母亲和姐姐;最右侧的妇女应该是米勒的祖母,头戴黄色的头巾,腰微微直起,用手微微地撑住膝盖,以便能休息一下继续劳作,从她的动作能感受到她年迈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持她长期劳作,画面中间一位头戴红色头巾的妇女,应该是米勒的母亲,她身前装麦穗的袋子鼓鼓的。最左侧的妇女应该是米勒的姐姐,头戴蓝色的头巾,遮挡着自己的颈部,她的动作优美轻巧,左手向后背着。米勒塑造的人物形象,这三位农妇在画面中如雕塑般厚重,营造了庄严的美感,这三位劳动者的动作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安静的劳作场面具有更打动人心的力量。当我们面对画面时,我们可以感受来自这三位妇女身上沉重的生活压力,她们承载了太多,让她们难以站立,但是也体现了女性的坚韧。画面整体以暖色调为主,三位农妇的头巾以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营造出的气氛异常安静,十分和谐,呈现犹如田园诗般的生活气息。
米勒曾说过我只想把我看到的东西简单地描绘出来,并且尽我所能表现它们的本质。米勒的创作思路就是表现劳动的场景,他的终极目的也是表现劳动者的艰辛,虽然他的画中表现了农民的贫苦,但是他与蒋兆和不同,并没有表現出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他的画面中从来都没有表现出反抗精神,只有优美、宁静、朴实的画面,内心始终处于平静、超然的状态,使得他的艺术作品朴实无华,直达人的内心深处。
米勒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由于自身早年困苦的经历,他对农民抱有怜悯之情,米勒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融入了画面中。劳动者在画面总是呈现一种宁静祥和之意,他把劳动者平和宁静的心态融入了画面,虽然劳动者的生活艰难困苦,但是他们的勤劳和朴实,使得作品有了更打动人的力量,是对生活的赞颂和对生命的赞扬。
蒋兆和由于自身的困苦经历,使得他对底层民众有着天生的同情,对现实世界给予了强烈关注与反思。他的作品体现了人文关怀,他是20世纪中国苦难与忧患的代言人。蒋兆和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经历苦难历史的现实人生,用自己善良的悲情,去展现了平凡人的命运,传达了一个苦难的知识分子对于普通生命的仁爱之心,传递了人文关怀之情,蒋先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仁爱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的艺术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蒋兆和与米勒的绘画中总是充斥着悲观的人文精神,但是他们的绘画中又充满了积极的意义,画面中总能体现善良与美好,他们的绘画总是教会人们如何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让人们即使处在逆旅之中也要积极面对生活,正如凡·高所说:“希望与痛苦并存”,但是他们的作品是想通过绘画表现手法让更多的人关注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作为一个艺术家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只有站在群众这边才能创作出具有真、善、美等优点的先进作品。
总的来说,蒋兆和的《流民图》和米勒的《拾穗者》都是反映社会民生的经典艺术作品,它们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闫琪,女,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画创作与理论。
黄海东,男,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绘画(油画)。
参考文献
[1](美)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M].戚印平,范景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1.
[2]罗小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四川泸州市博物馆.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纪念蒋兆和诞辰100周年文选[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4](法)罗曼·罗兰.大地之子的落日挽歌:米勒传[M].冷杉,杨立新,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