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与实践路径探究

2023-09-07 09:02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中学刘成英
天津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分层教学策略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中学 刘成英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都得到了落实与推进。其中,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措施,更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维能力都各不相同。在数学教学中,这些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统一的教学策略无法顺应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频率、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就显得尤为关键。分层教学法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革新的重要起点。要想让这一教学策略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奇效,教师应当深入理解分层教学法的意义,选用科学的策略,进行实践路径的探究。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设计通常以班级中“大部队”的学习能力与需求为基准,这就导致学优生学有余力、暂困生跟不上的问题产生,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整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高不高,不仅取决于教师讲了多少,而且在于学生能够吸收多少。只有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水平范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进步,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才能得以构建。而分层教学策略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依照不同学生的能力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顺应学生身心发展,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会出现“吃不饱”或“跟不上”的情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所有学生都遵循同样的教学设计,朝着共同的教学目标迈进。然而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来说,同样的目标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在学优生眼里,课程目标可能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在暂困生眼里,课程目标可能过于困难,而导致他们丧失信心;对于中等水平学生而言,他们只要跟随“大部队”,就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这三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分层教学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由于学生的层级并非固定不变,所以能够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发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转变消极的学习态度,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在这种良性竞争的环境中,学生不再是老师“逼着学”,而是自己主动学,自学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都能获得明显提升。

(三)促进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数学学习的评价机制较为单一死板,部分教师只以考试的成绩、排名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关注。同时,固化的评价机制会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数学以及数学教师产生畏惧情绪。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又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喜爱,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而分层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将班级整体按照不同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明确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策略,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这一教学措施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在教师的帮助下提高学习能力。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分层,这也是分层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有利于将同类型同水平的学生划分在一起,便于教师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为保障分层教学的成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应注意三点原则:合理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以及人文性原则。

首先,是合理性原则。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是保障教学水平与效果提高的关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划分时,不应当将成绩排名作为唯一标准,而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作出综合性的划分评判。对于学习能力、思维水平与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A 类”;对于学习水平有待提升但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B类”;对于学习水平与习惯较差、基础能力不佳的学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C类”。

其次,是动态性原则。分层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正向和负向的变化,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引导学生树立良性竞争的意识,也让学生在认识到自身差距的同时发挥自主性。

最后,是人文性原则。分层教学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落差,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教学策略,让学生意识到分层教学只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空间,而并非一种评价体系。

(二)对学习目标进行合理分层

合理划分学习目标,是分层教学能够顺利落实的重要保障。只有当学习目标与学生的自身水平相恰切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才会得以激发。在学习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承以下原则:“A类”学生,注重培养创造性数学思维,发扬个性与特长;“B类”学生,强调学习兴趣的提升与数学思想的渗透;“C类”学生,强调夯实基础,保障基础题型与稍难题型的正确率。当学习目标得到合理划分时,数学学科才能在学生眼中散发魅力,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奋斗。

以“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先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感受数学公式简洁明了的魅力,并学会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应当以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为依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A类”学生而言,教师应当要求其理解并掌握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够快而准地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对于“B类”学生而言,要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熟练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对于“C类”学生而言,要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且进行简单计算,会运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不同层级的学生便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努力,收获最大程度的提升与进步。

(三)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全方位反馈。分级评价打破了“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能够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个人的学习能力,作出综合性、全面化的判断,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而找到努力方向,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扬长避短,也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分层评价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评价体系,缩小了评价内容,实现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过程,让学生能够清楚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与退步,明确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同时,对教师而言,同层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都比较相近,教师可以根据同级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精准挖掘到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易错点与难点,及时对症下药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减压增质。最后,分层评价有助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优等生意识到“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不会在学习过程中因骄傲自满而懈怠,也不会让暂困生因为心态失衡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更不会让中等生因为“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让学生对个人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有更为精准的认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策略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教学措施,既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又有助于推进“双减”政策在教学活动中的落实。同时,分层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力保障。基于此,教师应当做好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评价进行合理划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分层教学策略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