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马铃薯提质增效高产栽培技术

2023-09-07 03:20封占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3期
关键词:华池县蝼蛄块茎

封占霞

(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池分校,甘肃 华池 745600)

华池县是农业大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当地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 666.67 hm2左右。传统马铃薯栽培技术模式下,马铃薯产量低、质量差、病虫害多发,严重影响种植效益。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于马铃薯栽培中,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因此推广应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十分必要。

1 土地准备

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pH 值为5~8 土层深厚的砂壤地种植马铃薯,保证地块浇水排水便利,交通方便。前茬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宜,禁止选用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前茬。应在晴天深翻土壤晾晒,利用紫外线杀灭虫卵和致病菌。结合翻地施底肥,一般每0.067 hm2用腐熟农家肥2 000 kg、三元复合肥80 kg,将肥料深翻入土。有条件的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结合土壤养分含量灵活施肥[1]。

2 品种选择

结合实际用途、市场行情、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因素合理选择马铃薯品种。以华池县为例,可选择费乌瑞它、陇薯3号、陇薯7 号、青薯9 号等。将病薯、烂薯、畸形薯、表皮龟裂的薯块清除掉,选择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色泽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为种薯,确保所选用的种薯纯度、净度等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 种薯处理

马铃薯播种前3 d,首先,应提前准备2把切刀轮换使用,每切1 次就需要消毒1 次,常用的消毒剂包括:75%酒精、3%高锰酸钾等,防止通过切刀传播致病菌。切块时,每块质量控制在40~60 g,确保每个切块上有1~2个芽眼。若种薯质量<40 g,可直接整薯播种[2]。其次,经过切块处理的种薯需及时进行消毒。可用草木灰+甲霜灵拌种,拌种后放置24 h 再播种,或可用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滑石粉拌种。经过拌种处理的薯块,早晚疫病、软腐病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4 适期播种

马铃薯播种时,要综合考虑降雨、温度等方面的因素,合理控制播种时间,一般土壤温度稳定在10℃时播种为宜,最好抢雨播种。要采用适宜的播种方法,若土壤干旱,则让芽眼向下,芽萌动后可直接接触湿土,防止芽干。若土壤墒情较好,则让芽眼向上,出芽后可直接钻出地面快速生长。结合品种特性、土壤墒情等因素合理控制好马铃薯播种密度,早熟品种宜密,中晚熟品种和地力较肥、通风不良时宜稀。以费乌瑞它为例,株距控制在30 cm,行距控制在60 cm,每0.067 m2留苗5 000~5 500株时,用种量为200 kg左右。

5 田间管理

5.1 查苗补苗

若发现有缺苗、漏苗等现象,要及时补苗可提前在地头上多栽植一些马铃薯,用于后期补苗。补苗后浇灌适量的水肥,缩短缓苗时间,提高成活率。若未提前栽植备用苗,可在多苗穴母薯块基部掰苗使用,保证田间齐苗。

5.2 中耕起垄

马铃薯出苗10%时,使用中耕机械完成起垄、滴灌带铺设等工作。控制好中耕培土的厚度,种薯到垄顶的距离控制在15~18 cm。中耕培土可提高低温,减少田间积水,提高土壤松散透气性,为马铃薯生长奠定有利的基础。

5.3 及时除草

在苗前使用封闭除草剂后无需再除草。若前期未使用封闭除草剂,或封闭除草效果不理想,要及时做好除草工作,在马铃薯3 叶期—5 叶期在行间近地面喷施乙草胺等除草剂,杀灭行间杂草。针对顽固性杂草,可人工将其拔除。

5.4 灌溉排水

结合马铃薯不同阶段需水量灵活浇水或排水。重点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增长期浇水,使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促进块茎生长。发现马铃薯植株叶片萎蔫或土壤有裂缝,及时浇水;长期降雨要及时清沟排水,避免引发涝灾。

5.5 适时追肥

养分不足会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产生极大的影响,前期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之上,后期应结合植株长势灵活做好追肥工作,要遵循“现蕾前重氮轻钾,现蕾后重钾轻氮”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全生育期追肥2~3 次即可,满足马铃薯生长对肥料的需求。

5.6 控苗促膨大

马铃薯栽培后6 周,当茎叶接近封行时,可用丙环唑5 g兑水30 kg 喷雾,间隔2 周后再喷施1 次,不仅能够避免植株徒长,而且能够提高马铃薯的抗逆性和抗寒能力,,加速块茎膨大,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5.7 预防霜冻

霜冻会对马铃薯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重视土肥水管理,及时叶面追肥,提高植株对霜冻的抵御力。其次,灌水保温,在寒潮来临前1 d,可在畦沟内灌水,寒潮过后再将水排干,减轻冻害。

6 病虫害防治

6.1 早疫病

早疫病是华池县马铃薯多发病,会对叶片、块茎造成较大的危害。叶片受害后,出现黑褐色的圆形病斑,潮湿环境下病斑处产生大量的黑色霉层。块茎受害后,会出现凹陷状圆形的病斑,呈暗褐色,后期薯肉逐渐变为海绵状、干腐状。

防治策略:科学选种,优选抗早疫病的脱毒马铃薯品种;重视种薯处理,尤其是在种薯切块时,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携带病毒;科学选地整地,施足底肥,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坚持和非茄科作物实行3 年以上轮作,减少田间病菌残留;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浇水、追肥、除草等,提高长势;发病后,可交替喷施1∶1∶200 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

6.2 晚疫病

晚疫病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会波及叶脉、叶柄及茎部。叶片受害后,叶尖及叶缘率先出现大量暗绿色斑点。潮湿环境下,病叶外缘生白色霉状物;干燥环境下,叶片逐渐干枯,变为褐色,直至枯死脱落。块茎患病后,会出现褐色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变成不规则凹陷状,颜呈暗褐色。

防治策略:在砂地种植马铃薯可显著降低发病率;控制马铃薯栽培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影响田间光照和通风;合理控制好氮磷钾三元素的比例,提高植株抗病性;降雨前后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密切留意植株生长状况,若发现有中心病株,要及时清除并带出田间烧毁,防止致病菌传播;发生病害后,可轮换交替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溶液5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1周用药1次,用药2~3次。

6.3 软腐病

软腐病对马铃薯的叶片、茎、块茎产生较大的危害。叶片患病后,靠近地面的老叶率先出现病斑,潮湿环境下病叶逐渐腐烂。茎部患病,大多是因伤口所致,然后逐渐蔓延到茎内髓组织,患病部位会逐渐腐烂,发出恶臭味。块茎患病后,会出现水浸状的病斑,后期薯块腐烂,散发恶臭味[3]。

防治策略:优选抗软腐病的脱毒马铃薯;建议小整薯播种,做好切刀消毒工作,防止切刀传病;重视田间管理工作,若发现有积水现象,及时排水,若发现植株矮小,应及时追肥,增施磷钾肥、农家肥,少施氮肥;发现田间有病株时,应及时拔除,然后用生石灰对病穴消毒;发生病害后,可交替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500 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

6.4 蛴螬

蛴螬是马铃薯栽培常见虫害,蛴螬可啃食、钻蛀块茎,导致块茎出现大量的孔洞,不仅会导致病菌的入侵,而且会影响养分、水分供应,严重影响产量质量。

防治策略:农家肥使用前必须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发酵,杀灭残留的虫卵、幼虫;重视药剂拌种工作,播种前用25%克百威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可显著减轻虫害影响;做好土壤处理工作,整地前在地面撒施用50%辛硫磷乳油制成的毒土,将其深翻入土,可杀灭地下蛴螬;害虫数量较多时,可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浇灌,效果显著[4]。

6.5 蝼蛄

蝼蛄是危害马铃薯安全生产的重要虫害,尤其是潮湿地块、腐殖质较多的地块以及砂壤地发生率最高。蝼蛄属杂食性动物,会对种薯造成较大危害,导致缺苗。蛴螬还可啃咬马铃薯植株的根部,影响马铃薯植株成活。

防治策略:做好监测预报工作,提前用药预防;施充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避免蝼蛄产卵;利用蝼蛄的趋光性特征,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可有效诱杀蝼蛄;配置毒饵诱杀,在麦麸中拌入适量的敌百虫溶液、辛硫磷乳油,傍晚时间段撒施在地面,可将夜间活动的蝼蛄诱杀;害虫数量较多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突出[5]。

7 收获贮藏

田间超过80%的植株茎叶发黄,薯皮成熟,薯块易脱落时即可进行收获作业。选择晴天割掉地上茎叶,地面干燥后再收获马铃薯。收获时,要尽可能减轻对马铃薯的损伤,保证其商品价值。收获后的马铃薯需进行分级处理,清除病、烂、破伤薯,然后晾晒12~24 h,再进行贮藏。要做好对贮藏地点的消毒工作,并同时要保证贮藏地干燥、通风,温度以1℃~4℃为宜,湿度以80%为宜,防止马铃薯腐烂。要定期检查贮藏情况,若发现有病薯、烂薯,要及时清除,避免病菌的快速传播扩散。此外,还要做好防热、防冻等工作,确保马铃薯的质量。

8 结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是华池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当地农民重要经济来源。新时期,马铃薯栽培时,要树立良好的提质增效意识,创新应用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马铃薯达到理想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华池县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华池县蝼蛄块茎
“五项全能”好手
华池县10 a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华池县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价
不靠谱的蝼蛄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