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宁,李雨烟
(1.温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温泉 833500;2.温泉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温泉 833500)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缘,属大陆性干旱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玉米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据统计,2021 年该地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94×104hm2,其中玉米种植面积5.09×104hm2,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85.69%,由此可见,玉米的生产收入在当地的农业收入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目前来看,博州大部分地区的玉米种植户还受到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在玉米种植中存在生产技术落后、种植户文化水平不高、经验主义比较强,没有积极尝试全新的种植模式和技术手段等问题,导致玉米产量长期稳定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产量与品质都给很难满足当前市场的要求,从而降低了玉米生产收入。基于此,当地在玉米种植上必须要重视起高效种植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与品质,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
玉米的适应性比较强,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但是其根系较长,肥沃厚实的土壤会进一步促进玉米的生长,在选择种植地上要选择相对平坦且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满足机械化生产的要求。选好地块以后,整地清理田间遗留的秸秆、垃圾等,从而为玉米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优选良种是保障玉米品质与产量的关键,应该选择与博州地区气候特点相适的良种。要综合考虑玉米抗倒伏、抗病虫害的性能等,而且考虑到当地夏季与冬季温差较大、降水量稀少、气候干燥等特征,可以选择新玉58 号、广宇101、新玉101等品种。
种子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其发芽率,还能够提高种子的抗病性能。播前晒种,推荐使用包衣种子,还需要防范回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对玉米播种出苗的影响。
播种时间的把控也至关重要,需要种植户根据气候条件、种子特性、地形、土壤墒情等情况来选择玉米的播种期。博州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比较适宜。
1.6.1 玉米幼苗期管理
(1)查苗、补苗:播种后6~8 d 及时检查出苗情况,看是否有土壤板结,板结的土壤及时破除,以免影响正常出苗。出苗显行后如果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保证全苗。
(2)适时早间苗、早定苗:3 叶期开始间苗,4 叶期—5 叶期定苗,结合间定苗,留壮苗,去病苗、弱苗,除去杂草,促进玉米个体与群体协调生长,发挥品种最大生产潜力。
(3)定苗时根据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根据不同品种要求,中等以上土壤肥力,种植密度稍高,中等肥力以下,种植密度适当减小。
(4)中耕、除草、松土:出苗显行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第2 次中耕在定苗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在追肥前结合除草进行,同时进行蹲苗培土,促进次生根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5)追苗肥:定苗后如苗黄,生长势弱,每0.067 hm2追施尿素5~10 kg,作攻苗肥,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促使幼苗生长健壮。
(6)防治虫害:苗期的主要害虫为地老虎和金针虫。
防治方法:适时早播调整播期,避开害虫为害高峰期;使用相关药剂包衣的种子。
2) 聚丙烯装置消减报警措施包括: 解决了以前不能导出报警数量的问题;减少一定的液位控制波动偏大的问题;对丙烯压缩机、循环氢压缩机、洗塔等系统增加了3项预警。
药剂防治:50%的辛硫磷乳油以种子量的0.3%拌种或以药土比1∶200 拌稀土每0.067 hm2撒施300 kg 药土。用50%的甲胺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3%剂量拌种,闷种3~5 h后晾干播种;选用2.5%敌杀死乳油,每0.067 hm2用量30~35 mL,加水70~75 kg,玉米显行时均匀喷雾,防治低龄幼虫[2]。
1.6.2 玉米中后期管理
(1)适宜蹲苗:定苗后根据幼苗长势决定是否蹲苗,蹲苗应“蹲晚不蹲早、蹲湿不蹲干、蹲高不蹲弱”的原则,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倒伏能力。
(2)追肥:北疆中晚熟品种第1 次追肥应在小喇叭口期(展开叶11 片),此时玉米进入雌穗小花分化期,每0.067 hm2施尿素25~30 kg。对于保肥性差的土壤要进行分期追肥,不要一次施肥量过大。
(3)灌水:及时灌头水(小喇叭口期,展开叶11 片),灌水应选择无大风日进行,灌第二水时间在头水后10~15 d进行,保证生长发育正常,降低空杆率,提高单株生产力,浇水次数根据品种、土壤商情灵活把握。
(4)及时除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生长后期及时防除杂草,割除空秆、无穗植株、生长发育缓慢植株,改善田间透风透光,促进籽粒饱满。
(5)追施粒肥:防止早衰,延长绿叶功能期,防止籽粒败育,提高结实率和粒质量。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的地块无须施肥。根据长势,穗肥不足时,出现早衰时每0.067 hm2追施尿素10 kg左右,施粒肥时期最好在抽雄前5~8 d进行。
玉米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新疆地区常见的病害有玉米丝黑穗病、叶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粗缩病等,其中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玉米苗期植株,会导致植株变得矮小且叶片颜色暗淡等,有的叶片上还会出现斑点,这一病害的病原还会转移到土壤中对下一茬的玉米植株造成危害;叶斑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以及苞叶,染病后会在叶片以及苞叶上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呈褐色,其病原同样也会在自然中越冬,危害较大;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该病会影响玉米整个生育期,以苗期受害最重,发病后会导致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背部叶脉上产生蜡白色隆起条纹,严重时不能结实;大斑病、小斑病会侵染玉米叶片,并在表面形成水浸状椭圆形黄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果穗粒失水干瘪、穗柄干枯等,造成减产。常见的虫害有玉米螟虫、蚜虫等,螟虫的生长速度、繁殖量以及危害程度都比较高,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其会危害雄花、雌穗,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甚至发生青枯早衰的现象;蚜虫在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最终会导致玉米植株死亡,是造成减产的重要虫害[3]。
2.2.1 农业防治
一是做好选种,应该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从根本上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二是要做好种子处理,即采用药剂拌种的方式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或购买包衣种子,进一步提高种子的免疫力;三是要做好土壤处理,比如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土,破坏土壤中的虫卵,还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来消灭其中的病原菌等;四是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结合玉米的生长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溉等措施,保持玉米的长势,提高其抵抗力等,如果发现染病植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田间,避免传染给其他植株。
2.2.2 生物防治技术
一是利用天敌进行害虫防控,例如赤眼蜂对玉米螟幼虫杀灭效果好,七星瓢虫则能够迅速控制蚜虫的数量;二是害虫诱杀技术,根据害虫本身的生理特性来对其进行灭杀,常用到的有性诱杀剂和各种生物农药、毒饵等,还有各类虫草菌和杀虫菌,可使昆虫受到真菌感染进而死亡[4]。
2.2.3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通过各种机械设备防治病虫害,比如利用紫外线杀虫灯、色板诱杀法来除虫,还可以利用除草机、药物蒸汽驱虫和捕虫设备等。物理防治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采用无公害的方法设备进行防控,具有较高的环保效益。
2.2.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就是利用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常用于已经大规模发生的病虫害防治中,比如在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中可以使用25%的扑虱灵50 g/0.067 hm2进行防治,也可以选择50%久效磷或50%甲胺磷5 000~5 500 倍液喷雾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可选择50%的多菌灵500 倍+80%的甲基托布津800~1 000 倍溶液喷雾防治,或高脂膜增产剂28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10 d 喷药1 次,连喷2~3 次;玉米螟可以用2.5%杀螟灵1 号颗粒剂250 g 拌细砂3~4 kg,按照1 g/株的用量标准撒入心叶,或者是用0.1%功夫颗粒剂拌10 倍细炉渣,按照1.5 g/株的用量标准撒入发病部位,还可以利用BT200倍液对雌穗花丝进行滴灌,或利用BT 菌粉2 000 倍液实施灌心处理。种植户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的时候应该注意购买药物的途径要正规,用药严格按照其使用说明的要求使用,避免盲目、随意性用药等[5]。
综上所述,玉米生产中,种植户要树立科学种植的意识,加强学习先进种植技术,结合博州当地的气候条件加强对玉米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的管理,全面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为实现玉米生产的增产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