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教师要开展分层教学,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教授。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就成了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与发展。
一、教师准确地进行分层
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准地因材施教,从而使所有学生能够快速地得到提高。
首先,教师可以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一层。这部分学生学习状态活跃,思维能力不错,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學过程当中。其次,将数学基础较好,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一层,这部分学生能参与到教学中,但是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分为一层。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强化,数学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根据这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入有一定难度的探究点,让他们不断突破自己,训练数学高阶思维;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中学生,教师要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得他们向着提升学习能力的目标进步;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困生,教师要多给予其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弥补不足,不断进步。同时,还可以采用“帮扶”方式,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步与提高。
二、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指导分层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恰当的教学指导,让每位学生取得快速进步。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教师要根据课本基础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好学生全部理解、掌握,能举一反三,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要求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全部理解、掌握,并且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例题类似的基本问题;学困生则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学会使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几何问题时,要求学困生能准确回答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中等学生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简单的几何证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理清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等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四边形的综合证明。这样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分层作业设计和课内辅导
在作业环节,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分层安排,如设计难度系数不同的作业,要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难度系数高的作业,并且准确率要高;中等学生要完成难度系数相对一般的作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思考难度较高的作业;学困生则完成难度系数适中的作业,并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了解各个题目考查了哪个知识点。
课内辅导也要因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知识疑难点进行辅导,让他们在解决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上有所进步,从而使他们不断突破自己,挑战自己;中等学生的学习基础不错,但在学习能力、主动性方面有待加强,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提高型的练习题,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针对学困生的辅导则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灵活机智的教学评价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层次进行综合评价,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使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
具体方法为: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采取竞争性方法对其指导,使其不断挑战自我;对中等学生,教师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为其指明努力的方向,采取激励性的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学困生则应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适当降低作业难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这一章节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图像、性质,以及运用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注重学习这一章节的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在自我挑战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针对中等学生,要求其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鼓励做一些拓展类的题目,引导其学习;而对学困生,教师则要用鼓励的方式,使他们建立学会相关知识的信心,逐步提高,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更明确的学习目的、更强的学习主动性、更浓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全面提高与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