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教学中也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策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观念,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便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体育 健康行为 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健康行为观念,采取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应学生的教育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小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体育是小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一、通过体育训练,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体育运动中长跑考验的是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在体育教学中通过长跑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观念,教师在进行长跑训练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使其认识到进行长跑训练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其意志力和超强耐力,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对中途想要放弃的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并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呼吸,缓解呼吸短促的现象,并鼓励学生逐渐增加慢跑的圈数,体会整个长跑过程中的艰辛和收获,让他们形成勇于面对挑战的生活态度。[1]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协助学生提高耐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手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勇于参与、乐于挑战的习惯。[2]
二、通过举办游戏竞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学生喜爱游戏,有强烈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因此,在体育课上,教师可适当使用游戏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游戏竞赛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在体育活动竞争中,由于部分学生不服输的心理,在比赛中与其他学生发生肢体冲突,或者在团体比赛中,由于团队个别学生的失误,造成整个团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团队其他学生会埋怨。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針对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解决方法,耐心地对学生讲解举行该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行为观念,鼓励学生竞赛不要注重结果,应该享受竞赛的过程,享受团队之间合作的乐趣。当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时,他们才能与其他学生一起快乐成长。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讨论竞赛中的趣事和比赛的意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三、教师科学引导、耐心引导学生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示范作用,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和崇敬之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教学引导,通过教师的不断指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耐心进行对学生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各种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对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表扬和评价是最有效的引导方式,完善的评价体系是鼓励学生不断学习的重要措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在进行体育活动教学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价,对课堂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对其表现予以肯定,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行为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课堂中表现一般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和鼓励,对学生不正确的健康行为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其在体育锻炼中踏实努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健康行为观念。
教师在教育中应当注意教育思想的渗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设计训练过程,选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体育基础知识,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随着国家全民健身理念的大力推广,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内容。以上内容主要探讨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正确健康行为观念的具体措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制订完善的评价体系,在体育活动训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行为观念,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小燕.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健康行为观念[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1):197.
[2] 杜小燕.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健康行为观念[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140.
[3] 王双.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健康行为观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