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权,赵晶晶,周艳丽,何江,卢崇梅
东台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东台 224200
结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一种,包括乙状结肠癌和盲肠癌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3]。导致结肠癌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可由饮食习惯、生活环境以及遗传因素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下形成。典型症状以腹痛、体质量下降和消瘦为主。临床上在治疗结肠癌时方案较多,但核心治疗手段仍是手术治疗,可帮助结肠癌早期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晚期患者,在手术基础上联合放、化疗,也可获得较好的生存期[4-6]。传统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患者中应用较多,但术后患者疼痛感较为强烈,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预后。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在结直肠癌中已取得较好的成绩[7-10]。本文现对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比较,探究腹腔镜根治术的具体效果,以及对患者机体的影响,特选取2020 年11 月—2023 年2 月期间于东台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结肠癌手术患者60 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抽取60 例于本院接诊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47~82 岁,平均(68.69±3.42)岁;TNM 分期:Ⅱ期19 例,Ⅲ11例。观察组:男12 例,女18 例;年龄49~84 岁,平均(68.77±3.37)岁;TNM 分期:Ⅱ期17 例,Ⅲ期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正式批准。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确诊为结肠癌;②有良好手术指征患者;③临床资料和病史完整患者;④癌细胞未出现扩散和转移患者;⑤年龄在47~84岁之间患者;⑥主动参与研究患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位置恶性肿瘤患者;②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③凝血机制障碍患者;④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⑤研究中途退出患者;⑥精神疾病患者。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选取患者合适体位,手术切口位于下腹部正中位置,作长度在10 cm左右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以及肌肉和腹壁,打开腹腔后,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并详细观察腹腔内情况。随后结扎患者肠管,逆行分离血管,再将周围淋巴结展开后分离,开始清扫淋巴结。将肿瘤部位的血管结扎后,再切断和缝合患者肠管。游离患者病变肠管,夹闭肿块儿下方的肠管,并切除肠管病灶部位。通过吻合器吻合肠管,再详细观察吻合口的血运情况,吻合满意后,冲洗腹腔,放置好引流管后完成手术。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根治术:取患者仰卧位,适当抬高头部,麻醉满意后,通过4 孔法进行操作。首先在患者脐部位置作长度在10 mm 的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在13 mmHg 左右,随后再做另3个长度在8 mm 左右切口,将腹腔镜沿切口置入,通过腹腔镜详细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明确病灶的具体位置以、大小和脏器转移情况。随后根据患者结肠癌情况,游离出病灶位置,再将结肠末端以及回肠末端结扎,切开回盲部外侧的腹膜,清理干净脂肪组织后,再将结肠韧带切除,在切除患者结肠韧带过程中应保证其十二指肠的完整性。上述手术步骤完成后,拉紧肠系膜,再游离出肠系膜血管,通过肽夹结扎血管根部,清扫淋巴结。最后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放置引流管,关闭患者腹腔,完成手术。术后,均给予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恢复指标: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恢复指标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疼痛分数。疼痛分数根据数字疼痛量表进行分数评估,分值在0~10 分之间,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疼痛感越低。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胃肠激素指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胃动素(motilin, MTL)水平、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 GIP)水平进行测定。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出血、切口感染、吻合感、肠梗阻。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和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与恢复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恢复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恢复指标比较()
?
术前,两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GAS、MTL、GIP 水平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结肠癌的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同时危害性也较大。在结肠癌初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另外,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的症状也有较大差异性,易被患者忽略,延误病情。此外,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弱等原因,会导致结肠癌病情发展迅速[11-12]。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改善结肠癌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状态和生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根治术中,传统开腹手术应用更为广泛,通过开腹手术可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和手术视野,并明确病灶位置,保证有效切除病灶。但其治疗效果较差,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还会破坏患者腹腔解剖结构,降低手术后免疫功能,不利于术后恢复,导致术后预后不佳,且手术后5 年内的生存率较低[13-14]。与传统开腹手术应用同样广泛的为腹腔镜根治术。腹腔镜根治术在结肠癌的治疗过程中,手术切口更小,因此对于患者机体损伤也更小。通过腹腔镜的放大功能,可清晰观察患者腹腔内结肠病变位置和淋巴结情况,提高淋巴结的清扫数量。对于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有着促进作用[15-17]。在本研究中,通过将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后发现,采取腹腔镜根治术的观察组,其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指标更优,主要体现在腹腔镜手术时间(115.03±2.03)min、术中出血量(122.09±2.37)mL、淋巴结清扫数量(15.44±1.86)个、肛门排气时间(2.03±0.30)d、住院时间(6.77±1.48)d、疼痛分数(4.59±1.31)分,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王峰[18]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分数分别为(117.11±2.05)min、(124.24±2.41)mL、(14.95±2.15)个、(2.31±0.32)d、(7.06±1.28)d、(4.93±1.24)分,本研究结果更优,主要原因在于,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可通过腹腔镜对部分组织层理进行放大,仔细观察到病灶位置,提高淋巴结的清扫数量。小切口的腹腔镜手术会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术后疼痛感也更低。此外,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腹腔内脏器和组织影响更小,不会损伤正常组织和功能,也不会因切口扩大和暴露组织而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19-20]。此外,本文还研究了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于患者胃肠激素指标的影响。胃肠激素指标可有效反应患者营养机体调节能力以及机体代谢的能力。本文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GAS、MTL、GIP 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更小。在术后并发症对比中,观察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说明了腹腔镜根治术安全性更高。文中数据可有效验证腹腔镜根治术在结肠癌患者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腹腔镜根治术不仅手术指标和安全性更优,患者术后疼痛感也更低,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