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焜,周祎晴,王煜琳,苏 雪,李 斌,佟 頔
(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 10044)
球宿根花卉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具有养护成本低及观赏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审美方式和应用理念的发展,其优良特性迎合了人们追求自然、维护生态、经济节能的需求,近年来在公园绿化应用中日益受到青睐和重视[1]。笔者通过调查北京动物园球宿根花卉的种类和具体应用情况,探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以期为今后公园中宿根花卉及球根花卉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区概况北京动物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紧邻西直门立交桥和公交枢纽[2],占地面积约86.0 hm2,水面8.6 hm2,绿化覆盖面积约44.7 hm2,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部(39°54′20″N,116°25′29″E),展出珍稀野生动物约500种,5 000余只,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国庆期间日游客量最高可达12万人次。
园区位处平原区,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3]。年气温12 ℃左右,最高气温38 ℃,最低气温-15.4 ℃。年降水量626 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8月,7、8月有大雨。平均日照时数在2 000~2 800 h,大部分地区在2 600 h左右[4]。
1.2 材料及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动物园园内宿根及球根花卉作为调查对象,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采用实地踏查法进行品种调查。根据栽种区域分出34个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进行每7 d 1次的拍照记录,统计分析球宿根花卉的品种、应用形式及数量,跟踪记录各宿根花卉的物候、长势、越夏性、越冬性等,以探究各品种花卉在园区地块内的生长情况及适应性(表1)。
表1 分区品种及其数量
2.1 植物种类据统计,北京动物园现有球宿根花卉18科45属50种(表2)。从科的组成来看,禾本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有11种,占总数的22%;其次是菊科植物,有10种,占总数的20%;百合科植物有7种,占总数的14%;唇形科植物有5种,占总数的10%;虎耳草科、景天科和鸢尾科植物均有2种,均占总数的4%。园区中禾本科植物以观赏草为主,多作背景植物素材使用。以菊科、禾本科等7科植物占总数的78%,其他12科植物共占22%。
表2 北京动物园球宿根花卉应用种类统计
2.2 观赏特性
2.2.1株高。根据花境中植物的植株高度,可将植物材料分为镶边前景植物(h≤30 cm)、中景植物(30 cm
2.2.2观赏部位。根据主要观赏部位划分,可分为观叶植物、观花植物[6]及花叶同观植物3类。在已应用的花卉中,共有观叶植物15种,占总数的30%;观花植物30种,占总数的60%;而橐吾、玉簪、八宝景天、绵毛水苏、玉簪5种植物既可观叶又可观花,占总数的10%(表3),可见,应用于北京动物园的球宿根花卉以观花植物为主。
表3 观赏部位分类
2.3 花期根据北京气候特点,开花季节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和秋季(9—11月)[7]3个时段。据统计,北京动物园的多年生花卉中,春季开花14种,夏季开花18种,秋季开花12种。花期180 d以上的花卉有4种,包括欧石竹、山桃草、火炬花、天人菊。多年生花卉的自然花期集中于春、夏、秋3季,其中夏季种类最多,春、秋两季种类相当。一年之中,开花最早的植物为球根类的葡萄风信子、洋水仙,3月即开放。花期180 d以上的花卉种类虽然不多,但大部分球宿根花卉的花期可持续90~120 d(图1)。
图1 北京动物园宿根花卉观赏期Fig.1 Flowering period of perennial flowers in Beijing Zoo
2.4 花色花色是植物观赏中重要的一部分,将北京动物园球宿根花卉中的观花植物根据色彩分为红色系、黄色系、粉色系、白色系和蓝紫色系五大类[8],分别有4、11、9、8、13种植物具有该花色,占可观花植物总数的13.33%、36.67%、30.00%、26.67%、43.33%(图2)。其中同一种植物含多种花色的有荷兰菊、松果菊、天人菊、蛇鞭菊、绣球等10种。
图2 宿根花卉花色分类数量Fig.2 Flower color classification and quantity of perennial flowers
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动物园在球宿根花卉的应用上,花色相对丰富,以明亮黄色系和冷色调的蓝紫色系为主,加以白色系花卉相衬托调和,点缀热烈的红色系及粉色系花卉,在冷暖色调上形成和谐均匀的配比。从开花最为旺盛的夏季来看,红色系、黄色系、粉色系、白色系、蓝紫色系的花卉,分别有3、6、9、4、8种,花色选择相对均匀,冷暖色调运用比例相对和谐。
2.5 应用情况
2.5.1应用频度。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常按该种个体所出现的样方数占样方总数的百分比来计算[9]。为了解球宿根花卉在北京动物园的应用情况,将调查中出现点位数在30%以上的花卉视为应用频度较高,10%~30%为应用频度中等,10%以下为应用频度低。根据表2可知,北京动物园应用频度较高的球宿根花卉有3类,第1是玉簪,运用在17个点位,以50%的应用频度高居榜首;第2是观赏草类,运用在15个点位,应用频度为44.12%;第3是萱草,运用在11个点位,应用频度32.35%。应用频度中等的花卉有松果菊、蛇鞭菊、矾根、宿根福禄考、八宝景天、千屈菜及金叶过路黄等。其余球宿根花卉的应用频度较低,多集中于1~2个点位,因而北京动物园的宿根花卉种类繁多,但全园应用频度较高的种类仅有10余种,数量有限。
2.5.2应用形式。根据北京动物园实地情况,将球宿根花卉的应用形式分为花境、花带、地被3类,据统计,应用于花境的花卉有45种,隶属于16科41属;应用于花带的有3种,隶属于2科3属;应用于地被的有5种,隶属于5科5属。同时应用于花境、花带、地被3种形式的球宿根花卉是玉簪,应用于花境、花带2种形式的宿根植物是八仙花、萱草。统计结果表明,球宿根花卉在北京动物园多以花境形式应用。
2.6 生长习性
2.6.1光照。根据北京动物园实际生长环境的情况,现有球宿根花卉分为喜光、耐阴、耐半阴3类。据统计,喜光花卉有37种,耐阴花卉有2种,耐半阴花卉有11种,分别占74%、4%、22%。结果表明,在球宿根花卉的运用上,喜光花卉的种类比例远大于耐阴花卉。
2.6.2水分。2021年中央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地区年降水量为627.4 mm,分别较常年同期(373.0 mm)和近十年同期(395.4 mm)偏多,为近20年最多。强降雨成为检验植物耐涝性的试金石[10]。从小环境看,平洼地块相比其他地块排水性较差,球宿根整地长势偏差,大量降雨对根系有冲刷作用,导致植株有倒伏情况发生。柳叶马鞭草、宿根福禄考、柳叶白菀、灯心草等在水湿情况下长势较好,保持了植株高大、花繁花密的观赏效果。与此相对,5月种植的镶边植物蓝羊茅在雨季后全面死亡;蓝山鼠尾草及宿根天人菊普遍由于水湿环境生长不良,出现部分死亡的情况。
2.7 适应性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是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越冬性、越夏性及长势等。经过近2年的观察试验,笔者对这些花卉的生长习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越冬、越夏及长势观察记录,选取其中适应性强的优势植物,如松果菊、天人菊、柳叶白菀、蛇鞭菊、紫露草、高山紫菀、山桃草、灯心草、萱草、鸢尾、马蔺等。新增植物的越冬性、球根越夏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3.1 应用种类较丰富调查结果显示,全园宿根及球根花卉有50种,在应用过程中选用多个品种,如八仙花有无尽夏、安娜贝拉、花手鞠、爆米花等多个花色、高度、花期不同的品种。花卉选用上,春、夏、秋3季花期黄、红、粉、白、蓝5种花色都有涵盖,花色极为丰富。在品种的选择上,积极推进新品种的应用,努力选用近年花卉市场上抗性佳、效果好的主流产品。
3.2 应用范围较广全园球宿根花卉以花境、地被、花带等多形式表现,主游览环形路沿线应用总计34个点位:有作为主景观赏的筒子河花境、主题性的两栖馆花境,有与乔灌木配植的萱草、玉簪花带,也有大量的丛植镶边小品。从重点节点到1级路、2级路,再到全园动物场馆,应用范围较广。
3.3 日常管理需不断加强精细化球宿根花卉具有一次栽种多年观赏、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只有管理到位才能更好体现其景观效果[11]。在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地块多、植物种类多、植株分布全园等原因,实际操作中存在杂草清除不及时;生长旺季植物长势难以控制,致使倒伏、生长杂乱(山桃草及观赏草类);浇水压力过大,致使根出土而死亡(荷兰菊等);雨季过后病虫害(八仙花、荷兰菊)等一系列影响景观效果的现象。这些问题需要更好地进行统筹规划,总结问题出现的时间点及自然条件,有的放矢地对植株进行针对性的生境改造及养护管理,强化景观维护作用。
3.4 景观效果需持续跟进宿根花卉及球根花卉适应性强,但多数对水分、光照、温度、土壤要求各异。实际应用中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及统筹考虑,种植中存在因未能做到适地适花,使植物长势不佳、群落花搭配不合理、景观遮挡等现象。因此,需要对球宿根个体及群体长势、效果景观进行持续性跟进评估,通过全年观察,总结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并不断优化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
4.1 景观规划建议
4.1.1人文化展示。北京动物园的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已有百年历史。其前身是清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进行“谷麦试验、蚕桑试验、蔬菜试验、果木试验、花卉试验”五大宗试验[12],园中也保存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如原作为皇家长河行宫、具有欧式巴洛克风格的畅观楼。园内还有“小青马”、四烈士墓等红色文化展示,结合上述动物园百年历史背景和红色文化,建议考虑动物园人文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的球宿根花卉材料,采用合理巧妙的配置方式,融入文化气息,展示营造具有动物园人文特色风格的球宿根花卉景观。
4.1.2地域化表达。在充分把握花卉特性的基础上,在动物展示场馆周边,根据展区特色,运用球宿根花卉拟合相应动物生活环境的特色,营造鲜明的动物自然生境氛围,如非洲动物区以观赏草打造自然野趣的草原风生境等。
在场馆内部,增强丰容植物的球宿根花卉运用。动物植被丰容是一项具有动物园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化工作,结合了动物学与植物学知识的交叉领域,通过改造动物生境,提高动物生存质量[13],提升游客观赏体验感,根据不同动物场馆内需求,尝试球宿根花卉丰容景观探索。
4.1.3科普化推广。以美好花卉景观表现植物之美,以科普教育建立植物与人的关系。随着社会进步,游人的科普需求也越来越高。园内球宿根花卉科普宣传较少,方式较为单一,多以植物名牌展示,且不够全面。建议利用各种传媒,以公众易于接受参与的方式介绍球宿根花卉知识,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应用崭新手段[14],通过各种形式将科学知识具象化、趣味化地展现给公众。
4.2 设计应用建议
4.2.1形式应用多样化。现如今,园内球宿根花卉应用形式主要集中在花带、花境、地被三大类。需要拓展对球宿根花卉认知的深度、广度,启发新思路,在公园绿化景观方向探索更多应用形式。
4.2.2群落搭配丰富化。球宿根花卉具有可持续、群落化的特点,展示植物个体美的同时,还体现了植物配置的群体美。在植物设计初期,可尝试利用植物材料的株高、花色、叶色、质地、株型、花期等要素,从植物单体展示逐步转向群落展示,发掘群落自然变化之美。努力以自然界典型群落为蓝本,符合植物生态习性,研究群落发展基本特征[15],按照近似的群落生长形式和结构,配置优势种、相对丰富度,摸索适宜北京动物园的群落搭配模式。
4.2.3景观长效性提升。“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是北方花卉景观的重要设计理念,宿根花卉景观设计更不例外。该调查表明,全园宿根花卉的应用中,早春开花球宿根应用品种少,冬季景观效果缺失,建议设计应用上加大早春球根品种的尝试应用,将其与宿根花卉绿期、花期合理搭配,并尝试利用多种方式展示宿根植物冬态形象,利用品种自身特性及品种间设计搭配,延长宿根花卉景观观赏期,在场地基础、植物与选择配置、景观养护管理等方面遵循花境营建的基本法则,不断摸索,实现长效花境的目的。
4.3 品种选用建议球宿根花卉品种的选用,可秉持优化、细化、丰富化的思路不断深化推进。
4.3.1品种选用逐步优化。在园区所选取的花卉品种中,有适应性强、越冬性、越夏性、长势好的优秀花卉品种,也有在温光水湿等气候条件下表现较差甚至死亡的植物品种。有效加大前者的推广应用,逐步减少、淘汰不适宜种植品种或改变其应用方式来提高其性状表现。
4.3.2品种应用必须细化。调研中发现,同一种花卉不同品种的形态、生长习性、物候区别很大,也造就了应用方式、形式的差别。如鼠尾草“蓝山”“雪山”品种的植株娇小,适于片状种植做花带、花境;植株高大的深蓝鼠尾草及柳叶鼠尾草则适于作为中景或背景花卉点植于花境中。品种的应用必须细化,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4.3.3品种应用丰富化。目前,还有很多观赏性强的球宿根植物未被引入推广到该园,加强绿化引种建设,丰富植物种类,不断探索市场,加强与科研院所及绿化生产企业的合作交流,科学选择抗性佳、表现好的新优品种,以更好地满足园区景观美化需求。
4.4 养护管理建议可持续性即长效性是球宿根花卉的重要特质[16],植物材料的适生性和配置的科学性是花卉景观长效的基础,但能否实现长效,日常养护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景观的长期呈现离不开养护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即专人专业专项。由具备专业知识与园艺技能的养护人员,常年定期跟踪巡查,做物候记录,对球宿根花卉全年长势做到心中有数。除了熟悉花卉个体变化外,更需熟悉群体表现,即在掌握其静态性状与动态性状的基础上,科学制订流程时间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保障园内球宿根花卉最佳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