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2023-09-06 19:34:19☉李
小学生 2023年15期
关键词:群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李 瑶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自提出以来,已有十余年之久。它是指围绕同一议题所展开的多篇文本阅读学习活动。在我国现代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实践。在小学这一基础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也因其内容多元、方式多样、目标多维的特点而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教学成果,十分契合当前的核心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近年来,新教学持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应随时代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进步积极作出相应的改变与创新。因而,在新时代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就要以大单元设计为载体,进一步推动与促进语文学科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落实。

一、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的是人文性与教学性并驾齐驱的教材编排设计方式,集中体现了课程整合、知识整合的教学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语文学科实践性学习创造了有利契机[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大特点便在于教学单元设计。这是一种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思想的教学单位,指向的是学生深度语文学习发生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这与大单元教学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就大单元设计的实质内涵来说,其中的“单元”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单元设计中的“单元”是在语文教学课标、语文教材以及学生真实学情基础上所确定的“学习单元”,是学科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大单元”,“大”的教学观念起着关键的统率作用;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单元”则指的是“教材单元”与“内容单元”[2]。因此,与其说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不如称之为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思想。其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核心,科学分析、整合、开发学习内容,并从中凝练出明确目标的、多种课型结合的系统化教学规划。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极为丰富、多元的文本内容,这便为群文阅读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抓手。就目前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组织情况来看,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体可分为四种结构关系:并列结构、关联结构、互补结构以及拓展结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取议题,通过关联性系统整合,促使学生实现结构化语文阅读建构。

综上所述,便可清楚直观地认识到,在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整体性。要从以往的单篇课文阅读教学走向长程性、整体性的阅读教学,有效拓宽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眼界,丰富学生阅读学习内容,促使学生通过大单元整体性群文阅读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认识,主动建构文本阅读知识,实现深度语文学习。

其次,综合性。有效开发与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知识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通过设置任务、构建情境的方式促进学生实现主动阅读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提升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最后,开放性。打破以往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注重由课内到课外的有机拓展与书本到学生生活的有效延伸,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实现服务于学生生活、助力学生成长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由“零”到“整”,整本书群文阅读

大单元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对尚处于成长发展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并非仅依赖于语文课本中几篇文本阅读即可实现,而是需要长期大量阅读作为基础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在真正意义上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3]。从单篇语文课文中或语文教材中,提炼出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教学契机,再以整本书阅读为基础,组织学生展开阅读同类书的学习活动,从而在有效拓展小学生语文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确保学生的心灵能够从中获得滋养,精神能够从中得到升华。在以小学语文课文为基础,展开群文式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读前的提示、读中的指导以及读后的总结,以此来有效地削弱与降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品质与能力,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可分为两种组织方式。

一是以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教学板块为基础,为学生推荐整本书阅读材料。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在第五单元中涉及多篇以人物描写为话题的课文,如,《摔跤》是人物动作描写,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通过描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时的动作,将小嘎子好胜、机敏、顽皮的人物形象呈现给读者;《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是人物外貌描写,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通过描写祥子的外貌,表现出了人物身体强劲结实的特点,从侧面反映出了祥子旺盛的生命力;《两茎灯草》是人物语言、神态描写,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通过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成功刻画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吝啬鬼形象;《刷子李》是人物细节描写,选自《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通过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形象描写等方式,表现了刷子李刷墙技术的娴熟。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后“语文园地”板块教学中,即可将上述四篇课文的共同特点凝练出单元主题“人物描写”,引导学生阅读少儿版《水浒传》《红楼梦》等有关人物描写的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的方式更为细致、全面、系统地把握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从而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促使学生实现“以读促写”的综合性语文学习,得到综合学力的提升。

二是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篇课文为基础的拓展性整本书阅读。如,在引导六年级学生阅读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几篇课文后,教师即可以小学语文单篇课文为基础向外进行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整本书,让学生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更好地感受主人公“鲁滨逊”顽强不屈的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意志,从书中获得精神与心灵上的升华,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勇于克服困难;通过阅读《骑鹅旅行记》,更为深入地体会尼尔斯勇敢无畏、热心助人的人物品质,在与尼尔斯共同旅行中收获爱与知识,掌握正确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针对学生整本书阅读学习兴趣的生成点,积极鼓励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等与上述读物相似的书籍。在学生阅读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简介、封面以及目录的方式掌握整本书的结构;在学生阅读中,鼓励学生从事例、环境以及人物三个方面感知与体会整本书的风格、写作方法与特点;在学生阅读后,则要组织学生展开组间或组内的交流探讨,并基于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书写读后感,以此来深化学生整本书阅读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品质,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二)由“内”及“外”,开放性群文阅读

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是开放、多元的[4]。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时,就不能够将教学眼光仅局限在课本与课堂之上,而是要紧密结合小学语文的新课标要求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需求,竭尽所能地去拓展文本,补充学生阅读学习材料,并要将“教师导读”“学生自读”“课外阅读”三种阅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三合一”的阅读教学结构,从而有效充实与丰富学生文本阅读内容,增强学生语文阅读感受与体验,促使学生在由内及外的延伸性与拓展性语文群文阅读学习中实现阅读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

“在阅读中感知自然之美,生成热爱自然、赞美自然情感思想”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通过阅读文本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运用联想与想象写景状物,将观赏景物时的所感所想汇入字里行间,实现融情于景的写作”是这一单元的语文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观潮》《走月亮》《繁星》等几篇课文,便会初步掌握运用联想与想象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如,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联想想象,运用拟人、比喻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特征,在描写景物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四年级小学生来说,这种写景文更能够激发与调动起其阅读学习的兴趣与写作实践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与设计开放性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就可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点,由“内”及“外”,为学生拓展与补充阅读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多元阅读与开放阅读中积累到更多融合多种感官感受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由衷地生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与意识。如,在《林荫大道》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细致分析材料中的写景顺序,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观赏林荫道的景色,观察林荫道两侧树木、花草、梧桐树、美人蕉的生长情况,并学会用科学得当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绘景色特点;在《秋天的香山公园》中,掌握总—分—总的写景文结构,通过阅读文中有关红叶的描述,学会从多个方面、角度描写景物,感受景物的特点与美丽;在《公园一角》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学生常见的公园景色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图文结合的阅读学习中,更好地感知与感受作者文中描绘出的公园美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生成观察生活景物之美的乐趣。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依据展开大单元视域下的课外群文阅读,不但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打开学生的思维,更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与习得更多与写景有关的写作方法。这既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由“篇”到“组”,多元化群文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学实用价值极高的教学材料。它主要以教学主题为教学单元组织,这在某种程度上便为小学语文教师展开大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提供了优良教学契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紧紧把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加强对语文阅读知识的调整与重组,与课外教学资源合理融通,以此来有效改善与优化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篇”“组”分化问题,提升语文知识的关联性与系统性。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第三单元的教学主题为“童话王国”,收录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四篇童话故事。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学生可在感受小女孩的悲惨与痛苦中生成悲悯之心;在《那一定会很好》中,学生可在了解大树人生经历的过程中生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在《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学生可在掌握红头被吃进牛肚子的过程中体会到真挚友情的可贵;在《一块奶酪》中,学生则可在体验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中,感受到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团队精神。这四篇童话故事不但极具想象力,同样也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在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单元整体阅读学习之后,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自己在阅读童话故事中的感受与想法记录下来,并将每篇童话故事中主人公的特点、精神品质进行梳理与汇总,以有效升华学生的阅读学习感受,深化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学素养。

总而言之,在大单元设计思想下,展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需要教师从“零”到“整”、从“内”到“外”、从“篇”到“组”地设计教学,以此来更好地突出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优势,从而有效开拓学生语文知识眼界,增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更好地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驱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群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