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尝试

2023-09-06 19:34:19吉慧娟
小学生 2023年15期
关键词:歌唱乐器想象力

☉吉慧娟

音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教学,既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也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审美活动,并在审美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以及高尚的品格。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积极探索提升审美教育成效的措施,在保障音乐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

我国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对于音乐的审美教育。音乐的审美教育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技巧和能力,不仅需要保证学生真正学会欣赏和感受、体验到音乐之美,还需要帮助学生提升所创造和表现音乐之美的技巧和能力,促进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1]所以,审美主义教育对于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

音乐属于听觉的艺术,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需要在感受音乐音响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聆听音乐,感知音乐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进而起到开发学生听觉感知能力的作用,帮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

(二)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是想象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学生在音乐体验中激发联想,通过联想,既能使音乐内容更加丰富,也能使音乐变得更具立体感。在联想与想象的基础上,又可以进一步触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需要以想象为基础,而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够利用音乐的抽象性与可塑性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而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能够引领人们的情绪,可以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帮助人们解除身心疲劳。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而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音乐情感的领悟,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进行音乐情感表达的能力。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更好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受到音乐的积极影响,[2]既能净化学生的心灵,也能使学生更好领会音乐之美。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在乐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乐器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乐器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形式,乐器教学与学生听力、音乐欣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乐器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大作用。通过乐器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乐器作品的理解。乐器学习与其他方面音乐知识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并且乐器学习过程中,将乐器引入课堂之中,可以促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

在乐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审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乐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首先要合理选择乐器,所选的乐器不仅要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而且要适合学生使用。其次,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葫芦丝来演奏不同的乐曲,这既能帮助学生对不同风格乐曲加强认识,也能使学生对葫芦丝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演奏欲望。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乐器的种类、乐器的发展历史以及优秀的作家作品等方面的内容,这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3]

以电子琴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电子琴,所选的电子琴应确保音准节奏质量较好,并且键盘标准以及功能齐全。其次,要采用合理的练习方法。先由教师弹奏,其他学生在琴上进行无声练习,然后要求学生随着自动伴奏的节奏唱曲调进行走步、拍腿、跺脚的律动。[4]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基本节拍,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随着自动节奏视唱乐谱,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对音乐乐谱产生概念化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任意变换音色,让学生创造性地弹奏音乐,这种方式既能进一步增加新的音响刺激,也能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齐奏以及分组对奏等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应用其他乐器与学生进行合奏。通过集体齐奏以及与其他乐器合奏的方式,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在欣赏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激发自身的情感共鸣,进而产生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在此基础上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起到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因此,欣赏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想象力。[5]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重营造欣赏氛围,在良好的欣赏氛围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图画来展示音乐表现的内容,通过图画的形式再现音乐情境。图画的形式更加直观,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理解音乐与感知音乐,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应用多媒体展示图画,在课堂中营造出音乐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角色,可以把课本上的音乐角色转化为学生自己,让学生对音乐角色产生亲切感,从而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音乐具有抽象性,要想理解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的魅力,需要学生结合音乐展开联想与想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审美境界的提升。

以《百鸟朝凤》的欣赏为例,乐曲中体现了大自然中的真实声音,向学生呈现《空山鸟语》《百鸟朝凤》等音乐作品,自然而然便可引发学生产生对大自然中声音的联想。又如,教师可以用通感来激发学生产生联想,利用美术、戏曲、文学等形式与音乐相结合,并结合多种形式来感知音乐,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魅力,让音乐欣赏更具深度和广度。例如在《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欣赏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乐曲中表现出来的辛酸、苦痛、不平以及怨愤的情绪。在欣赏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还可以将两类不同情绪的音乐作品同时呈现,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加深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将悲哀的乐曲与欢乐的乐曲同时呈现,如向学生播放《二泉映月》与《瑶族舞曲》,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风格乐曲的节奏。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有助于提升审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在歌唱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歌唱一方面可以抒发歌者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能带给人们愉悦、兴奋等审美享受,因此通过歌唱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歌唱教学过程中,会涉及音乐知识、歌唱技巧以及识谱等方面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歌曲节奏、音调以及情绪的变化,同时通过对歌曲的记忆和反复演唱,能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歌唱是随着音乐而产生的情绪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歌唱也可以看作是学生的审美心理活动。[6]因此,在歌唱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也可以向学生讲解歌曲内容中体现的故事,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初步印象与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歌唱教学,并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形象与创造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起到更好的审美教育作用。

(四)在即兴创作中进行审美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学生们爱听音乐,但不爱音乐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音乐课程过于沉闷,学生们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唱歌,教师则按照传统的方法,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技巧,教室看上去“一片祥和”,纪律严明。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模式,与《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文、审美、实践相背离,也抑制了学生的天真、好奇,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特性,与学生的情绪、创造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审美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觉、思维力、创造性,并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即兴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音乐形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理解,积极引导学生即兴创作,让学生沉浸于音乐之中,体会到创作与表演的快乐,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创意,但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却不够严谨,所以很难对音乐元素具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脑中的种种奇思妙想,与音乐学习相结合,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有关音乐知识。“奥尔夫”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常见方法,是以语言、歌唱、动作、乐器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音乐体验,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情感和魅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要想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的发挥,须充分利用奥尔夫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和创造能力。例如,某小学音乐教师,在四年级欣赏课《踏雪寻梅》中,就把奥尔夫的“声势”,作为一项教学内容,使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课堂上,老师在引导学生听完歌曲后,运用诸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拍桌子等声势动作,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韵律。在学生初步掌握之后,老师会做一个示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歌曲的韵律,即兴创作出几个有气势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和想象力,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旋律组合,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高音乐的艺术修养。

因此,在教学中增加即兴创作,不仅能增加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音乐中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音乐的培养,使学生的理解力、形象思维都得到了增强,这对学生更好地领会和表达歌曲的意境是有益的。

黑格尔《美学》一书中说:“艺术家的创造依赖于丰富的生命,而非抽象的普遍概念。与哲学不同,艺术创作的素材并非思维,而是真实的外部影像。因此,画家必须与这些物质融为一体,并与之产生亲密的联系;他要多看、多听、多记住。”个体在体验和分析各种声学资料时,可以为想象提供丰富的素材。所以,要使学生在音乐课上充分投入审美活动,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学习体验得到加强。

三、结束语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需求加强审美教育,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审美觉悟的提升。这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歌唱乐器想象力
学乐器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06
看见你的想象力
为你而歌唱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为你歌唱
小读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13:29:30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乐器
小太阳画报(2019年5期)2019-06-25 10:56:04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歌唱十月
时代风采(2016年19期)2017-05-05 12:12:41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0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