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媛
课本剧的演绎是小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有益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英语水平的良好平台,也使学生迅速将英语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成为可能,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时,可以参考教材内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本剧的编写与演绎,让学生亲身体验应用英语的快乐和创造性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使整个英语课堂充满无限的乐趣,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英语的动力。
精彩的剧情是确保英语课本剧演出训练效果的重要前提,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优势,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教材内容是课本剧设计的根本依据。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借助合理的联想,构建课本剧的具体情节,为课本剧的演出打好基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时,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学习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利用教材中各种插图,激活学生大胆的想象,辅助学生将课本内容顺利转化为精彩的剧本情节,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1]。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 Unit7《At weekends》时,基于本单元中有关“周末生活”的内容,老师组织学生设计课本剧。“We can relax on weekends and have colourful weekends time.”老师说,“Now write scripts to describe lives you like best on weekends.”引导学生围绕着“周末生活”这个主题,自由表达自己理想的周末生活。“You can imagine what life you would like.”老师激发学生构想最想拥有的周末生活。有学生说,“Have time to rest and sleep until you wake up.”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构建课本剧的情节,训练了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
老师从解析英语教材内容入手,帮助学生明确课本剧的中心主题,利用适合学生的方法,激励学生自由畅想,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合理设计课本剧的情节,为学生搭建发挥创造性的平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本剧脚本的编写需要符合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且需要灵活运用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剧本语言,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也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通过对课堂目标的精准把握,指导学生参照教材内容,借助便捷的网络平台查询功能,自主解决编写英语课本剧脚本中的困难,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灵活准确的表达,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有效复习英语词汇、句型等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 Unit5《What do they do?》时,对于本单元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有关职业这一主题的日常对话用语,老师引导学生设计课本剧。“There are diverse occupations in today society and each profession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老师说,“Try to write scripts about one of occupations you like best with the knowledge you learned in this unit.”学生们根据老师的要求,编写课本剧的剧本。“Teacher:I am an English teacher.Welcome to come back to our class.Students:Nice to meet you,Miss Wu.”学生们灵活运用英语编写剧本,巩固英语基础。
老师组织学生在多维度课堂目标的指引下,斟酌使用英语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选择通俗易懂的英语语句,结合情节表达的需要,编写英语脚本,达到促进学生及时复习课本内容的目的,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圆满实现课堂目标。
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是事实,及时指导学生课本剧的表演,是非常必要的。课本剧的精彩演绎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尽情展示自我的必要环节,是整个课本剧在英语学习中应用的重中之重。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基于对学生英语水平的了解,结合课本剧英语表达的需要,随时留意课本剧的演绎过程,注意学生的行为表现,适时采取恰当手段,给予学生必要且有用的帮助,引导学生尽情表演,让学生得到最充分的训练。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 Unit8《At Christmas》时,学生们围绕着“How do celebrate Christmas?”这个话题编排了课本剧,设计了孩子们之间的对话。“T:Christmas is coming.What should we do?T:Buy some presents for your family and good friends.T:Wait for the Christmas presents on Christmas Eve.”学生虽然可以运用英语表达,但比较生硬,不够精彩。老师指导学生表演需要增添表情、动作,“You can act the play with props,facial expression.”并且提醒学生注意表达的语调、语速等,使学生课本剧表演更加精彩纷呈,得到最充分的综合能力训练。
老师按照学生当前的英语能力,密切留意学生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巧妙帮助学生化解难题,激励学生大胆表演,确保课本剧表演的顺利完成,也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学生在演绎课本剧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丰富多样的感受。这些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是强化学生参与英语课本剧表演的立足点,也是激发学生深入理解英语学习内容的切入点。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从学生表演课本剧的真实情况出发,在学生完成表演之后,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引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情感表达,优化课本剧表演的训练效果,增强学生美好的英语学习体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2]。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 Unit4《Hobbies》时,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对于自己喜欢的业余爱好,设计了课本剧,进行课堂上的表演。“T1:Hi,Li Feng.Do you like reading stories?”“T2:Yes,I like reading some stories,but I prefer reading science fictions.”“T3:I like science fictions too.What about you,Wei Hua?”在学生自由完成课本剧表演之后,老师组织学生回顾表演过程,“Well done.You are all great.Acting text play is very interesting,isn’t it?”学生们纷纷表示认可。“I am proud of speaking English freely.”“Plots can be more wonderful.”学生们交流表演感受,提升综合素质。
老师结合学生的英语课本剧的表演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后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自由畅谈课本剧表演的感受,分享英语学习的心得,反思课本剧设计表演中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优化课本剧在英语学习中的效果。
课本剧是一项集体性的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课本内容的演绎。但是,受到成长背景、学习经历的影响,不同学生的英语素养不同,表现能力、创编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当教师毫无科学性地为学生安排小组时,势必会影响不同小组的演绎效果,导致课本剧表演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对此,在实际分组前,教师不妨借助几个问题判断学生的英语素养、表现能力,以便采取“同组异质”等原则,合理分组,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演绎语篇内容。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B Unit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这节课时,为了让表演课本剧的过程更加顺畅,教师便可以科学地分组。首先,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为学生设计“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问题,了解学生日常上学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够直观判断出不同学生的英语表达情况。随后,教师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表现能力等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分组的依据。在实际分组时,教师采取“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使各小组内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不同小组之间的英语平均水平相差无几。在分好组后,教师再为学生提出“Please act out the story in groups! During the performance,you can also add your own actions and expressions appropriately”的要求,请学生展开角色的扮演,创造性还原课本上的故事情节。在实际进行排演时,同组英语素养较弱的学生,便可以在组内其他学生的帮助下,解决发音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加快角色扮演的进度。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依托课本剧开展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时,教师立足学生之间的不同,为学生创建小组,能有效加快学生解读课本内容、还原课本情节的进度,让全体学生都能够透过表演课本剧的方式,增强学习的质量。
评价环节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基于评价的方式,学生能够持续获得成长的养分,改进自身的不足。在基于课本剧开展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应当意识到,学生所呈现出的表现效果,不仅代表着学生表现能力、编创能力的发展水平,也代表着学生英语素养的成长情况,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对此,当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创和演绎后,教师须创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活动,以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针对性地补充英语知识。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B Unit1《Cinderella》这节课时,当学生基于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对话篇内容的演绎后,教师便可以透过表演平台的搭建,为学生创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首先,教师对学生引导:“Please perform the textbook play!Let’s evaluate the final performance!”使学生依次进行课本剧的演绎,并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当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请学生说说对其他小组的点评意见,“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erformances of other groups?”以便每一个小组都可以基于多元化的角度,反思本组在语言表达、发音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紧接着,教师立足专业视角,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分析本组的具体表现情况,并结合教师的意见,正确理解Cinderella中的故事情节,增强学习的质量。
教师为学生创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形式,并针对学生的具体表演情况进行点评,能让学生确切地认识到自己的表现能力、英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便学生在明确、改进自身问题中,提升学习的实效。
总而言之,老师在小学课本剧应用中扮演着总导演的角色,在对小学生知识与能力、心理与认知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灵活驾驭教材内容,辅助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写,利用英语课本剧,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改编,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表现力搭建良好的平台,提供有利的契机,指导学生精彩地演绎课本剧,让学生可以在亲身参与中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构建魅力课堂,使英语课堂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充满生机与活力,呈现出独具的魅力,助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