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成人甲状舌管囊肿超声表现的对比研究

2023-09-06 03:50徐欣欣单思维项霞青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8期
关键词:儿童组舌骨囊肿

徐欣欣,单思维,陈 旭,项霞青,丁 炎

(1.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超声科,江苏 无锡 214023 ;2.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超声科,江苏 宿迁223800;3.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江苏 无锡 214023)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s,TDC)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颈部肿块,占儿童所有肿块的70% 以上[1-2]。大多数甲状舌管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能够逐渐消失,但如果导管沿甲状腺迁移道持续存在,则可能导致上皮道滞留并增加TDC 发生的可能性[3]。由于TDC 常合并感染,且易进一步形成瘘,故一经诊断,多主张尽早开展手术治疗。成人和儿童的TDC在诊断和治疗上有所区别,如何有效诊断TDC 是临床治疗的重点。近年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颌面颈部囊肿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4]。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儿童与成人TDC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征差异,以期探讨超声在TDC 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7 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证实的TDC 患儿36 例以及成人67 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纳入儿童组和成人组。其中儿童组男26 例,女10 例,年龄5 ~14 岁,平均(5.21±3.78)岁。成人组男35 例,女32 例,年龄19 ~67 岁,平均(42.62±15.52)岁。所有患者颈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肿块多呈圆形,可随吞咽动作移动,且均通过术前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TDC。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Philips EPIQ7、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高频线阵探头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超声检查,超声探头的频率为6 ~14 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将肩颈部垫高,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和颏部。用超声探头在肿块部位进行横断面、纵断面及斜面方向的多方位扫描,对TDC 病灶进行多切面观察,充分观察肿块的位置(与舌骨的相对位置)、大小(尺寸)、形态(圆形、椭圆形与不规则)、肿块内部的回声情况(无回声、均匀低回声、均匀高回声或回声不均匀)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观察囊内分隔、囊壁厚度、边界及瘘管的情况。囊壁根据厚度分为薄壁(1 ~2 mm)、厚壁(≥2 mm)。按照内部回声特点,将TDC 分为4 种类型:典型囊肿型、混合回声型、瘘管型以及囊肿恶变型。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患者肿块内部及周围组织的血流信号及频谱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并嘱患者做吞咽或伸舌动作以配合检查。术后取囊肿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完成病理组织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颈部TDC 的超声图像表现。若肿块的下边缘在舌骨中线上方,则被定义为舌骨上肿块。相反,若肿块的上边缘在舌状骨中线下方,则被定义为舌骨下肿块。另一方面,与舌骨的连接取决于肿块是否邻接舌骨。当肿块较浅时,其深度被分为浅层,当肿块较深时,则被分为深层。如果肿块既不浅也不深,则称之为模棱两可。通过与邻近肌肉的对比来确定肿块内部的回声情况,若回声点与相邻舌骨相似,且大小小于1 mm,则将其定义为强回声点。即使肿块不均匀,内部回声点的存在也不难区分。内隔和多房性的存在是根据肿块的外边缘来确定的。内隔代表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的一个薄的线性回声结构,外边缘光滑,多房性指的是外边缘呈现分叶状的肿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囊肿大小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比例、囊肿部位、与舌骨关系、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性别方面:儿童组中男性26 例(72.22%),女性10 例(27.78%),成人组中男性35 例(52.24%),女性32 例(47.7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TDC 的直径为(1.37±0.71)cm,成人组TDC 的直径为(2.18±0.8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中TDC 形态规则31 例(86.11%),边界清晰33 例(91.67%),成人组中TDC 形态规则54 例(80.60%),边界清晰58 例(86.5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中TDC 位于舌骨上方5 例(13.89%),舌骨表面19 例(52.78%),舌骨下方12 例(33.33%),成人组中TDC 位于舌骨上方8 例(11.94%),舌骨表面26 例(38.81%),舌骨下方33 例(49.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中TDC 位于颈部正中21 例(58.33%),颈部左侧8 例(22.22%),颈部右侧7 例(19.44%),成人组中TDC 位于颈部正中39 例(58.21%),颈部左侧16 例(23.88%),颈部右侧12 例(17.9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中TDC 随吞咽移动20 例(55.56%),内部有血流信号14 例(38.89%),后壁回声增强24 例(66.67%),成人组中TDC 随吞咽移动41 例(61.19%),内部有血流信号21 例(31.34%),后壁回声增强47 例(70.1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类型:(1)典型囊肿型:儿童组32 例(88.89%),成人组61 例(91.04%),表现为均匀无回声或低回声,病理为单纯TDC ;(2)混合回声型:儿童组4 例(11.11%),成人组5 例(7.46%),表现为混合性回声,病理为TDC 并感染;(3)囊肿恶变型:成人组1 例(1.49%),表现为囊壁上见实性低回声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并向周边结构侵犯,病理诊断为甲状舌管乳头状癌,儿童组中未见此类病例。

3 讨论

TDC 和皮样囊肿(dermoid cysts,DC)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中线颈部肿块。具体而言,TDC 和DC 占儿童先天性中线颈部肿块的70%。DC 是发生在鳞状上皮内的发育异常组织,其含有奶酪状角质物质和皮肤附件(如皮脂腺和毛囊)。约7% 的DC 发生在头部和颈部,最常见的是侧眉,其次是口底。TDC的发生与甲状腺的解剖发育和胚胎发育具有重要的关系,这是由于甲状腺从舌根的舌盲孔迁移到颈部甲状腺床时,甲状舌管不完全退化所致。TDC 绝大多数位于颈中线,少数病例也可略微偏向一侧。TDC 多发于儿童时期,且多发于男孩[5]。在本研究中,男性占比72.22%,明显高于女性。据估计,成人发生TDC 的概率仅为7% 左右[6]。甲状腺从舌根迁移到前下颈部,其迁移的残余道称为甲状舌管[7]。临床上,TDC 和DC 均表现为可触及的前颈部肿块。然而,尽管TDC和DC 在临床上相似,但只有TDC 需要采取Sistrank手术治疗。Sistrank 手术是TDC 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手术需要移除整个管道以及舌骨的中间三分之一,以防止囊肿复发[8-9]。这是因为如果仅进行简单的切除,TDC 往往会复发。而DC 的标准治疗方法是简单的囊肿切除。

不论是在儿童还是成人,颈部浅表出现可触及的肿块均很常见[10]。这些肿块可能起源于皮肤、皮下脂肪、肌肉或骨骼[11]。最常见的肿块包括淋巴结、脂肪瘤、囊肿、血肿、脓肿和血管畸形等[12]。其中一些肿块是偶然发现的,也有一些肿块是因发热、疼痛或外观畸形而引起患者注意的[13]。TDC 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易造成误诊。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TDC 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4]。超声技术具有无创、无需额外的镇静剂和显色剂、安全无辐射等优势,是TDC 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定位病灶,为TDC 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TDC 往往具有不清晰的边缘及均匀的内部回声,且与舌骨具有密切的关联。此次回顾性分析中,儿童与成人TDC 的病理类型均以单纯性TDC 多见。儿童组与成人组的TDC 临床超声资料对比分析,儿童组中男性占比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成人组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儿童组(P<0.05);儿童组与成人组TDC 与舌骨的关系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的TDC 多位于舌骨表面,成人组的TDC 多位于舌骨下方。本研究中,不论是儿童组还是成人组,大多数TDC 均位于颈部中线部位,其中儿童组21 例,成人组39 例。两组的病灶形态、边界、部位、是否随吞咽移动、内部血流信号、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DC 的内部回声主要与囊液的成分及蛋白质的含量多少有关。本研究中,成人组中有1 例癌症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同时该患者也患有甲状腺左侧叶乳头状癌。超声检查成人的TDC病灶时,若内部实性成分可见特征性的簇状钙化,则应高度警惕甲状舌管癌,避免发生漏诊。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TDC 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提供较为全面详细的病灶信息,且在超声图像上儿童和成人无明显差异,但相比于儿童,成人TDC 病灶更多位于舌骨下方,且病灶体积更大。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TDC 的首选检查方式。

猜你喜欢
儿童组舌骨囊肿
感染相关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分析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分型及舌骨选择性保留的探讨*
舌骨形态学与显微结构的观测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福建儿童组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等相关性研究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舌骨骨折1例
舌骨形态特征及其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