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的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使以教师为主变成以学生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使三维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是思维的动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融声、图、文于一体,因此,精美的教学课件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观看一场比赛,高兴吗?请看(媒体显示画面):小狮子、小花猫、小狗商定好举行一次骑车比赛,随着裁判长小熊的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只见小狮子骑着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咯噔、咯噔”地行驶在道路上,骑得好费劲啊;小花猫骑着椭圆形的车轮的自行车,一颠一颠的,骑得好费力啊;而小狗骑的是圆形车轮的自行车,欢快地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还“嘀铃铃”地唱起歌来呢。最后尽管小狮子和小花猫在努力向前,但还是小狗稳稳地坐上了冠军的宝座。正当学生兴趣盎然时,画面停止,老师发问:同学们,在这次比赛中,为什么小狗能得第一呢?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吗?这里初步渗透了“在同一圆内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了要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運用多媒体,强化感知,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来说是高度抽象的知识,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用传统教学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划演示,总是难以讲清。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并把这个过程保留下来,对这过程中还可以配音乐,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起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三、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强化教学效果
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由浅入深,巧妙设计练习,让学生在“乐学乐做”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为了克服“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这一错误概念。我运用多媒体设计一组练习。1.出示一组两个角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一组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要求学生比较每组中两个角的大小。结果部分学生得出了“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2.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样运用直观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丰富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