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一、理念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2年版初中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以及关心世界的态度。地理思政课对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深远的影响。
二、课堂实录
【复习回顾】
师:绘制非洲轮廓图,用字母代表海洋,数字代表主要地形区以及重要纬线,沙漠、河流等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绘出。
生:请若干名学生填图,标注地理事物名称。
师生一起纠错。
[设计意图]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运用填图、记图、绘图是快速掌握众多地理事物行之有效的方法。
师: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问题导入】
师问:有人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热带大陆、高原大陆、富饶的大陆,这是真的吗?
学答:是真的。看示意图逐一解释。
师问:这里明明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但却落后,是真的吗?这里的人们大多使用进口商品,是真的吗?
生1答:假的,这里是富饶的大陆呀。
生2答:是真的,因为非洲经济发展缓慢。
师说:那我们带着这个猜测和疑惑进入本节的学习。
[设计意图]
既然是富饶的大陆,为何又是贫困的大陆?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1.阅读相关撒哈拉非洲国家出口商品所占商品总额比重的共同特点。
2.概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经济结构模式。
3.简析造成这种畸形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
生1答:补充教师板书——“经济结构模式”和“主要原因”。
生2答:非洲各国出口的商品占商品总额比重很大,甚至达到90%以上。
生3答:非洲各国出口的商品大多是原料。
师问:呈现图片,咖啡豆、咖啡、金矿、黄金首饰都是原料吗?
师问: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什么不自己加工咖啡豆,而只出口未经加工的咖啡豆?
生答:没有雄厚的资金购买生产设备、没有技术。
【小组合作】推荐两名同学角色扮演,模拟非洲进行对外贸易的对话情景。
【学生展示】
两名学生自备道具:咖啡豆。对话背景是恩佐是一个农场主,他拥有很大的咖啡种植园,但是出口利润不高,收益并不佳,所以他想和经常收购他家咖啡的商人进行协商。内容如下。
恩佐:我们出口的咖啡豆价格能再高一些吗?
商人:不行,价格已经很高了!
恩佐:我知道你们在国外主要卖的的咖啡,你们拿上我的咖啡豆就是加工一下,但是卖出的价格就翻好几倍!
商人:(理直气壮地说)如果你嫌收购的价格便宜,可以不卖!我还可以收购别家的。
恩佐:(语气低沉无奈地说)哎,为什么吃亏的总是我们?
师点评:(掌声)这两位同学把双方的身份、地位通过谈话的语气表演得淋漓尽致!大家知道为什么恩佐觉得自己吃亏呢?
生答:这是一种不平等的贸易中,农场主是低价卖,而喜欢喝咖啡、去商店里买咖啡的人们的是高价买。
师说:非常正确。那么这种只出口原料而依赖于进口的经济模式我们一般称之为——
生答:单一的商品经济。
师问:有谁知道这种单一的商品经济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是好處还是弊端呢?
生1说:我认为是弊端,因为在这种经济模式下非洲的经济发展反而是缓慢的,并且会环境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师说:是的,这样下去,单一商品经济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大屏幕。(PPT呈现具体措施)
[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扮演,真正的理解单一经济结构,理解非洲人民在对外贸易中的被动地位和微薄收入。
师说:单一经济是非洲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师:(出示索马里地理位置图)资料:非洲之角——索马里。索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西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深受殖民统治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扎实,索马里成为了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师总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迫在眉睫,但我们相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小组合作】
阅读课本,结合图片,帮非洲朋友找出路。
生1说:“肯尼亚花卉种植”,即发展多样性农业。
生2说:“肯尼亚发展旅游业、制造业”,即发展多元化经济。
生3说:“非洲联盟”,即加强邻国合作。
师:文字资料——中非合作
多年来,中国在非洲建设了超过1万公里铁路、近10万公里公路、近百个港口,还有数不清的医院和学校。这些都是一座座合作的丰碑。回望过去,中非双方同舟共济,缔造了历久弥坚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展望未来,中非将在全球发展倡议引领下进一步创新思路理念、拓展合作领域,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示范样板。
师说:除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请大家看图。
生1说:非洲人口世界第二。
生2说: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师: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呈现三高状态。请同学们分析图示内容的内在联系。
生1说:非洲人口增长很快,出现人口问题,进而导致粮食供应不足,为了增加土地面积,开垦荒地和砍伐森林,几年后土地荒漠化,影响了粮食产量,导致粮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引发了环境问题。
师说:人口众多——粮食短缺——环境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小组合作】
请大家出谋划策,结合生活经验和所见所闻。
生1说: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生2说:提高粮食的优良品种。
生3说:合理开采资源。
……
师说: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社会、经济、生态才能可持续发展。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坚持发展民族经济,自强不息,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立足之地,才能更好地发展。习近平总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做出论断:“非洲发展不可限量,非洲未来充满希望!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正助力‘非洲雄狮加速奔跑。”
三、反思总结
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运用填充板图、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建立自信,挖掘潜力,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借助相关时政新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培养学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