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清 张德厚
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方面的一门学科,其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全面提升核心素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把阅读落到实处,将语文基本功练好,这样就会对语文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可谓“无阅读不语文”。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从孩子可以阅读时开始,我们就主张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因为阅读的好处太多了。
首先,阅读可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经常阅读,天长日久,字、词、句的积累量就多了,书写时不易出现错别字,表达时不会出现病句,同时做修改错别字和修改病句题就得心应手了,写作时也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
其次,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俗话说:见多识广。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最后,大量的课外阅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和阅读永远是分不开的,阅读理解能力强,写作能力自然就强;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也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初中生怎样才能有效进行阅读呢?
读合适的书目。选择书目可以围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题进行。生活中书籍的种类繁多,可供学生选择的书籍有很多,对于中学生来说,书籍的选择格外重要。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书,取其精华,认真汲取营养,才能让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真正起到作用。我认为学生可以先从读课标指定书目、课本推荐书目开始,如名家散文、小说、诗歌作品等,之后再逐步拓展阅读范围。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读。阅读很重要,并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阅读。不能流于形式,阅读要有实效,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俗话说“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在上阅读课的时候要读书,做阅读理解题时也是阅读的过程。每天在完成作业的后,也可以抽时间阅读,周末闲暇时也可以阅读。
用合适的方法读。略读,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有助于深刻领悟文章主旨;跳读,可以选择性了解某个内容。读书时要有自己的思考,圈点、勾画、批注、摘抄词句段等。海量阅读,自然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但是若没有精读經典名著,阅读虽然有宽度,却没有深度。这就好比一直漂在大海之上,却无法体会大海的深邃,所以根据目的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无阅读不语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