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清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数学课堂应体现出数学教育与数学科学的现代教学观念,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数学新课程的推进下,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应有张有弛,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集中。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新旧知识以及难易程度的变化等原因,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时往会出现起伏的现象。学习成功时,情绪高昂,而一旦遇到挫折,情绪就会低落。学生情绪激昂时,教师要冷静对待,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的难点和细节,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要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授课时的眼神要亲切,态度應热情。同时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要主次有别,层次分明,教学节奏要快慢得当。
二、让学生在成功的激励中自信学习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更大、更好的成功,他们总是想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比较难的题目,都会从心底下升起一股兴奋感。小学生如果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经常失败,那么他可能学习兴趣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形象直观,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实物、绘画、电教、多媒体等手段来渲染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形象型教学,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时,可采用自然课中的实验法,分小组让学生用圆锥容器装满黄沙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从中得出两者间体积的关系。还有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预先称量自己的体重,然后在课堂中说出来,让学生互相抱一抱,感受有多重,从而理解“千克”。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新知识,严肃中不乏轻松愉悦,紧张之下充满热情。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快乐和谐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