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物理课的学习

2023-09-05 16:26:29范济洪
关键词:公式高中物理解题

范济洪

在高中理科各科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生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课下做题时总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学生们认真研究。下面就如何学好高中物理提一些建议。

教师要分析学生们提出的普遍问题,即: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下不会做呢?我作为理科教师有这样的切身感觉。比如,读某一篇文学作品,文章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都写得令人叫绝,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让自己提起笔来写,会写不出像作家一样优美的文章。听别人说话,看别人文章,听懂看懂绝对没有问题,但要自己写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教师要注意学生会说的东西,要让他写出来,就必须经过反复写的练习才能达到这一步。因而要由听懂变成会做,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来分几个层次具体分析。

一、记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我们常提到的基础知识。学生们往往忽视这些最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背诵这些文字性东西,在高三总复习时提问学生物理概念,能准确说出来的学生很少。概念背不完整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整个物理系统知识的形成会有影响。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的首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学习无从谈起。

二、积累。这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教材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道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找出不同点,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绝不能不加思考地机械记忆,其结果只能使记忆得比遗忘得还多。

三、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总结,待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这个过程对学生们能力要求较高,章节内容互相联系,不同章节可以互相类比,真正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样就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四、提高。有了前面知識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谓提高能力,就是提高解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某一题目,首先要看是什么问题——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然后再明确研究对象,结合题中所给条件,应用相关物理概念、规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级或二级结论,顺利求得结果。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或隐含的条件看不出来,或解题用的公式不对,或该用一、二级结论,而用了原始公式,都会使解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受到影响。提高物理解题能力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出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解决多个类似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综上所述,学习物理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对照学习的六个层次,学生要逐渐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而确定自己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公式高中物理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用“同样多”解题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