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琼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均强调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而本土红色素材——川渝红色故事则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宝库。巧用川渝红色故事,通过开展主题队会、白色朗读、学唱红色歌曲、读背爱国名言、影视欣赏、基地体验的方式,有效开展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助力少先队员塑造优秀的爱国主义品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川渝红色故事 少先队 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人们对于爱国的这种思想长期而一贯的培养过程,是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其中尤其强调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情感与态度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爱祖国。因此,在我们的少先队教育活动中,不仅要让少先队员们拥有强健的体魄、聪明的头脑,还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调查研究表明,少先队员们在如何爱国的认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问卷调查反馈如下:
由此可见,实施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开发资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有很多,而本土红色素材——川渝红色故事则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宝库。
川渝,是指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渝”为重庆市的简称。由于两地地域相邻,文化生活风俗上接近,故“川渝”是一个地理概念,两地因此经常被外界合称为“川渝”。
笔者通过相关文献的查找整理发现川渝地区有红色系列故事如下:邓小平、朱德、陈毅等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系列故事;红军长征系列故事;“华蓥山游击队”系列故事;毛泽东长征诗词;红岩精神系列故事;重庆红色家书系列故事;“两弹一星”精神故事;抗震救灾故事。如何利用川渝红色故事开展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主题队会 追忆历史
主题队会活动是少先队开展活动的重要平台,一次精心准备、演绎的主题队会,将很好地促进少先队员们深入走近英雄、了解历史,从而受到精神洗礼。队员们围绕川渝红色故事这一题材,广泛搜集并整理资料,拟写主题队会的活动方案,用心编排、练习。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少先队员们积极参与,获益匪浅。
比如,根据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赵一曼的故事编演主题队会,可以先从宜宾的赵一曼中学照片说起,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中间设置赵一曼的出生、革命历程、壮烈牺牲等情景,并通过穿插对赵一曼同志“瘦李”的称呼体现她为革命事业奔波疲乏的形象特点,用深情朗读赵一曼同志临死时写给自己年幼的儿子的遗书方式,让演绎和观看主题队会的少先队员们都受到感染和教育。
此外,老一辈革命家陈然、张露萍、许晓轩等的故事,也是很好的主题队会素材,我们可以不断挖掘,以有效开展少先队爱国教育。
二、白色朗读 浸润童心
所谓“白色朗读”,参照薛瑞萍老师的解读,就是教师不进行任何解说,就文字本身进行朗读,并且注重对于相同的内容进行反复朗读。这样的白色朗读、白色倾听,让学生在朗读声中用心倾听文本内在的声音,静静地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回响,学生们的心境自然会一点点变得清明。
我们可以利用白色朗读的优势教育浸润少先队员的心灵,坚持在每天中午的十分钟午会时间进行“白色朗读”,激发其爱国热情。提前精选适合少先队员聆听的川渝红色小故事、小短文等,利用午会时间给学生朗读。学生们往往对故事都充满兴趣和期待,鉴于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借用有趣的川渝红色故事来激发少先隊员的探索兴趣,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品德教育。开始,可以由教师亲自示范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后面可以试着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来进行朗读尝试,这样既让少先队员有了锻炼的平台,又让少先队员每天都有固定的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一举两得。
三、红色歌曲 余音绕梁
音乐向来是人们所喜爱的艺术。音乐作为大多数人热爱的艺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也可以算作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认为它是人们生活和心情的重要调节剂,也是人们心灵的彼岸、精神的家园。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借用音乐的魅力来助力少先队员的道德成长、培养其爱国情怀是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抓住这样的宝贵契机实施德育。
每天午餐后,趁着少先队员们在教室嬉戏玩耍的时候,播放一些动听的乐曲是一种不错的熏陶方式。播放的音乐可以是川渝红色故事相关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片尾曲、插曲等,如电影《江姐》的歌曲《红梅赞》《绣红旗》《春蚕到死丝不尽》等,也可以是近期比较流行的献给川渝英雄的爱国歌曲,如献给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歌曲《黄继光》《破晓之前》等。学生每天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不知不觉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传统艺术之美,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反复聆听歌曲后,会情不自禁地哼唱,对音乐的热情和爱国激情都很高。
四、爱国名言 催人奋进
将与川渝英雄相关的名言名句,如黄继光在最后一封家书中写下了“不立功不下战场”。江姐说下:“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将这些名言印在条幅上,一张一句,由一名少先队员专门负责每天竖向张贴一张在黑板左侧。
每天少先队活动课上课伊始,队员起立向辅导员问好后,齐读条幅上的名言名句三遍,让少先队员初步感受名言名句魅力,并大致揣摩其意思。接着由辅导员用简洁的语言带领大家结合名言名句的相关背景、出处等进行深入理解。
在此过程中,少先队员们既熟读了名言名句,记忆力好的少先队员甚至已经记住了名言名句内容,同时,对名言名句的意思也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少先队员们逐步领会了其深刻的意味,受到了很好的熏染和陶冶。经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和领悟,少先队员们将在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方面得到更好的教育,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地埋在心底。
五、影视欣赏 再现情景
电影,可以说是人的想象、情感、生活、意志等情感的集合,它常常给观众带来感情、视觉与精神三方面的冲击,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可见,影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言而喻。
杨平老师曾结合学生情况,选取案例,精心设计出教学方案,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宣传和推广爱国英雄人物的事例,推送爱国主义的视频以及微电影,借助本土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拓展活动。[1]
选择川渝红色故事相关的影视作品,如《开国元勋朱德》《邓小平小道》《陈毅在上海》等,在建队日、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等特殊的日子,向少先队员播放,让他们缅怀英雄,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的志向,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基地体验 发人深省
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也不容忽视。鼓励少先队员们走出校园,开展行走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组织学生去红色纪念馆、烈士纪念园、历史博物馆等场所进行爱国主题学习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少先队员们行走在红色基地,每到一处,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气息,领悟到红色精神。
瞿秀玲老师就曾合理挖掘爱国教育资源,采用事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教学法,开展参观红色纪念馆、烈士纪念园、历史博物馆等场所进行爱国主题学习活动,带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搜集和整理家乡资料并制作出家乡历史册。[2]
川渝地区的红色基地资源丰富,如建川博物馆、刘氏庄园博物馆、两河口会议遗址、中国红军城、瀘定桥景区、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等。参观红色基地有利于引领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德育目标,铺就爱国主义教育“底色”。
总之,对少先队员而言,爱国主义教育有其独有的特点。在尊重少先队员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内容,挖掘本土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充分利用川渝红色故事,让少先队员浅显易懂地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生动形象地感受爱国主义的热烈情感,将爱国主义落实到行动中,培养少先队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报效祖国的高远志向。少先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爱国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因地制宜,让少先队员树立和爱国主义意识,并身体力行做到热爱祖国。
实践证明,巧用川渝红色故事开展少先队爱国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路径,让我们携手前行。
参考文献:
[1]杨平.红色基因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策略[J].家长,2021(34):165-166.
[2]瞿秀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研究[J].智力,2021(34):7-9.